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Z >> 中国建筑的特征 >> 正文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研讨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建筑的特征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二、问题探究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关于练习

 

一 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清本文所述中国九大建筑特征的说明顺序,并从类别上加以归纳,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总体特征(包括个体建筑特征、群体建筑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展开的。其中()()()项属于结构特征,()()()()项属于装饰特征。而()()项因为是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既涉及结构特征,也涉及装饰特征。

 

二 在总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作者为什么称之为“中国建筑的‘文法’”?你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加强对中国建筑特征的深层认识。

 

参考答案:

 

作者所谓的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大特征之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有“拘束性”,也有“灵活性”。(参考“课文研讨”有关内容)

 

“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即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理解性。之所以需要理解,是因为各民族建筑的表现风格不一样;可理解的基础在于它们的“同一性质”。在文中,作者主要强调了各民族建筑在相同的内容中的不同形式。(参考“课文研讨”有关内容)

 

三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精彩比喻句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本文叙述说明形象生动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2.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3.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

 

四 你一定很熟悉家乡的房屋建筑吧,说说这些建筑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在哪些方面又表现出现代风格。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体会中国建筑的特征,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参考答案:略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教师参照“课文研讨”中的有关说明,结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第一题,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并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以板书的形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帮助阅读。

 

二、可以就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讨论的目的可以是求同的,即深化理解作者的说明论述;也可以是求异的,如对作者的某些观点加以补充和扩展。讨论的题目可以由教师参照“课文研讨”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发掘。既要把控讨论的主题,使其不致与课文内容有太大的偏离,也要鼓励学生谈出新颖而独到的体会。

 

三、在学生熟悉课文后,结合完成练习第三题,总结一下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四、本文涉及的中国建筑方面的概念术语很多,有些说明文字因为没有图例参考不容易读懂。结合完成练习第四题,鼓励学生多查找一些图片资料,如网上图片、书中图片、有关中国民居建筑的邮票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寻访一些就近的名胜古迹,做一些实地考察,加强感性认识。

 

有关资料

 

一、传记摘录(费慰梅、成寒)

 

梁思成的一生受他父亲梁启超的影响很大。父亲的卓越、理想以及对儿子的关怀塑造了梁思成。儿子对父亲尽孝道是每一个中国男人的基本美德,然而对梁思成而言,他还有特殊的理由──他父亲是梁启超,1898年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当时,出人意料地,日本竟在1895年打败了中国,而1898年初,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就在那一年夏天,梁启超加入他的老师康有为的阵营,支持年轻的光绪皇帝颁行新政,提出“戊戌变法”以拯救中国。当维新运动因保守派政变而失败后,梁启超流亡到了日本。当时他还是一个25岁的广东青年,一个早熟的学者和活动分子,以其掷地有声的著作成为出类拔萃的精神领袖。

 

梁思成1901420在东京出生,他活了下来,并挑起身为长子的责任,这份责任,在未来数十年的艰苦岁月中他一直挑着不放。

 

1915秋天思成入清华学堂。这所学校是1908年以美国退给中国的庚子赔款创立的。这笔基金除了提供六年预科、两年大学本科外,还为优秀学生提供到美国深造的奖学金。

 

学堂的预科课程和美国高中很类似,注重英文和科学,但艺术、音乐和体育也一样重要。有些教师是美国人,全用英语授课。思成在学术和艺术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在此之前,他显然没学过绘或音乐,在清华那些年里却让他练得一手好素描,后来便派上了用场。他是清华艺术社的成员,担任1923年大学年刊《清华人》的艺术编辑,为该刊绘了好几张全版精彩的水墨画及几幅漫。在年刊的学生名册里,同学形容他是艺术家、作家,又加上具有“高度的音感”。至于体育方面,他强壮又健康,喜欢跑步、跳远、攀爬和体操。

 

清华园距北京西北郊数公里,交通是个问题。人力车和脚踏车最快,可是学生负担不起。骑驴或坐驴车也可以,但慢吞吞而且不方便。学校里有电话,却不准学生使用,所以,他们和家里只好以信函联系。

 

思成与家人长期隔离的这段经验,可能对他的清华教育多少也有些影响。25年后回首当年,思成告诉我说,中学和大学这漫长的八年奠立了英语和西方科学、历史等相关知识的良好基础,可是,他又觉得清华的课程内容较简单,“其实可以缩短为四年”。我认为他的看法忽略了一点,他在清华时期所参与的各项课外活动,如艺术、音乐和体育,其实对他终生都有益。

