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S >> song >> 宋之问 >> 正文

 

宋之问渡江处

作者:卢苇    
  俗话常说,文如其人,其实也并非尽然,世上的一切都在矛盾的冲撞中迤逦前行。
  唐朝神龙年间,诗人宋之问遭贬,流放泷州(现广州罗定县),一年后他不堪凄苦,私自逃归洛阳。辗转中经过汉江,写下了著名的五言诗《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情细腻真切,成为他诗作中最优秀的篇章而千古传诵。
  但倘要套套“文如其人”的公式,那就有问题。宋之问是依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的,他用自己的文采去换别人的口水,满身都充溢着谄谗投靠的酸臭气。这样的人品在历史的档案中充其量不过一张反角的嘴脸而已。宋的好诗不多,只有《渡汉江》堪称佳秀。像这样的人品何以也能出好诗呢?一是该诗表现的是诗人情操而非弄臣心态,而思乡之情人皆有之。二是好从苦来,流放的艰辛玉成诗人写出珍品。
  我是汉江边鄂西北小城老河口的人,宋的诗题名为《渡汉江》,引起了我追根溯源的兴致。
  翻翻有限的资料,设身处地想,诗人偷渡的一段汉江还真的极有可能就在我们老河口境内呢。想想看,诗人一路是不敢抛头露面,穿城越镇而行的,因为他不仅是钦犯,眼下还是逃犯,是有前科的家伙,一旦被抓获,两罪并罚,后果将不堪设想。但走得离城镇太远不安全不说,还会危及性命。所以他只能傍着官道徒步或以车以畜代步跋涉在乡间。稍后的杜甫曾有“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可见当时从南至北过长江走荆楚,去洛阳的正道是在襄阳越界或分途。
  宋之问缺少杜甫的自由,他不可能也不敢按常规从襄阳走水路乘船逆白河经南阳入洛阳,而极可能在过长江后,走沙市、荆门、宜城、谷城、老河口、邓县、南阳、鲁山、临汝的陆路一线。他将在老河口折东北而行,因为若从此沿江再上已无路可去,而由此往正北在当年又是一条由荆州入司州的唯一官道,再不偏转,那就会越走离家越远了。因此他只能在老河口寻找过江渡口。这里是诗人归途中距家最后也最近的一处渡口了。
  天堑一越,故土可及,乡情扑面,诗人长期压抑而急迫的思乡思亲之情,终于在汉江壮美的景色中迸发了,他是用一颗破碎颤抖的爱心赋写出了一首千古名诗的。诗人最终如愿以偿顺利潜归,可以想象,如此结局没有朋友的帮助是不行的,没有中唐前期懈怠的吏治当然更是不行,真是天遂人愿得可怜而复又可悲啊。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宋之问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宋之问渡江处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