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用他为将。”萧何又说,让他当个小将怕留不住他。刘邦答应拜他为大将。他让萧何马上把韩信叫来,要立即起用他。萧何批评刘邦说,你对下级向来傲慢无礼,呼来喝去,随心所欲。拜大将就像呼小儿似的,这样怎么能行呢!拜大将是很严肃的事情,必须举行隆重仪式。刘邦只好同意:“好吧,照你的意见办。” 拜将,乃寄托生死存亡之重任。需要受命者立下誓言,许以生死,不庄重不行。我们今天任命将军,同样要举行隆重仪式。军容严正,全体起立,奏国歌,宣读命令,颁发委任状,佩戴将军衔,敬礼,讲话,奏军歌,等等。这一套是古往今来的军中传统。萧何是小官吏出身,在旧县衙混过,知道官场礼节。他一心为刘邦着想,觉得汉王眼下正经历着一个困难时期,需要重振军威,以图大事。他把韩信的拜将仪式筹备得格外隆重、正规。“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虽然往事越千年,我们那天登上韩信拜将坛,环观四周,似乎仍能隐隐感觉到当年拜韩信为大将时的隆重气氛。这次拜将仪式,实际上成了刘邦重振军威的誓师大会,由此吹响了由战略退却转入战略进攻的战斗号角。
刘邦与韩信,可谓明主遇良将。一个为了争夺天下,渴望招募杰出军事人才;一个为了出人头地,苦苦寻找知人善任之主。一旦双方的追求在特定条件下交会到同一个点上,如同引爆一次“热核反应”,很快产生出巨大能量。时隔不久,刘邦就采用韩信谋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打出汉中,重入关中,平定了三秦,重新打出了一个大好局面。随后,刘邦与韩信分兵东向,转入战略进攻。韩信独当一面,过黄河,虏魏王,擒夏说,下井陉,破赵,降燕,定齐,南摧楚兵数十万,势如破竹,席卷江东,威震天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邦的天下,大半地盘是由韩信领兵打下来的。也正因为如此,韩信之于刘邦,形成了“功高震主,拥兵自重”之势。韩信自己却不知道珍惜,不知道警惕,越来越狂傲。而刘邦对他则越来越猜忌。这就形成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对立。再加上其他各种复杂因素不断掺入其中,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
韩信是被刘邦“玩”死的
其实,韩信这个人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张良重名节,韩信重实利。他母亲死后无钱下葬,自己找了一块荒岗高地将母亲掩埋了。他的理想是有朝一日封个万户侯,母亲坟地傍可以“置万家”。可是,韩信那里知道,封建君王对“贤将”的要求,只许有“赴死”的忠诚,不许有“言利”的欲望。在刘邦看来,打出的天下都应无条件归他所有。韩信却总想切下一块蛋糕归自己。 刘邦对韩信的戒心,是从攻打齐国开始的。这也是韩信命运的转折点。在这之前,韩信已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迹,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刘邦自己在正面战场上却一再受挫,很不顺利。两相对比,刘邦对韩信的军事才能产生了一些妒忌心理,对他执掌的军事实力急速膨胀也有了一些疑虑,于是在行动上开始对他有所掣肘。当时,刘邦正被困在荥阳。韩信打下赵国后,队伍正驻扎在黄河北岸的修武休整,与黄河南岸的荥阳隔河相望。刘邦由部将夏侯婴陪同,在夜里乔装打扮,渡过黄河,第二天一早潜入韩信营帐,夺走了他的印信,调走了他的精锐部队。又传回命令,让张耳留守赵国,命令韩信收拾残部前去攻打齐国。根据刘邦下达的这道作战命令,韩信把零星部队集结起来,整顿一番,便向齐国进发。不料,半路上得到一个消息,说刘邦早已派郦食其前往齐国招降,不费一兵一卒,齐国的问题已经解决。这显然是刘邦使出的一个计谋。一方面,他要借助韩信挥师东征势如破竹的声威,让郦食其赶在韩信到达齐国之前,用三寸如簧之舌去“威服”齐国。另一方面,他有意要让韩信陷入一次“无功而返”的尴尬局面,削弱一下他锐不可挡的气势,为自己担当的正面战场找回一点平衡。