 

1924年思成和徽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秋季班时,思成在清华的密友、室友兼同学陈植也同时注了册。据陈植回忆,他们三人一起由中国来美,先到纽约绮色佳(Ithaca, New York)的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修几个月的暑期班,以适应美国的新环境。77,思成写信回家说他已选修了几门课程:水彩静物、户外写生和三角。他希望有了这些预修学分,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可以“直升建筑系二年级甚至更高年级”。康乃尔是东部长春藤名校,依山傍水,思成站在高处俯瞰那著名的建筑布局,翠绿的山峰近在眼前,有瀑布穿越而下,直直划过岩壁,在小卵石滩上迸裂开来,远远地,一群沙鸥掠过卡犹嘎湖(Lake Cayuga)水面。他在信中发出赞叹道:“这里山明水秀,美如仙境。”

 

1937年初夏时节,梁氏夫妇发现了日夜梦想的一座尚存的唐代木构建筑。这一发现,在中国建筑史和他们个人的学术生涯中的意义,当然是非同小可。

 

中国营造学社的一个调查队,以敦煌壁61号窟的“五台山图”作为“旅行指南”,在南台豆村附近“发现”了至今是国内已知的唯一唐朝木构建筑──佛光寺(新中国成立后,在同一地区曾发现另一座很小的庙宇,比佛光寺早七十多年)。当他们读到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所写的《敦煌石窟》(Les Grottes de Tunhouang)一书,披露第61号窟中的两张唐代壁画,燃起了他们的向往。这两张壁描述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全景,还指出每座庙宇的名字。经历几次的田野调查,梁氏夫妇“在探访古建筑的习惯中,多半对‘名胜’有所怀疑;因为越是‘名胜’,越容易遭‘重修’的大毁坏,所以原有建筑越难保存。”(译注:引自梁思成《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所以他们改而寻访那些无名的建筑。这一次,梁思成决定为围绕整个五台山区的道路绘制地图。这对他们日后的考察,至为重要。

 

思成、徽因、莫宗江和纪玉堂一行四人,19376月坐火车到山西境内离他们的目标最近的城市太原。从太原折向北行,坐汽车轻松地走了128公里路,但在半路上就换骑驮骡入山,一前一后在荒凉险峻的山道上颠簸着到了五台山。

 

顺着这“非常规的”路途走了几公里路,他们就来到渴望已久的目的地,这是他们最伟大的一个发现──建于公元857年的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

 

思成描述他们的最初印象:

 

佛光寺在南台豆村镇东北约五公里之佛光山中。伽蓝是依着山岩布置的,正殿居于高台之上,俯临庭院,有二三十棵老松环绕。气势魁伟。一层高,雄大、坚固和简洁的斗拱,深远支出的屋檐,一望可知年代久远。但能比我们先前所发现的最古木构建筑还要老吗?

 

雄伟的殿门一推即开。正殿七间,在昏暗中显得更加辉煌。沿着后内柱的中线上是一堵“扇面墙”,墙前有大佛坛,坛上每间供主像一尊,颇为高大,旁供养菩萨等六尊,及坛两端上面立着佛菩萨像三十余躯,宛若仙林。坛的左端有供养信女像一躯,是等身写实像,这尊像人性充沛,与诸佛菩萨是迥然不同趣味的。寺僧告诉我们,她就是篡位的武后。整个塑像群,可惜经过后世重装,轮廓已稍模棱,而且色彩过于鲜缦,辉映刺目,失去醇和古厚之美,无疑是晚唐时期的作品。但如果泥塑像是未经毁坏的原物,那么庇荫它的房屋必定是原来的唐构。因为重修房子必会损坏里面的一切。

 

第二天开始作仔细的调查。斗拱、梁架、藻井以及雕花的柱础都细看过。无论是单个或总体,都明白显示晚唐时期的特征。但我最大的惊喜是爬进天花板上面的黑暗空间时,看到一种屋顶架构,其做法据我所知,只有在唐代绘中才有。使用双“主椽”(借用现代屋顶架的术语),而不用“王柱”,这和后世中国建筑的做法全然不同,出乎我们的意料。

 

