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满)
齐寿山始建于北魏登国元年,隋唐时期这里已是“古刹钟声迎瑞气,香烟缭绕腾祥云。三清仙观相重连,大雄宝殿狮把门”的集道观、佛殿为一体的古建筑群。拓说杜甫由陇入蜀时,曾路过于齐寿山借宿一晚。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是唐代又一位伟大的诗人,有“诗圣”之誉。他的远祖是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市南)人,后来徙居襄阳(湖北襄阳),所以史书中又说他是襄阳人。杜甫的曾祖杜依艺作巩县(河南巩县)令,死在任上,杜氏从此就住在巩县。公元712年杜甫生于巩县,京兆杜氏本是自魏晋以来几百年中的高门世族,不过杜甫家族这一支已是逐渐衰落了。他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有名的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他父亲杜闲,仅仅作过兖州(山东滋阳)司马,奉天(陕西乾县)县令等官职。
杜甫七岁学作诗,曾咏过凤凰,九岁能写大字,十四、五岁时, “出游翰墨场”,当时前辈文人如崔尚、魏启心等,都称赞他的才华像两汉的杨雄、班固。在二十岁到三十岁(731—741)的十年之中,杜甫曾作过两次长期的漫游,南到吴越(今江苏南部及浙东),东到鲁齐(今山东及河北南部)。在这两长期漫游中,杜甫看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也结识了一些文朋诗友,对于后来他的诗歌的成就是很有帮助的。
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任他为左拾遗,不久又弃官客居秦州(今天水),杜甫是在公元759年秋天,即安史之乱的第四年携眷西行到秦州来。安史之乱后,唐朝西北边防空虚,吐番贵族乘虚东进。杜甫初到秦州后,先看到的是:“域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的暂时偏安现象。后来吐蕃日渐逼近,边关警备,秦州又呈现出一片:“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放歌于山林古道间的诗人杜甫,在秦州居住了三个多月,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秦州杂诗,及由陇入蜀的纪行诗,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激情。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一月,杜甫离秦州赴同谷(今成县)要去四川。
相传他从秦州出发,沿着古驿道向东南前行,路上落叶飘飘,阴风萧萧,天上飞鸿哀鸣,地上满目疮痍,诗人心情也和萧杀秋色一样,一片荒凉。他携同家眷,身背行囊,步履匆匆,为了避祸生存,他曾悲歌: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夕阳西沉时,他们才来到了齐寿山脚下。这里林壑深邃,峰峦耸秀,曲水碧波,青松碧桧。古刹暮鼓之声不觉传于耳,于是他们便顺着崎岖小径,寻声而上,只见山巅宝殿古刹,画栋雕梁,雀替华丽,院内古树参天,老僧几众,木鱼声声,好一个修身养性,诵经悟禅的佛门清净之地。杜甫被眼前美景所陶醉,诗兴刚要大发时,忽然从禅房中走出一位慈眉善面,斜披袈裟的老方丈,打乱了杜甫吟诗思绪。他向杜甫问明来意后,便让他们用斋留宿。
第二天清早,别离山上僧入,杜甫又从齐寿山不顾一路倦意,向西北前行。途经铁堂峡(今天水镇与平南镇交界处)时,看到峡崖似铁、空谷幽深,杜甫曾吟赞道:“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他们路经西县,再到同谷。
759年岁暮,杜甫才来到成都。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草堂定居,结束了颠沛流离,“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开始了安居生活。
古道依旧,昔日杜甫齐寿山借宿史话已堙没民间,诗篇长存,历来诗圣诗作之“诗史”美誉是独甲诗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