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资料
1、作家简介
梁思成(190l—1972),中国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长子。11岁由日本回到北京,14岁进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学习。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4年留学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建筑硕士学位。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28年回国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和教授。193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1933年兼任清华大学教授,讲授建筑学。1946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中国顾问。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3年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积累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的发展、特征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他领导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1949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952年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以及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等。
2、有关资料
1931年9月,在创立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黔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大,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开始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的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
二、名家导入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1962年5月20日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著)
在北京解放之前,人民解放军就已渗入清华园。两名解放军干部来到梁家,向思成请教一旦大军被迫攻城时,哪些文物必须设法保护,要思成把城里最重要的文物古迹一一标在他们带来的军用地图上。思成非常感动,记起了他在重庆曾交给周恩来几份他认为在战时应予保护的类似清单。今生第一次与解放军直接接触,使这对以中国古建筑为第二生命的夫妻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想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值得支持。
思成被任命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对城市规划,他做了不少工作,提出了方案和许多建议:1、北京应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2、限制城区工业的发展。因为它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和住房短缺。3、保存北京故都紫禁城的面貌,保存古建筑城墙城楼。4、限制旧城内新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三层。5、在城西建设一个沿南北轴向的新政府行政中心。
(选自《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费慰梅、成寒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三、字词疏通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发掘( ) 围绕( ) 接榫( ) 穹窿( ) 水榭( ) 影壁( )
2、解释下列词语。
轮廓: 纯粹: 炫耀:
厢房: 抱厦:
3、下列每个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内。
演译( ) 部暑( ) 眩耀( ) 防碍( ) 峻工( ) 树荫( )
战粟( ) 缀学( ) 纯萃( )
课文助读
一、探究解读
1、文中作者提到的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包括个体建筑特征、群体建筑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因为(一)(二)是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既涉及结构特征,也涉及装饰特征。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 说明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2、作者在文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作者概括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衡用力的,而是根据中国建筑的各个部分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举例说明中国建筑的优越性。
中国建筑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相互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这种情况下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帏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4、什么叫建筑的“文法”?什么叫建筑的“词汇”
在长期的建筑发展中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的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叫做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至于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厢房等等建筑的具体构件就叫建筑的“词汇”。
5、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这里是借用语言和文学的说法。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可理解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区别,这正如不同民族的语言,为了表达同一个意思,但语言的形式却不一样。这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其相同的内容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1、选文第四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
2、“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怎样理解这里的“词汇”与“文法”?
答:
3、作者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这是怎样的问题?
答: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有不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
B、古典建筑体系都是从木材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运用木材结构,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体系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作者巧妙地以语言和文学打比方。
E、各民族的建筑存在相通之处。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习题。
春的感知
严阵
前些天友人从江南为我带来几株兰草,并附上一封短信,信上说: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下雪,而此时的江南,却已春意浮动,因此希望通过这几株兰草,给我带来一些春的感觉。
友人带来的兰草,是放在蒲叶编织的包里外加草绳裹起来的,所以虽经遥远路途,我打开时,包里的泥土却依然保持着江南空气里的那种柔润。看到兰草根部的那一团褐里透红的泥土,我不由想起江南那些如淡墨一样。微微隐现于云影中的小山,我想,正是这些小山,正是这些小山的泥土,培育出了我面前的这些兰草吧。
当我把这几株兰草,小心地栽进一只青花瓷盆时,才发现兰草的根部居然已经发出几支小小尖尖的裹得紧紧的青玉一样的花苞,想起胡适先生有关兰草的那首诗以及他面对从山中带来的兰草,一日看三回,苞也没一个的失望和无奈,我不由感到春色乍然光临的那种幸运和喜悦。
我想,这也许正是友人不远千里为我带来兰草的用意所在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节气一到,大地春回,又有何
处何地不在春天的萌动之中呢?
因此,面对这几株兰草,我不免浮想纷涌。
那么,雪里也有春色吗?有的。只要大的节气到了,雪里也充满春意。你看到那些雪里的白杨了吗?它挂雪的梢头,正孕满了三春的绿意。你看到那些冰上的垂柳了吗?它挂冰的枝条,正蕴含着柔情万千。你看到那些梅园了吗?你看到那些竹园了吗?你看到那些樱桃园了吗?你看到那些玫瑰园了吗?此时此刻,它们也都在或深或浅的积雪里,忙碌地编织着它们春天的梦境,它们知道,在这个新的春天里,人们需要多少梅花,人们需要多少绿竹,人们需要多少樱桃,人们需要多少玫瑰。
那么,风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皮帽摘下来,把棉帽摘下来,你便会感觉到这些依然带着寒气的风,正怎样百般地将你爱抚。你的发丝、你的衣袖、你的领口以及你的每一粒纽扣上,都会悄悄留下它带来的有着二十四番花信的憧憬。难道不是吗?千万不要错过,不要错过此时此刻正从我们身边似乎是默默的但却是一涌而过的人间最美丽最值得品味的风景。
那么,雨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沉重的雨衣收起来,把雨伞也收起来。不要遮住那些雨,不要挡着那些雨,去接受那满面的嫣红吧。要知道,此刻在你面前出现的每一颗雨点里,都藏着一个开放的故事,此刻在你面前消失的每一阵雨声中,都留下了一片发展的辉煌。
你知道山也有声音吗?你知道我们所有的山脉,此刻正在说什么呢?你当然知道水声,但你知道我们所有的水系,此刻正在说什么呢?那些美玉,那些青瓷,那些琴弦,那些绘画,那些熔化,那些凝固,那些打造,那些建筑。那些普普通通的车轮,那些普普通通的道路,那
些普普通通的脚印,那些普普通通的汗水和泪水,还有那些几乎司空见惯的普普通通的微笑里,普普通通的握手里和普普通通的呼吸里,都布满了留待你去解密的这个正在到来的全新的春天的数码。
你注意到南极冰盖上那一面正在飘动的五星红旗了吗?
