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li >> 李存葆 >> 正文

 

世情与生命的文化思考

冰虹

  作家李存葆不仅小说著名,散文也别具一格。其散文推重智性写作,强化介入事件的多角度分析,注重叙事的多元化手法,把生命的点滴感悟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思索,文章清晰透彻,发人深省。
  进入历史河流寻觅传统文化中的语句诗韵,对李存葆绝不是文人复古的表面装潢,而是贯通依恋儒家心系当下的入世情怀。在《大河遗梦》中,他实写黄河几次断流,曝露人对自然肆意破坏带来的生存困境;虚写黄河断流表征的民族灵魂的失落,由此把社会各种低迷的精神现象统合一处。《霍山探泉》则以大西北水资源的匮乏映显珍贵,痛斥一些人“偷挖陶土,偷钻小煤井,偷劈山烧石灰”的不智之举。黄河、泰山、永济、临汾等山川地域是李存葆展示历史想象,抒发幽古之思的理想之地。李存葆又秉承传统文人的浪漫,使景物描写兴味盎然,诗韵婉转,极富田园野趣;而逼近现实场景时,他却时时以冷静析理展示生存中冰冷的苦涩,引人超然景外,于斑斓历史与浮靡现实的冲撞中反思。李存葆把社会阅历与世事人情的思考熔铸其中,在客观性与隐喻性、物质性与精神性并重的叙述中,细致地捕捉现实表象,以隐喻或直喻串连当今社会的纷繁事件,批判在科学化、工业化图景中人的理想、道德信念等的式微。抒发其内心的焦灼,劝阻世人净化心脉。
  李存葆的散文理论与实践,拓宽了散文书写空间,使它不仅是文人表达情感的“小散文”样式,且能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从人的本质层面审视并揭示社会问题。“文化散文”之谓,不仅指向对社会世象、精神流脉的文化梳理,而成为知识者以现代性眼光透视日常生活,以当代哲学反思人文信念的阵地,有别于写日常情感、事件或回忆的散文,具有浓郁的人类学意味。他是以“智性眼光”、“审慎的析理”与“审美精神”等共同构建了“文化散文”的阵地。如《祖槐》等借一句儿歌,“以洪洞一县为发祥地,以老槐一树为遗爱品”进行农民家族的寻迹。如《飘逝的绝唱》表面追溯古典爱情飘逝的黯然神伤,而实际上却是在思索人性底线到底推至何处?
  在李存葆看来,优秀的散文应该“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也应该更关注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急与种种困境。散文里应该有情感的浓度,哲学的深度,应该有作家的正义和良知。”他重视“万物人格化”的艺术表达,这一思考反诸其散文创作,则有了对鲸鱼的人道主义思考,黄河的母亲意象与民族意象的遐思、峨嵋塬下飘逝的绝唱,使其散文充满着情与理的妙趣。而在其关于画家、绘画的评论同样立足于此。《大河遗梦》收集了大量的画论与画家评传,可以看出,李存葆重视个人生命经历的艺术化书写,关怀时代的周转变迁对画家成长的影响。他写人重在人物呼之欲出,评画则重具象分析与理论上的抽象提升,其评传画论真正做到了言语有实,兴味有加。如写评传,他抓住林凡先生老骥伏枥的韧性与诗性、冯大中画虎的坚执与顿悟、刘大为身上的宽厚儒风与对艺术的细密敏感、张道兴的蔼蔼长者风与悠悠艺术情,以之铺展他们的画虎成迷、绘佛着魔、吸纳百家。李存葆对他们的艺术之途,叙述得张弛有度,精选他们的人生事件,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以文字勾勒“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知之图,把“待得云开见月明”既苦涩又欢悦的过程烘托而出。在言简意丰、余味邈远的叙述中,画家们勤奋、执着以及对艺术特殊的喜欢和参悟的机心随之浮现。他论画时,虽注重画作的气韵,但更强调“万物的人格化”。在描述林凡的画时,他指出画中“小、青萍、藤萝,经家的‘诠释’,生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读不尽的人生况味”;而冯大中的《觅月》、《惊梦》之所以为艺术界高度评价,也正因“大中把‘对象化’的虎视为人类的契友,用人情美攫住自然美的感知,在虎的艺术天地里徜徉。”推崇艺术的人生化,重视“清泉出山未染尘”的气质,显示了对生命趣味的重视。
  人的存在总与时代、文化相关,而艺术之于社会同样要应时而动,散文更新不仅指向文体的变革、散文观念的变化,而是体现了一种对审判力的要求:即不要单纯描摹生活,而要“避免给社会制造文字垃圾,而应为人民多提供一些精美的精神食粮”。李存葆以对自然万物的观审,进行精神的淘洗,使之灼显光华,既含蓄蕴藉,又密合时代。在当下高喊个性的时代,李存葆散文中体现的审美情怀与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自有其卓越不凡的魅力。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李存葆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世情与生命的文化思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