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于是有垓下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刘邦说张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是一个以谋略见称的人,但张良的谋略又是集兵家与道家的智慧于一身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司马迁笔下的张良,对后代小说、戏剧中的"军师形象"系列的形成(诸葛亮、吴用、徐茂公、刘伯温)有重要的影响。
二,张良的神奇谋略,曾受高人指点拨。
张良最初反秦是个人行动,刺秦不成,"乃更名姓,亡匿下邳"。有一个被人称为"黄石公"的老人,故意把鞋子甩到桥下让张良拣,是看他有无忍耐性;当张良通过他的考验后,他送张良一编书,叫《太公兵法》。"太公"就是姜子牙,想当年周武王能推翻殷朝,就是靠着姜子牙的法力与谋略。今天的图书馆里有《太公兵法》其书,大约是战国时代的人编的,被历代用为考试武将的基本教材之一。黄石公预知十年后,反秦的战争将会涌起,张良也将参加。张良如能精通此书,就能成为帝王的军师。并说反秦战争将于三年后结束,你将会路过济北郡的谷城山。到时你会看到山下有一块黄石头,那就是我。
这个故事当然是张良发达起来以后编造的,目的是神化张良与其主子刘邦。但这里有一个重要情况应该注意:张良开始是一个血气方刚,对秦朝充满仇恨、点火就着的鲁莽汉子,后来怎么会成了一个半人半仙、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手摇羽毛扇的人物,这中间必须要有一种契机、要经过一场托胎换骨的大变化。司马迁如何表现张良的这种变化过程,他很聪明地借用了流行于当时社会市井的生动传说。
三,张良的自我防护谋略。
张良是黄老哲学的化身,黄老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讲究养生,讲究如何保护自己。张良是如何地留着一份心思与刘邦、吕后斗。其主要表现如下:
在权力面前他处处退避,常把"为韩报仇"挂在嘴上,不争权、不谋利,从不引起刘邦的猜猜疑与担忧。他总与刘邦保持一定距离,保持一种"半朋友、半宾客、半臣子"的可进可退的状态。刘邦一生谁都骂(包括吕后、萧何),一张嘴就是"你爸爸"、"你老子";但从来没有骂过张良,对张良总是客气地称"子房"、称"先生"。
在封赏面前也尽力退让,这与其他文臣武将的相互争夺、相互攀比形成对照。
张良给刘邦提意见、提建议,多是后发制人,让别人先说,看情况决定是否跟着补充;即使说,也是点到为止,从不过分坚持,不惹刘邦讨厌。在第一次打入咸阳,刘邦贪恋咸阳宫里的金银珠宝、妇女众多,就想住在咸阳宫里,当时先有樊哙出来劝说,于是张良又跟着劝,刘邦采纳,退回了霸上兵营。刘邦扭不过众将,想建都洛阳,娄敬出面劝阻,提出建都关中,于是张良跟着出来劝,刘邦立即拍板定案。
当刘邦攻下彭城,进入项羽的宫殿时,"收其货宝美人,日日置酒高会。"情景与当初攻入咸阳时一样,那时有樊哙先劝,张良随后跟着劝,从而使危机得以解决;这一次为什么没有人劝了?樊哙是否在场,一时查不清楚,但张良却分明在刘邦身边。他是没有劝?还是劝了刘邦不听?两种情况都是严重的。根据张良的秉性,大概是他看到不可劝,于是也就不劝了。
儒家讲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究坚持原则、守死不移;讲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等,夏朝有龙逢、商朝有比干、春秋时吴国有伍子胥,等等,都为了劝谏君主送了命。道家是不这样的,他们所看重的是生命,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别的可讲呢?
结束语
对于张良,前人有两种评价,一种说张良是个善于玩弄权术的阴谋家;另一种说张良是个清高出世,不考虑任何个人利益的圣贤,其实都不是。
张良是"黄老"的化身,他运用"黄老"应付一切问题的能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别人看来,"先帮着刘邦与秦朝斗;又帮着刘邦与项羽斗;又帮着刘邦、吕后与功臣斗;同时还要留一份心思与刘邦、吕后斗",这一辈子不是活得太累了吗?别人是觉得累,但张良运作起来却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至于晚间躺在床上思前想后,是否也有时内心感到对于某些事情的愧疚呢?那就只有他个人知道了。司马迁对于张良,我觉得是敬畏有余,而缺少感情上的喜爱。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