这座殿因为有“平”顶板,梁架上部结构都被顶板隐藏,斜坡殿顶的下面,有如空阁,黑暗无光,只靠经由檐下空隙,攀爬进去。上面积存的尘土有几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样。我们 用手电筒探视,看见脊条已被蝙蝠盘踞,千百成群地聚挤在上面,无法驱除。脊檩上有无题字,还是无法知道,令人失望。我们又继续探视,忽然看见梁架上都有古法的“叉手”做法,是国内木构中的孤例。这样的意外,又使我们惊喜,如获至宝,鼓舞了我们。

 

照相的时候,蝙蝠见光惊飞,秽气难耐,而木材中又有千千万万的臭虫(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我们早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顶内,与蝙蝠臭虫为伍,或爬到殿中构架上,俯仰细量,探索唯恐不周到,因为那时我们深怕机缘难得,重游是不容易的。

 

1943年春天,思成夫妇忽然提出一个计划,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创意。徽因写信给费正清:“思成有个想法,把一些关于中国建筑的图版做成黑白片子,加上中英文解说,完成后送到你那里制成缩影胶卷,寄到美国出版或另找出版补助。英文文字部分随后付印,中文文字则在中国印制。这样,我们的一两套著作就可以在战争结束之前或战争刚结束时上市。如此一来,这里的同仁就有了新的希望,或者当做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最近有不少单位写信来,问我们有没有出版新的中国建筑刊物。看来,以前我们没把印刷的问题解决,真是可惜。”

 

11月底思成抵达重庆。费正清写道:“思成昨晚第一次来,看到他的《中国建筑史》图稿的缩影胶卷,当场很兴奋。小伙子们特别喜欢拍它,因为效果极佳。思成的体重只有47公斤,每天和徽因工作到半夜,写完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他已透支过度。但他和往常一样精力充沛和雄心勃勃,并维持着在任何情况下都像贵族那样的高贵和斯文。”

 

这些大幅漂亮的建筑图片,对中国建筑史至为重要,制作成缩影胶卷,是美国政府机构促进文化交流的一个小小的、但必不可少的贡献。这些图复制成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思成要我带回华盛顿保存,另一份他留在中国。

 

在北京解放之前,人民解放军就已渗入清华园。两名解放军干部来到梁家,向思成请教一旦大军被迫攻城时,哪些文物必须设法保护,要思成把城里最重要的文物古迹──标在他们带来的军用地图上。思成非常感动,记起了他在重庆曾交给周恩来几份他认为在战时应予保护的类似清单。今生第一次与解放军直接接触,使这对以中国古建筑为第二生命的夫妻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想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值得支持。

 

思成被任命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对城市规划,他做了不少工作,提出了方案和许多建议:

 

1.北京应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

 

2.限制城区工业的发展。因为它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和住房短缺。

 

3.保存北京故都紫禁城的面貌,保存古建筑城墙城楼。

 

4.限制旧城内新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三层。

 

5.在城西建设一个沿南北轴向的新政府行政中心。

 

(选自《中国建筑之魂── 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二、补充注释

 

〔举折〕即“举架”。举折是宋代的叫法,举架是清代的叫法。

 

〔角叶〕门窗纵横木框相接处加订的带装饰性的金属件,用以防止窗扇角或门角松脱歪斜。

 

〔牌楼〕一种做装饰用的建筑物,多建于街市或名胜地,由两个或四个并列的柱子构成,柱间横梁上有斗拱,托起飞檐。

 

〔小品〕这里指与大文章相对的小品文。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三、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者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在绘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陇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宋朝名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对于重复性的运用就更加突出了。整幅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是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这种“伴奏”(背景)与主题间简繁的强烈对比也是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颐和园里的谐趣园,绕池环览整整360°周圈,也可以看到这点。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800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样花窗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2年来,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既也包括艺术的一面,就也“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却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却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1962520)

 

四、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许树安、郑春苗、王秀芳)

 

