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M >> meng >> 孟浩然 >> 正文

 

谈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特色

浩然那些有头有尾地叙述一个完整的生活事件的诗,更是如此。如《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为了分析的方便,试比较王维的同样题材的诗《济州过赵叟家宴》: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余。深巷斜晖静,闭门高柳疏。荷锄修药圃,散柣曝农书。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夫君第高饮,景宴出林间。
 
    同是写到隐居的故人家宴饮,王维的诗是对主人赵叟的歌颂和家宴的赞美,代表的是传统的写法。孟浩然的诗却迥异其趣。它不渲染过故人庄的事情本身,而着重叙述“过”的全过程。第一联写老朋友的邀请,第二联写途中所见,第三联写宴饮,最后一联写临别时约定下次聚会。全诗没有一笔写到友谊,而主客之间的诚挚真率,却显得格外真切感人。


    抒情诗通常靠强烈感情的抒发来感染打动读者。它也写生活,一首诗所写的多是几个和很多生活景象,很少构成具体的生活片段。孟浩然的诗则明显不同,一首诗主要是靠对一个生活片断或事件的叙述,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时也真率地表明自己的感情和情绪,但只是表态性的,文字极少。它主要是靠诗人具体生活本身蕴含的思想感情来感染打动读者。在同一首诗中,孟浩然诗的抒情和叙事既是一分为二的,也是合二为一的。所写的事件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不即不离,忽远忽近,若隐若现的关系,决定了思想感情表露得非常淡。另一方面,由于诗真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生活,赋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深厚的生活基础,因此思想感情又表现得明朗、真挚、充实。孟浩然的诗用具体平淡的生活事件为基本素材,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这一特点,为他的冲淡的诗风定下了基础。



    从结构看,孟浩然力求按照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和程序来构思和安排,使诗显出大巧若拙的特色。
孟浩然善于以诗人活动的时间为线索,把一些关系不大密切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构成一首结构严谨的诗。《宿武阳川》诗云: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就枕减明月,扣船闻夜鱼。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
 
    诗扣紧一个“宿”字,分傍晚、就寝、鸡鸣三个时段着笔,从头天黄昏写到次日凌晨,把武阳一带的景物、民俗和历史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历历如,清妙动人。


    在更多的情况下,孟浩然按照一件事情本身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他青年时代的《题鹿门山》已经显露出这样的特点。诗以“清晓因兴来”开头,次写途中景物,次写近望鹿门山的景象,次写庞德公隐居,最后以“回艇夕阳晚”作结。这样写似乎有点平铺直叙,然而这正是孟诗的长处。诗正是在铺叙中,表现了对鹿门山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庞德公的景慕。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仿佛一篇完整的旅游日记。像这样在平淡匀称中见严谨精巧,正是孟诗在构思和结构上的一大特点。


    孟浩然诗的构思和结构有时另辟蹊径,看似迂曲,实则暗度陈仓,隐含机巧,使人浑然不觉。他的名作《晚泊浔阳望庐山》非常有代表性。诗云: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写“晚泊”从“挂席几千里”写起,似乎有点节外生枝,而且用四句方写到“始见”庐山,节奏亦嫌太慢。可是,妙正妙在这里,它实际上是暗写初见庐山的喜悦,又为后文埋下了很好的副线,同时格高调远,气度恢宏。后四句不写庐山的奇姿秀态,另出心裁,以望庐山所感,表现他明朗的心境中,别有一种怅惘不甘的情绪,“悠然神远”,(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历来备受推许。王维“美其风调”,吕本中说“详看比等语自然高远”,王士祯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家所谓逸品是也。”(《带经堂诗话》卷三《入神类》)李白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孟浩然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谈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特色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舟中晓望
    【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登万山寄张五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夜渡湘水
    彭蠡湖中望庐山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回望孟浩然的仕途生涯
    孟浩然:疏雨滴落志士泪 清风徐解诗人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送杜十四之江南
    春晓
    夏日南亭怀辛大
    夜归鹿门山歌
    与诸子登岘山
    耶溪泛舟
    孟浩然:意不在山水的山水诗人
    【岁暮归南山】
    听郑五愔弹琴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错献诗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到底风流不风流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宴梅道士山房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彭蠡湖中望庐山】
    【登望楚山最高顶】
    【万山潭作】
    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 ——《题义公禅房》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侍御维】
    【与诸子登岘山】
    【晚泊浔阳望庐山】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过故人庄】
    岁暮归南山
    【春晓】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舟中晓望》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
    孟浩然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
    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词赏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留别王维 》
    孟浩然 ——《早寒有怀》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宿建德江】
    【早发渔浦潭】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
    孟浩然 ——《渡浙江问舟中人 》
    孟浩然——《早寒有怀》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济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春晓》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春晓》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人淡如菊 恬淡清真
    宿建德江
    孟浩然的曲折人生路
    留别王维诗词赏析
    论孟浩然的隐逸思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释义及赏析
    论孟浩然的隐逸思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
    读李叔德长篇新作《孟浩然新传》
    孟浩然——《宿建德江》
    孟浩然与他的山水田园诗
    过故人庄诗词赏析
    早寒江上有怀
    秋登兰山寄张五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临洞庭上张丞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教案
    留别王维
    宿建德江
    过①故人庄
    春晓诗词赏析
    宿建德江诗词赏析
    送朱大入秦诗词赏析
    临洞庭上张丞相诗词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诗词赏析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诗鉴赏 晚泊浔阳望庐山
    秦中寄远上人诗词赏析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词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词赏析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诗词赏析
    岁暮归南山诗词赏析
    题义公禅房诗词赏析
    春 晓
    夜归鹿门歌诗词赏析
    孟浩然夜泊鹳山矶
    秋登万山寄张五诗词赏析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词赏析
    寻香山湛上人①诗词赏析
    宿天台桐柏观①诗词赏析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诗词赏析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的风流韵事
    自洛之越
    登望楚山最高顶
    听郑五愔弹琴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万山潭作
    早寒有怀诗词赏析
    夜归鹿门歌诗词赏析
    送朱大入秦
    彭蠡湖中望庐山①诗词赏析
    早寒有怀
    留别王维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夜归鹿门歌
    过故人庄
    孟浩然——《留别王维》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