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图]瞻仰海瑞墓园
|
|
金磊(文/图)
海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一生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刚直不阿,民间有“南包公”、“海青天”之称,官至明朝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正是怀着这种认识,我到海口后便直接去了海瑞墓园。 海瑞墓园位于海口西郊,海秀大道左侧的滨涯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墓园面积5000平方米,至今有400多年,墓园内主墓、石板道、石刻等仍保持原样。“文革”期间,海瑞墓园遭到破坏,由于当地群众极力保护,故主墓无损。1983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对海瑞墓进行修复,1984年重新开放。海南建省后,人民政府对海瑞墓在加强保护的同时,不断增加墓园及周边的绿化,又在主墓后拓地建亭阁,修假山,筑长廊,造水池等,墓园面积扩大到1万平方米,观赏内容极其丰富,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只要步临海瑞墓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5米多,宽7米多的牌坊,坊匾上“粤东正气”4个遒劲大字特别引人注目。从牌坊正中的石板道往前走有一个正方形石板平台。平台中央置一石雕的(三个贝上一下二)(尸下为贝),龟背上竖着一块高1米多的石碑,此碑叫“谕祭碑”。碑面上方刻着横行篆体“明海忠介公谕祭碑”7字,其他刻字均是竖行楷体。右行书“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秋八月十五日”,中间以10行167字表述海瑞的生平功德。从“谕祭碑”平台沿石板道前行,便到海瑞主墓平台。从“粤东正气”牌坊至海瑞主墓平台的笔直平坦的墓道两旁,两排挺拔半空的椰树荫遮道面,两行明代石刻的翁仲、石狮、石羊、石马等排列有序,两相对望,一尊尊栩栩如生。园内还长有榕树、松树、柏树,一年四季椰榕松柏长青,气氛肃穆。海瑞主墓后面是一块石板大平台。大平台前半正中处花岗岩基座上,安放着高2.5米的海瑞坐势塑像:海瑞身着朝服,头戴官帽,双手捧着朝笏坐大石上,脸微向左侧,两眼注视着远方,神情严肃而不乏慈祥,俨然一副忧国忧民、刚正不阿、廉明勤政的清官形象。塑像前,八字排列着每排3柱的石塑烛台,烛台上竖着铁皮制的烛身、火炬。6柱烛台华表熠熠生光,象征海瑞心直如烛,为人如炬,一生光明磊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海瑞塑像后是一扇形四角飞檐的单层建筑。正面檐下有一横匾,上书“扬廉轩”。轩内前后4柱刻有海瑞诗句集联,前两柱书“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后两柱书“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轩内前后两边沿边筑有长椅,供游人于此稍歇。扬廉轩选扇形造型,加以轩内所刻海瑞诗句,意在告诉人们,海瑞为官勤政爱民,两袖清风,其高尚品行永远是后人的典范。紧贴扬廉轩后边是一个扇形水池,名叫“不染池”。池中水清如许,水中游动的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和水底的鹅卵石可见得清清楚楚。池四周围着石雕栏杆。观赏不染池,游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海瑞为官忧国忧民,始终恪守德道,一尘不染,其“海青天”美名故得万古流传。从不染池两侧的石道径上走过去,便是仿天坛造型的高大的“清风阁”。清风阁建在高出地面的平台上,整个高度约23米。阁的正前面嵌着一竖匾,上书“清风阁”。阁各层的栋梁柱及围壁等均雕龙画凤,首层檐下横梁中央刻着篆体“清正廉明刚直不阿”,阁内有盘旋式阶梯直达阁顶。清风阁是完全的仿古建筑,一派古色古香而又不乏庄严肃穆。游人登阁,俯瞰墓园全景及周边景物及北眺浩瀚海面,心胸豁然开阔,必当想到海瑞之高风亮节,油然地对海瑞倍加敬仰。 海瑞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1587年卒于南京任上,享年74岁。海瑞死后,王国汲清点了他的财物,发现只有8两银子,几件衣服,比一般的小官吏还要清贫,使这位都御史不禁痛哭流涕,只好和同僚商量,大家凑点钱物,为海瑞办丧事。因海瑞无子,他的遗体是由海南籍人许子伟护送回乡的。当海瑞的棺椁送出长江的时候,“白衣冠送者夹岸,哭而奠者,百里不绝,家家绘像祭之。”灵柩运到海南后,棺椁抬到海口市西郊的滨涯村时,抬棺的木棍突然断裂,于是,人们便认为这儿就是一块“龙脉地”,便将海瑞安葬在滨涯村。 海瑞墓园建成后的400多年间,各个朝代的官员到海南,都要到这里凭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这位清官。百姓的凭吊,更是络绎不绝。 |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海瑞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瞻仰海瑞墓园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海瑞墓 |
下一篇文章: 生活中的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