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建筑上创造了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单体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木构架体系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作为木构架单体建筑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个部分。所谓下部就是台基部分,包括直接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基座四周的栏杆和可供上下的台阶。一般房屋用单层台基,隆重的殿堂则用二层或三层台基。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大都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座壁外观根据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要求,常加工成平整笔直的光滑表面、带壁柱的表面或须弥座形式。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复杂而华美,多用于宫殿、坛庙等高级建筑上。基座四周的栏杆最初为木制,后来才成为石造的。它是由望柱、寻杖、撮项(瘿项)、云拱、盆唇、大华板、束腰、地霞、小华板、地栿等构成。望柱的断面有方、圆、八角、多瓣(瓜楞)等形式;柱头有莲、狮、卷云、盘龙等式样。栏杆既是一种保护性设施,也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地说,房屋下部的台基各部尺寸大小,是受屋顶出檐深度和檐柱径等制约的,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供上下的踏道,常见用阶梯形踏道、斜坡道和蹉三种:蹉即是在斜坡道上用砖石露棱侧砌而成的一种防滑作用较好的特殊斜坡道。但不论使用哪种踏道也必须与整个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要保持协调一致。

 

木构建筑的中部,即指柱、梁部分。它是木构建筑的核心部分,由柱、梁、枋、檩、椽和斗拱等基本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连同木构屋顶统称为“大木构架”。中国木构架体系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主要的有两大类:一是“叠梁式”构架体系,一是“穿斗式”构架体系。“穿斗式”构架体系,是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穿若干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穿斗架的大小和形式,视穿枋多少而定。常用的有三檩三柱一穿,五檩五柱二穿,七檩七柱三穿,九檩九柱四穿,十一檩十一柱五穿等几种。这种结构形式在中国南方的民居上采用较普遍。“叠梁式”构架体系,即是在建筑基座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短柱,柱上再置短梁,短梁上又立短柱,如此叠架,甚至屋脊;并在梁端架檩,檩间架椽,形成叠梁式构架。构架的大小以檩的根数或椽跨即步架的多少为标准,如最小的两坡屋顶,它的构架大小可以用三檩或两步架来表示;最大的两坡屋顶,它的构架大小可以用多至十一檩或十步架来表示。这种结构形式在中国应用很广,特别是北方的建筑大多采用这种形式。

 

榫卯和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具有最显著特征的部分。所谓榫卯,就是小于构件断面的凸出部分;所谓卯,就是构件上的开口或穿眼。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件就是利用这种榫卯严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斗拱是用短小的木块、木枋组成的悬挑结构,它主要起支撑屋顶出檐和减少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一般地说,方形的木块叫做斗,短形的短木叫做拱,斜置的长木枋叫做昂。斗是用以固定上下两层或拱昂的构件。拱起前后悬挑和左右拉接的作用。昂起前后悬挑的杠杆作用。斗、拱、昂因在整组斗拱中所处的部位不同,它们的名称也不一样。一般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大部分。其中,位于柱头上的称为柱头科或柱头铺作;位于两柱之间枋上的称做平身科或补间铺作;位于转角柱头上的称为角科或转角铺作。斗拱的大小和出跳的层数成正比,层数越多,斗拱越大,等级也越高。斗拱从形状到组合经过艺术处理之后,不仅成为从屋顶向檐柱过渡的重要形式,而且使整个建筑增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

 

木构建筑的上部,主要指屋顶部分。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冠冕。很早以来,为防止雨水淋湿版筑墙,屋顶多采用较大出檐。但因出檐过深,妨碍室内的采光,所以从汉代起屋檐多做成反曲状。后来,又采用屋角反翅和屋面举折的结构做法,因而屋顶出现了式样繁多的艺术形象。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和攒尖等形式,后来又陆续出现了丁字脊、十字脊、拱卷顶、盔顶、盘顶、圆顶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演化而成的各种复杂的艺术形体。

 

庑殿,宋代称四阿顶,是中国古建筑最高级的屋顶式样,一般多用于皇宫、庙宇中的最主要的大殿,其形制有单檐、重檐之分。单檐的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共为五条脊,所以又称五脊殿。重檐另有下檐围绕殿身的四条搏脊和位于角部的四条角脊。歇山顶,宋代称九脊殿,它是两坡顶加周围廊构成的。歇山仅次于庑殿。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构成,所以称九脊殿。如加上边的两条搏脊,则共有十一条脊。它有单檐、重檐两种形式。在清故宫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还有无正脊的卷棚歇山式。悬山是两坡顶的一种,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之外,所以又称挑山或出山顶。悬山一般有正脊和垂脊,也有无正脊的卷棚。山墙的山尖常做成五花山墙,也有做成三花山墙的。硬山顶也是两坡顶的一种,但屋面不伸出山墙之外。山墙多用砖石承重墙,并高出屋面。墙头有各种形式。悬山和硬山式在中国普通民居中使用最广。攒尖顶宋代称斗尖,多用于面积不大的建筑屋顶,如塔、亭、阁等。其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上再覆以宝顶。平面有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式。一般单檐为数较多,二重檐已少,三重檐更少,但塔是例外。

