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鹿门山,在湖北襄阳,即孟浩然隐居处。渔梁,指渔梁洲,在襄阳东沔水中。这首诗写由渔梁渡回鹿门山的过程,描绘了鹿门山一带的向晚景象,绘景清淡疏朗,极具孟浩然山水诗典型特征。 这首诗着重描写“夜”景,却从黄昏时着笔,这就写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水景境的变化过程。山寺鸣钟,既说明日色已晚,也渲染出一种幽寂的氛围。暮色渐浓,劳作一天的人们于是收工回家,自然聚集渡口争着上渡船,由此造成人声喧哗,顿时尘嚣打破了幽寂,出现了一种不甚协调的景氛。随着渡船靠岸,渡客分流,众人涌向江村,诗人独归鹿门,则又重新回归到那种宁静幽寂的环境之中。这时暮色愈浓,鹿门山上的葱茏林木似乎都笼罩在重重烟雾之中,而随着由“昼昏”而“月照”,月魄东升,清晖大放,又似乎一下子驱散了烟雾,山景顿时变得明晰起来。正是在这样一种变幻神秘的景境中,使诗人如同到了东汉高士庞德公隐居之处的奇妙感受。而实际上,这月光照耀下的岩扉幽居,正是他自己的隐居之地,这里长年“寂寥”,绝无人迹,唯有自己这一个“幽人”自来自去,这种感受也与当年的庞德公完全相同。这样,在由幻觉与现实的叠合之中,进一步升华出自己的隐居志趣与高洁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