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天水日报 摄影:佟家宝(配图:天水在线)
(一)
在历代诗人的成就中,有两个人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巅峰,他们是以浪漫主义抒情的“诗仙”李白,和以现实主义畅怀的“诗圣”杜甫。杜甫做为文学星河中的文曲星,无疑是最灿烂和耀眼的明星之一。千百年来,他被尊称为“诗圣”,而他留给人们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歌,又被称为“诗史”。这部“诗史”生动而真实的反映了杜甫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还有声有色的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人文景观。而这部“诗史”便是杜甫的忠实自传,它完整的表露了杜甫人格中的魅力所在。
在特定的时代里,杜甫接受的是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士”思想的影响。《论语·颜渊》中有:“泛爱众而亲仁”。杜甫做为遵从儒道的人,也是将“仁爱”规定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透视杜甫的思想情怀,看杜甫一生的精神修养和行为方式,的确自始至终贯穿了“仁”。
《论语·学而》篇中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是仁的根本啊!杜甫正是遵从“仁”的根本,从爱亲人、爱家人、爱身边的人做起,再到博爱。
乾元二年秋(公元759)杜甫客居秦州,当时安史之乱后战争连绵,杜甫饱经丧乱,备尝艰辛。在东柯谷一个清冷的月夜,他和妻子、孩子吃着野菜勉强熬过一天。当妻儿都睡了,他却睡不着,趁朗朗星月漫步来到八股槐下,望着苍茫的大地,杜甫无限伤感低吟到:戊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是杜甫牵挂离散的弟弟所写的一首《月夜忆舍弟》。在自己艰难困苦无所依靠的处境中,杜甫还能惦念关心自己的弟弟,这是杜甫最基本的“仁”的表现。
在同谷的那些日子,杜甫依旧生活窘迫,以橡李充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这时他也思念独居异乡寡妹。十年前,兄妹分别各在天涯。十年后杜甫因伤生离而恐死别,含泪写下《同古七歌》,其中第四首这样写道: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做为弟妹的哥哥,杜甫算是最有责任心的兄长。可做为妻子的丈夫,他也无微不至的给爱人以体贴和关怀。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八月,杜甫由鄜州奔灵武时,途中为叛军俘虏,困居长安,而妻子杨氏却在鄜州。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家人分隔两地,杜甫得不到家人的音信,亲人生死未卜,只能在苦苦思念中渡日。
又是一个月明之夜,杜甫在阴冷的叛军牢房,透过窗棂的缝隙望着天幕中的皓月。他多么希望月亮就是一面镜子,那镜子可以照映出妻子在什么地方,也许妻子此时也望着月亮在思念自己。杜甫的名诗《月夜》正表达了他思念妻子的情怀。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杜甫与杨夫人伉俪情深的写照,曲折的将杜甫思家之情衬托的深远而长久。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曾评论此诗为:“词旨婉切,间此老钟情之至。”可以说,这首诗让我们真切的窥见了杜甫的至情、至性的伟大情怀。他的人格魅力在这里的体现,为后人所咏叹。
《论语·雍也》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有儒家仁爱思想的“士”,最终会把仁爱发展到底,那便是“推己及人”,由家到国,达到孔子所倡导的“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作为仁人志士的杜甫,也是以此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杜甫一生的历程是人格力量发散性逐渐升华的一生。在杜甫人格力量达到最基本的“亲情”体现时,也是杜甫逐渐将人格魅力发展到博大的爱民之心的时候;当将细致的“爱家”之情,发展到伟大的爱国之心时,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便闪耀出最为辉煌的光彩。
杜甫在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正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那一天,正是杜甫搬进新筑在杜甫草堂的茅屋一年后的某天。一场狂风,将茅屋刮破漏雨。杜甫和妻子拿了所有能够盛雨的器具,还是不能阻止大片大片从屋顶贯进来的瓢泼大雨。只有一把打开的油纸伞,遮挡着睡在潮湿中的孩子们。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在自己茅屋破漏无处藏身的状况下,杜甫却思及天下寒士无庐蔽身之苦。他想自己的屋子漏雨,至少还有安身之处,可是那些在战乱中的老百姓呢,在这样的大雨里又在何处藏身呢,于是杜甫用雨水研墨一气呵成写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身处窘迫,却能推己及人,这样仁慈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这首诗中,便能显现出他伟大人格魅力更多的闪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