 

屋顶所使用的材料采用琉璃瓦和布瓦(青瓦)两种品式。琉璃瓦又可分为上釉和不上釉两种(不上釉的叫削割瓦)。因此从材料看,中国古建筑屋顶又可分为琉璃屋顶(包括剪边作法)和布瓦屋顶两大类。剪边屋顶就是用布瓦或削割瓦做心,四边或檐头用琉璃瓦。或者用一种颜色的琉璃瓦做心,四边或檐头用另一种颜色的琉璃瓦。在封建社会中,普通人民只能使用布板瓦盖房。即使一般贵族、地主,也只能使用布筒瓦。亲王、世子、郡王只能用绿色琉璃瓦或绿剪边。黄色琉璃瓦或黄剪边只有皇室和庙宇才能使用。

 

屋脊的形式和装饰也是建筑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志。正脊两端像龙一样的正吻,在宋以前是鱼尾的形式。据传说汉武帝时“柏梁台”失火,有巫师说大海里有一种鱼,叫做鸱(chī),以尾激浪降雨,可以灭火。从此,建筑物上便有了鸱尾。垂脊和戗脊上也有各种兽形瓦件的处置。垂脊上的叫垂兽;戗脊上的叫戗兽。戗脊尽端处的那些小动物,叫走兽。走兽的数量按房屋建筑的等级的不同而不同。但不论怎样不同,都必须使用单数。最前边的仙人骑鸡,最后边的是猴子。中间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这些动物都是些所谓吉祥或天神的象征,屋顶装饰这些东西就使整个建筑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这些兽形瓦饰都有着功能上的作用。正吻主要是用来保护固定正脊两端的木栓,以防止木栓遭雨水腐蚀。垂兽、戗兽和仙人骑鸡的下边都有防止屋脊走动滑落的大铁钉或木栓。屋面筒瓦脊上成排的帽钉下面,也有防止筒瓦滑动的铁钉。因此,屋顶上的这些装饰瓦件不仅给人以华美动人的艺术形象,而且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它是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又一表现。

 

富于变化的建筑群组布局

 

中国木构建筑由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作“间”,它是中国古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单元。“间”按照纵横拼合可以形成多种建筑形式。“间”的正面叫做“开间”或面阔,“间”的纵深叫做进深。几个开间并联在一起,它的总宽度叫做“通面阔”,几个进深的总深度叫做“通进深”。民间建筑常用三、五开间,宫殿、庙宇、官署多用五、七开间,十分隆重的建筑用九开间。用十一开间的极少。只有北京清故宫的太和殿和西安唐大明宫的含元殿、麟德殿遗址有这种实例,其他尚未见到。

 

建筑中各开间的名称因所在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正中一间称明间,左右侧的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开间以上的增加次间数。在建筑设计中,一般是采取明间略大的方式,目的是既要满足功能上的需要,又可以使建筑外观达到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

 

以上是就单体建筑的平面布局来说的。而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则随着组群的性质与规模大小采取各种不同的布局方式。较多的布局手法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纵轴线与横轴线布局。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形式最多,但也有纵横二轴线并重的,只有局部有轴线或者完全没有轴线的也有。

 

庭院的布局基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先配置主要建筑,再在主要建筑的两侧或对面布置若干座次要建筑,组合成封闭性的空间,称为四合院。这种布局方式通过庭院的数量、形状、大小及木构建筑的形体、式样、材料、色彩等的变化,可以达到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所以,长期以来在全国各地无论宫殿、坛庙、衙署或民居都广泛的采用这种四合院式的布局方法。

 

另一种庭院布局是“廊院式”。这种布局的方法就是在纵轴线上建立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再于院子的左右两侧用回廊将若干个单体建筑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称为“廊院”式。这种用回廊与殿堂等建筑相结合的做法,在空间上可以收到高低错落、变化万千的艺术效果。唐宋时期的宫殿、祠庙、寺观多用这种群体组合方式。现存的元代北京东岳庙和明代清海乐都瞿昙寺,其平面总体布局还保留这种廊院式的传统形式。

