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关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要赠给李光耀“不名誉博士”学位的报道,实在令人惊诧。古人云,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可现在香港的这些“高才”们,其“无理搅三分”的本事却到了博士后水平。
80年代初,我读了《尼逊回忆录》。文中,美国前总统尼逊提到了他和李光耀的会面和接触,称赞李光耀是个了不起的、有魄力的政治家。同时,尼逊也遗憾的认为,身为小国领袖,李光耀未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李光耀执政期间,不空谈和盲目效仿西方的民主制度,而是根据新加坡的国情,脚踏实地,把经济发展、百姓安定与生活放在首位。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同时,保存了自身文化的优点,抵制了西方没落腐朽的东西的渗入。
这使新加坡不仅成功完成了经济起飞和文化发展,与此同时,也在带动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参与亚洲和国际事务中,起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在李光耀政府的管理下,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活动空间,国际地位也与日俱增,这是任何一个略备常识,不怀偏见的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李光耀的政治生涯和影响,并没有因为他卸下总理职务而结束。他不仅在东南亚地区继续发挥影响。而且,在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关系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他没有像李登辉那样,患政治狂想症,一会儿要把中国分七块,一会儿要和印度合伙,夹击大陆;也没有像陈水扁那样,胸无城府,小家子气,连自己是不是中国人,都不肯直言。
相反,李光耀在广泛接触了中国的政界、商界和其他各界的人士的基础上,在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后,提出中国经济上的崛起和政治上的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最终统一,也是历史的必然。他的看法,不论是否完全为两岸政要所接受,但都受十分重视。他前阵子的台湾之行,受到元首级的欢迎和接待,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恐怕是尼逊所没有预料到,并且可能会羡慕不已的吧?比起因水门丑闻下台,默度余生的自己,李光耀的政治生涯,却是完美得多。
从《李光耀回忆录》,可以了解到李光耀经过几十年的政治实践,在对问题的研究和处理上,已能超越个人好恶,超越文化、宗教、意识形态,和国家政体的不同,从更高的层次着手,俯视全局,举重若轻,找到平衡大局,照顾局部的处理办法,确实已达到了大政治家的水平,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境界。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和香港某些记者,既不懂历史,又不肯正视现实。当年在英国管辖时,甘当殖民地的二等公民,不向英女王抗争,民选港督,现在却从个人狭隘的心胸出发,不顾起码的礼貌、道德标准,刁难大学校长和管理人员、港府,甚至李光耀先生这样的国际知名的政治家。这些做法,并不能贬低别人的功绩,只能说明自己的渺小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