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从特首到部门首长,有一个共识,就是认定香港不能学新加坡,因为新加坡是香港的竞争对手,但新加坡不如香港。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看法到底对不对,从《李光耀回忆录》下册可以看出端倪。
《李光耀回忆录》的下册,据出版商的宣传,有25位世界级领袖强力推荐,其中包括特首。笔者看了这25人写的文字,发现其中有9位可能根本没有看过这本书,他们谈的是李光耀的成就,而不是就回忆录的内容去写,其中也包括特首。特首的推荐照笔如下:
“李光耀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巨人。
“在过去近50年里,李资政带领新加坡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和政治难关。他的远见和理念不仅影响新加坡,也将影响整个亚洲的世世代代。”
破绽就在李光耀是1959年当选为新加坡自治邦的总理,才开始带领新加坡前进的。
笔者相信所有的领袖都不会有时间看这么厚的书,差别就在替他们写文章的助手负不负责任。
李、董考虑问题层次差很远
和李光耀接手管治新加坡时比较,特首接管香港显然轻松得多。他不需要像李那样要担心国家的生存问题,因国防外交中央都有妥善的安排。两人共同要解决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
李认为他接管新加坡时得到的最珍贵资产,就是获得人民的信任,而他们的人民勤劳、节俭、愿意学习。当然,新加坡成功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他的内阁成员有强烈的使命感。
特首接管香港的起点比李光耀接管新加坡时好多了,为什么特首却不能成功带领香港呢?首先是特首不像李那样,是经过打拼出来的,他只是得到中央的信任而没有获得人民的信任,市民认为他只是香港的领导人而不是港人的领袖,所以没有必要支持他。
其次,在彭定康管治的五年,香港出现的经济泡沫,使市民变得依赖、自大,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特首的各项改革从不同的层面损害了市民的利益,他的民望又怎么会高呢?
李光耀在回忆录反映他是从人民生存的角度,来考虑新加坡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说,他深深知道,他有什么行差踏错,就会连累新加坡,对不起支持他的人民。
特首看他自己的使命,最多就是如何持续发展经济的问题,可见两人考虑问题的层次差很远,效果当然也差很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但导致特首施政失败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一帮和他一样有使命感的高官。特区的主要官员都是彭定康遗留下来的。他们只是技术官僚而不是政治官僚,他们视公务员为一种职业,不愿意承担政治责任,一有机遇他们就转到私人机构去,更差的是为自己度身订造一些公营机构高位,然后过档。这样的官员怎么会有为香港未来而拼搏的精神呢?
特首和他的一众高官,都应该认真读一读这本回忆录,起码是前15章。如果他们读完后感到汗颜,那香港可能还有点希望。
原载香港《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