 

较大的组群建筑如宫殿、坛庙等建筑,多用各种附属建筑来衬托主体建筑。衬托性建筑,早在春秋时已有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汉代除了宫殿和陵寝之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前也都有使用。汉时阙的形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的双阙,其间无门。阙上为单檐或重檐屋顶。在其外侧带有子阙,子阙有时与围墙相连接。这种形式的阙,在唐宋时只用于陵墓,后代没有再用。另一种是门、阙合而为一的阙,这种阙与前一种阙差别不大,只是在二阙之间连以单层或双层的门。北魏壁上的宫殿正门,在城垣上建三层门楼,左右配以两观,在城垣向前转折处与双曲阙接,形成形平面。唐大明宫含元殿左右两阙仍很突出,到明清时才演变成午门的形式。在前两端建华表,是东晋以后的做法,到元代才开始用于宫城正门承天门前,到明清时则置于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前后。而用牌坊、照壁、石狮等作为寺庙和大型衙署建筑组群的序幕,是明清以来的做法。

 

为加强建筑的巍峨气势,组群建筑的宫殿正门一般采用巨大的形体,并建于高台或城垣之上。正门以内,沿着纵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若干庭院。而每个庭院的形状、大小和围绕庭院的门、殿、廊庑及其组合形式构成一峰高过一峰的形势,再加上地平标高的逐步加高和建筑形体的逐步加大,遂使建筑组群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变化达到高潮。如北京故宫以天安门为序幕,前三殿为高潮,景山作收尾,就是这种布局手法的最好范例。

 

典雅优美的木装修

 

在中国古建筑中,用以分割室内室外空间的木建筑构件,称为装修。其中用以分割室内空间的木构件,称作内檐装修;用以分割室外空间的木构件,称为外檐装修。

 

外檐装修如走廊的栏干、檐下的挂落和对外的门窗等。常用的门有板门和隔扇门。板门常用于城门和宫殿、衙署、庙宇、住宅的大门,一般多为两扇。每扇板门的宽和高之比为12,高级的板门上装饰有门钉和铺首。隔扇门一般作建筑的外门或内部隔断,每间可用四、六、八扇。每扇宽与高之比为1314之间。隔扇大致可分为花心和裙板二部分。唐代花心常用直棂或方格,宋代增加柳条框、毬纹等,明清的纹式更多。框格间可糊纸或薄纱。裙板自宋以来多雕以花卉或人物,是隔扇装饰的重心所在。常用的窗有槛窗、支摘窗和直棂窗。槛窗多置于殿堂门两侧的槛墙上,它是由格子门演化过来的,所以形式也相似。支摘窗分支窗和摘窗两种。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则可以取下,它们多合用,称支摘窗。直棂窗出现最久,在唐宋时的砖木建筑中仍大量使用。到明时,重要建筑上已被槛窗取代,但在民间建筑中仍在使用。

 

内檐装修的花样更为繁多,有各种隔断、罩、天花、藻井等。用来隔断室内空间的碧纱橱,同外檐装修中的隔扇门相类似,每面墙可用六扇、八扇乃至十几扇不等,视进深而定。有时为扩大室内空间,也可以将碧纱橱全部卸掉。各种类型的罩,多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纹的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隔断空间和装饰的作用。扇面墙和太师壁属于半隔断室内空间的装修构件。它们一般都布置在后金柱之间,大小视建筑物空间情况而定。扇面墙用砖或土坯垒成,常作庙宇中神像的背景墙。太师壁多用木花隔扇或木板屏风构成,木板屏风上悬挂字画或直接刻写字、山水,更显得十分精致典雅。

 

天花和藻井是内檐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天花按其形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梁架全部或部分露明,其做法有不做吊顶和屋面下顺坡再做一层假屋面两种形式。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使室内空间显得更高爽,在中国南方民居中多采用。一种是海漫天花,即平顶棚。过去较讲究的用木条钉成方格网架,网架下皮糊纯色或施彩绘的纸;现在多用多层胶合板制成。还有一种井字天花,其结构是每间井口枋内的空间用纵横十字相交的支条搭成方格子,格子上盖木板或做彩绘,或做雕镂,是最华丽的一种天花做法,多用于宫殿和寺庙等大型建筑中。

 

藻井,是天花上有构图中心的部分。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其形状有方井、圆井和八角井等。