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
由此,我不由深深地感谢送我兰草的这位江南友人,因为这时我才知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
(选自《人民日报》)
1、第四自然段中说:“我想,这也许正是友人不远千里为我带来兰草的用意所在吧!”请简要分析“用意”的含义。
答:
2、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答: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3、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的含义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4、以下对这篇散文的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较浓的散文,它探讨的是关于如何感知春天,如何享受春天的问题。
B、第五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对友人带来的兰草的叙述转入下文对春天的感知。
C、第九自然段连用七个“普普通通”,突出强调了这些平凡的事物中都蕴含着春天的信息,蕴含着美好。
D、本文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真实精当,成功地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
E、胡适先生看兰草时充满失望和无奈,是因为他不像本文作者一样有—颗感知春天的心。
拓展练习
一、知识与能力
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木榫(sǔn) 柁(tuó)墩 额枋(fāng)
B、屋脊(jǐ) 戗(qiāng)兽 累(lěi)计
C、水榭(xiè) 椽(chuán)子 房檩(lǐn)
D、墁(màn)地 框(kuàng)架 切削(xiāo)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横梁 诗词歌赋 轮廓 屋檐
B、蚂蚱 横栏直槛 提炼 装饰
C、遵徇 亭台楼轩 水榭 布署
D、凯旋 喜闻乐见 帷幕 营造
3、下列各句横线处选用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 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都不 负重的问题。
A、乃至 妨碍 B、甚至 妨碍 C、乃至 阻碍 D、甚至 阻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提高质量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
B、散文越是清澈,就越完美,就越扣人心弦。
C、通过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这些原先各不相干的故事就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D、他常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也都熟悉了。
5、下列各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B、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C、镶嵌在万绿丛中的一栋红房子,三角形的房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
D、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狭隘与偏执者的世界则只是一个永远钻不出的洞穴。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理想的贝壳
①沙滩上撒满了闪光的贝壳,像是掉了一地的繁星。
②那孩子拾起一个贝壳看看,随手就把它丢弃。他已经寻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他心目中那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
③夕阳把海和天渲染成一片深深的紫色。他的友伴们快乐地哼着歌儿,提着满满的一篮子的贝壳。只有他仍孤独地拖着长长的影子,在海滩上茫然地找寻。海浪卷上来,洗去了印在沙上的小小足迹,他手里的篮子仍然空着。
④这是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已记不清孩子们捡拾的到底是贝壳还是别的。但这故事蕴含着的哲理却常常使我深思。那孩子心目中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象征着人们心中一个悬空的目标。在人生的海滩上,晶莹璀璨的贝壳散布在我们的四周。然而,当我们被那唯一的、悬空的目标所眩惑,我们将如那孩子一样,无视于海滩上闪亮如繁星的贝壳,也失去了捡拾贝壳过程中的乐趣。
⑤当别人快乐地哼着生命之歌,提着充实的篮子走向归途时,那一心向往着要找到最完美贝壳的人,将怅惘地提着空空的篮子,拖着长长的身影,在夕阳中孤独的寻找。
⑥心理学家埃里克松在他的人格发展学说中,认为人们在50岁左右,将会回首检视已走过的人生,如果在过去的发展阶段得不到满足,他将这一生感到失望,往前看去,已经时不我予,颇有不堪回首的意味了。从其他方面看也是如此,散布在我们四周的贝壳也许不是最完美、最珍贵的,但它们是实在的,经过了细细的挑选,捡起来,在海水中把它洗得闪闪发亮,然后轻轻地放进篮子,一点一点地装满,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也随着一点一点地升起。
⑦假如一心一意,只想着要找到“最完美”的贝壳,等到夕阳西下,海滩冲去了印在沙滩上的足迹,回首检视手中的篮子,也许会失望地发现篮子仍然空着
1、第④段说“晶莹璀璨的贝壳散布在我们的四周”,这“晶莹璀璨的贝壳”喻指什么?
答:
2、最后一段中,作者说“要找到‘最完美’的贝壳”,为什么给“最完美”加上引号?
答:
3、这篇散文蕴含的人生哲理是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不要让篮子空着。
B、适时地捡拾贝壳,总比在海滩上徘徊强得多。
C、人生的期望应该是实在的,脚踏实地的。
D、只要坚持到底,毫不气馁,就能找到心目中最完美的贝壳。
E、即使始终未找到最完美的贝壳,这种追求远大目标的精神也是可敬可佩的。
二、发散与迁移
1、在画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其成为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恰当的一段话。
汉字结构奇妙,韵味深长。许多象形字,如“山 ”“水”“木”等,都是古人从自然界的实物中抽象出来并加以创造而得来的。“山”,很像连绵起伏的群峰;“水”,
;“木”, 。它们生动地体现了汉字的自然之美。
2、下面是一则小故事。读后请分析阿通所答下联的妙处。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儿子小名叫阿通,聪明活泼,九岁时就已经懂得四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按照民间的习俗,这一天要登高避邪。一早起来,袁枚就对阿通说:“今天是重阳节,有个对子你对得上,我就带你到山上去玩。”
袁枚的上联:家有登高处
阿通想也不想,就应声道:人无放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