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主讲人:韩兆琦
张良在刘邦称帝后被封为侯爵的143位功臣中,排行为第62,但司马迁却把他列在《史记》的"世家"中,所谓"世家"就是有封爵、有领地可以世代相传的家族。刘邦功臣有幸列入"世家"的只有五个人,即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张良在功臣中的排名如此靠后,而司马迁写《史记》却对张良如此重视,将他排在陈平、周勃之前,这里面体现了司马迁对张良所起的作用以及其思想人格的特别认识与特别评价。
张良一生活动、一生事业的轨迹,可以这样说:1,帮着刘邦与秦朝斗;2帮着刘邦与项羽斗;3帮着刘邦与功臣斗;4,还要留着一份心思与刘邦、吕后斗。
一,张良的历史功勋。
张良的功勋很大,但与萧何、韩信等不同,萧何、韩信的功劳有目共睹,张良的功劳多数不为人知。因为他的一生就是跟在刘邦身边出主意,出点子。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制胜于无形","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因而也就"无知名,无勇功"。对于这种人,尊重的说他是"运筹帷幄",是"帝王师";不尊重的说他是搞阴谋、耍手腕,大家的看法会很不同,所以张良的排名上不去。
(一)张良帮着刘邦与秦朝斗的显著事例是峣关、蓝田之战:
张良跟着刘邦从洛阳一带一路向南打,中间所打的硬仗甚多,不多述,单说峣关、蓝田一战,可以看出张良运用谋略之精良。他先是虚张声势,令敌恐惧;再金钱收买,分化敌人内部;最后趁敌松懈而击之。于是一战结束了秦王朝,其功勋真是辉哉煌哉。
说到张良的谋略,我们必须注意一个名词:"黄老哲学"。"黄老哲学"就是把老子学说用于政治、军事,用于治国平天下的一种学说。其主要点是"讲究清静无为","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讲究"以柔克刚",讲究"后发发人",讲究"吃小亏占大便宜"等等。
(二)张良帮着刘邦与项羽斗的第一个显著事例是鸿门宴。
在鸿门宴上,刘邦一方的每个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张良事先安排好的:诸如刘邦见项羽时说话的那种谦卑、恭谨;樊哙闯帐时说话的那种正义凛然。樊哙这套话的基本意思,第一次是刘邦在头天晚上对项伯讲的,项伯回去已对项羽说了一遍;次日一早刘邦来到鸿门,一见项羽又表达了一遍;而后到宴会上又让樊哙大噪门地当众说了一遍。于是项羽已被争取得处于中立状态。剩下地就只有集中力量对付范增了。
张良所导演的刘邦集团应对项羽集团的策略,最主要是就是"以柔克刚",当前的形势对我不利,我们就得隐忍,要设法保存实力,要在隐忍的过程中显示自己一方的正义性,以争取名路诸侯,乃至项羽阵营中一部分人的同情、支持,从而积蓄力量,以求日后的反攻。以今天的"无为"达到日后的"无不为"。
(三)张良帮着刘邦与项羽斗的第二个重要事例,是刘邦在彭城惨败的关头,张良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彭越、黥布三将。
彭越原是一支独立大队,并不属于刘邦,他的活动地区是在河南与山东交界的一带地方。他与田荣首先举旗反项羽,已经给刘邦的趁势取关中帮了大忙。如果能紧紧团结、利用彭越,就等于在项羽后方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事实上刘邦正是这样做的,他派刘贾等人率军进入彭越地区,联手发动运动战、游击战,牵得项羽像救火队一样地东线、西线两头跑;
韩信是刘邦刚得到不久的将领,拜为大将后,在收复关中的决策与实际指挥上起了重要作用。但在乘虚进攻彭城时,刘邦没有任用韩信,而是把韩信留在了后方,这与刘邦对韩信的担心与使用原则有关。在彭城惨败的时刻,张良重新提出韩信,对刘邦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的战略决策有重要影响,从此韩信以每年灭两个国家的效率报效刘邦,第一年灭了西魏与代;第二年灭了赵国、燕国;第三年灭了齐国,大破齐楚联军。并最后在垓下指挥刘邦全军彻底消灭了项羽。
黥布是项羽的猛将,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在今天安徽省的江淮地区,张良提出要利用他与项羽的矛盾,使其矛盾激化,并设法将他挖过来。这样首先是削弱了项羽的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和压力,反过来则是给项羽的左翼构成威胁;黥布在那里集合旧部,策反项羽的名臣良将,逐渐形成了刘邦的南方面军,从而对项羽形成了战略上的四面合围。
张良的这一套思想指导了刘邦战略相持阶段的由弱转强,并为最后消灭项羽铺平了道路。
(四),张良帮着刘邦与功臣斗
1,韩信平定齐国,先已自己称王,而后请求刘邦照准,刘邦发怒,张良及时阻止,示意他要隐忍,不要因局部利益而坏大事。劝刘邦答应韩信的请求,这是非常符合时宜的,符合刘邦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
2,鸿沟之约后,刘邦与韩信、彭越约定共击项羽于固陵,韩信、彭越违约,刘邦失败。一个帝王,受制于握有强兵的大臣,不听指挥,为个人利益居然向帝王讨价还价,这是不能容忍的。刘邦的发怒当然有理。但眼下的局势却不容他发怒。因为韩信、彭越一旦不来,项羽就没法打垮,日后天下到底归谁,就又成了问题。故而张良还是说服刘邦,眼下必须隐忍,小不忍就要坏大事。长期受张良薰陶的刘邦,自然能心领神会。于是刘邦给韩信、彭越、黥布等划出地盘,令其战后上任。"使者至,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