 

对比强烈的色彩与绘

 

使用色彩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宫殿、寺庙及衙署等高级建筑上常采用大面积色块对比的方法,以烘托建筑的气氛。如明清故宫太和殿的色彩使用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蓝蓝的天幕下印映着黄金色的琉璃瓦顶,使建筑物与环境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建筑物的壮美。在屋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冷色调的青绿彩阳光下暖色调的黄琉璃瓦顶和红色的柱身、墙面及门窗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建筑物更加富丽而堂皇。在建筑物的下部,素净洁白的玉石栏杆同富丽的柱、梁用色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建筑物显得既辉煌富丽又高洁淡雅,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效果。由此可知,中国古建筑的用色,一般是采取冷、暖相间的对比做法,即,上面以天幕为冷,屋顶则为暖,中间以屋檐彩绘为冷,则柱、墙、门窗为暖;下面以玉石栏杆、台基为冷作为结束。这种有规律的使用对比的方法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用色的一个重要特点。此外,色块基本用单一的原色,即使间杂其他颜色也要统一于同一色调之中,这也是中国古建筑用色的一个原则。在民居或某些园林建筑上,大多采用统一调合的手法,甚至利用材料本色以达到自然、雅洁的艺术效果。

 

彩画是中国古建筑运用色彩的最高成就。在早期,彩画构图较自由活泼,后来趋于程式化,并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如宋代,据《营造法式》的规定,彩画制作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五彩遍装法,即以青绿迭晕为外缘,内底用红上绘以五彩花纹;或者用朱色迭晕轮廓,内底用青。这种华丽的彩画多用于宫殿、庙宇的主要建筑。二是碾玉装以及青绿迭晕棱间装用青绿为主的彩画。所谓碾玉装就是以青绿迭晕为外框,框内施深青底描淡绿花;青绿迭晕棱间装则是用青绿相同的对晕而不用花纹。这种彩画常用于住宅园林或宫殿的次要建筑。三是解绿装、解绿结华装和丹粉刷饰等。这类是以刷土朱暖色为主的彩画。遍刷土朱,而以青绿迭晕为外框的是解绿装,如在土朱底上绘花纹,即是解绿结华装;通刷土朱,而以白色为边框的是丹粉刷饰;以土黄代土朱的则是黄土刷饰。刷饰用于次要建筑,是彩中最低级的形式。

 

明代规定,“亲王府第、王城正门、前后殿及四门城楼,饰以青绿点金,廊房饰以青黑,四门正门涂以红漆。”高下等级制度是极为明显的。

 

清代承袭了明代的彩画制度,并有所发展。据《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常用彩基本有三类:(1)合细五墨彩画,即所谓“和玺”彩画。这是清代彩画中最高级的形式,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和门。彩画以龙凤为主题,纹样线路全部沥粉贴金,并在枋心两头绘成齿形图案,中间“升龙”或“降龙”。(2)旋子彩画。它仅次于和玺彩画,应用范围广泛,一般官衙、庙宇主殿、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都使用。这种彩画的主要特点是以锦纹、吉祥花为主题,杂以行龙,纹样线路大部分用墨线勾画,枋心两头绘成“圭”形图案,中间满由牡丹花演变的带卷涡纹,即所谓“旋子”。由于旋子的多少、构图、用色和贴金的不同,又各有不同的名称。(3)苏式彩画。因起源于苏州而得名。后来发展成为南北两派,南方苏式彩画以锦为主,北方京式苏画则以山水、人物、翎毛、花卉、楼台、殿阁画面为主。它同和玺、旋子主要不同点在于枋心。苏式彩画是以檩、垫、枋三者合而为一组,谱子规矩与旋子彩画相同,但中间的枋心成半圆形,上面绘历史人物故事和鸟、兽、鱼、虫等,基本不用金。梁枋两端的箍头多用联珠,字或回纹,藻头由如意头演变成软、硬卡子。颐和园的长廊就是这种彩的典型创作。

 

和玺、旋子和苏式彩虽各有不同,但在色彩布局上却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以蓝、绿、红为底色,并彼此相间相隔,即一间以绿色为主则相邻的另一间则必以蓝色为主,这种色彩的变换方法,既增添建筑的壮美感,又达到了统一含蓄的艺术效果。

 

(选自《中国文化知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研讨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