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M >> mu >> 穆桂英 >> 正文

 

梅兰芳:我怎样排演《穆桂英挂帅》

以后,每个演员先把单本背熟了,大家凑在一起说一说,再响排几次,就搬上舞台和观众见面了。如何创造角色,全靠演员自己的体会,但他们看不到总本,对剧情不够全面了解,因此体会上就不容易深入。这种老的排戏方法,只有个人的思考,没有集体的研究和总结的效能。现在我们建立了导演制度,起着很大的作用。导演是了解全剧内容的,他可以先对每个演员作一番分析人物性格的工作,这一点已经给了演员不少的帮助。我排新戏有导演,还是第一次。这次的经验告诉我:导演要做全剧的表演设计,应该有他自己的主张,但主观不宜太深,最好是在重视传统、熟悉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也让演员有发挥本能的机会,发现了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有时候演员并不按照导演的意思去做而做得很好,导演不妨放弃原有的企图,这样就能形成导演和演员之间的相互启发,集体的力量比个人的智慧大得多。我们得到了中国京剧院导演郑亦秋同志的协助,他是属于熟悉传统表演、又能让演员们发挥本能的导演。
  
   这个剧本是陆静岩、袁韵宜两位同志执笔的,它的内容和豫剧本基本相同,豫剧本只有五场戏——《乡居》、《进京》、《比武》、《接印》、《发兵》。京剧本在《乡居》的前面加了一场《报警》,把寇准进宫报告边关危急,宋王和寇准、王强商量御敌策略,决定比武选帅等过程用明场交代;又在《接印》后面加了一场《述旧》,杨宗保在到校场以前,给他的儿女们述说当年穆桂英的破敌威风和军令森严,为下面教育杨文广伏一条线索;另外还加一个众将驰赴大营的过场戏《听点》。这样,京剧本就成为八场戏。个别场子里比豫剧本也有所增减,例如《进京》一场,杨金花、杨文广到了汴京,作者给他们加了一段戏,让他们找到了昔年杨家故居——天波府,现在已经变成了奸臣王强的府第,姊弟二人就在门前徘徊不已,感愤交加。这个穿插能够反映宋王朝薄待功臣的事实,并且激发了两个杨家小将继承祖先勋业的志气,思想性是好的。
  
   还有,徐兰沅先生帮我安腔,田汉同志给我改词,文艺界朋友们提供许多宝贵意见。所有以上种种,都是热爱艺术事业的表现,对我们的演出给了很大的鼓舞,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
  
   1959年9月

上一页  [1] [2] [3] [4] [5]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穆桂英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梅兰芳:我怎样排演《穆桂英挂帅》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