韩信是胜利者,却不是一个清醒的胜利者。他在军事领域深谙兵法玄奥,在政治领域却连“知已知彼”的常识都没有。一方面,“知已”不够。他对于自己实力之强劲,处境之敏感,缺乏清醒的分析和估计。对于自己盛名之下可能带来的种种麻烦甚至危险,也缺乏足够的警惕。另一方面,“知彼”更不够。他全然不知道刘邦已在怎样的疑他、忌他、防他。因此,他在行动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要害在哪里。不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过于率性随情,大小举止皆失当。他先是想,既然齐国已被郦食其“说下”,他攻打齐国的军事行动就可以停止了。不料,齐国有个辩士蒯通,前来投靠他。蒯通窥测天下大势,觉得将来能够掌握天下命运的既不是项羽,也不是刘邦,而是他韩信。他鼓动韩信对齐国应该照打不误。韩信问他此话怎讲?蒯通说,刘邦命令你攻打齐国,暗中又派郦食其来招降齐国。现在郦食其“说”下了齐国,刘邦通知你停止攻打了吗?韩信答,没有接到通知。蒯通说,刘邦这种做法就不对。况且,郦食其一个说客,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齐国,得到齐国城市七十多座。你率领几万大军打下赵国,才得五十多城。将来论功行赏,你还不如他一个儒生的功劳大,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应该毫不动摇,打!韩信一听,觉得有道理,好,打。这一仗,韩信利用潍河之水,淹杀齐军,攻下了齐国。 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更加举足轻重。用蒯通的话说,这时刘邦和项羽的命运都掌握在他韩信手里。他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刘邦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既千方百计笼住他,又想出一些办法来掣肘他。项羽也看到了这一点,也在这时派武涉前来游说韩信。恰恰韩信自己看不到这一点,天大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却“天与弗取,时至弗行”。蒯通竭力鼓动他,第一步与刘、项“三分天下,鼎足而居”,然后再图下一步发展,后劲最大的是你韩信。并表示“臣愿披心腹,涂肝胆,效愚忠”,死心塌地要投靠他。蒯通所言,并没有违背当时的造反道德。天下亡秦,群雄并起,谁能把天下争夺到手就是谁的。一不靠公民投票,二不用举手表决,三不需法律程序,全凭实力。同是造反者,同为争天下,韩信与刘邦、项羽拥有同等权利、同等机会。如果韩信当时敢于喊出一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豪言,最终究竟谁能当上皇帝,真还难说。可是,韩信此人,纵有封侯之愿,却压根儿没有帝王之志。他一再向蒯通表示,“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蒯通怒其不争,仰天长啸:“时乎时,不再来”,“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说罢,装疯而去。
你说韩信多么笨吧!他既然不忍“背汉”,那就兢兢业业为刘邦把仗打好吧,可是他不。偏偏在这种敏感时刻,他向刘邦开价,要求自立为“假齐王”。刘邦怎能不怒火中烧?给他天下争他不想争、不敢争,又何必伸手去要个什么“假齐王”呢,蠢不蠢啊!刘邦迫于同项羽对峙的困难局面,为了防止不测,作为权宜之计,接受张良、陈平建议,封韩信为齐王。这样一来,局面是稳住了,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疙瘩也结下了。韩信自以为从未萌生“背汉”之念,心里坦坦荡荡。可是,以后的矛盾发展已由不得。从此以后,刘邦却要将捆扎他手脚的绳索一步步收紧了。
刘邦的用人之术,是一套将人摆布于生死间的封建权术。韩信在军事上纵有盖世奇才,在权术游戏中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韩信即使是一只猛虎,刘邦也能将它牵在手里转场子赚钱。他可以违心地将韩信封为齐王,让韩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汉王厚我”,使他即使面对蒯通和武涉的左右游说也“不忍背汉”。为了调动韩信参加垓下会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