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杨柳(节录)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音乐教学以及师生关系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学的开开心心、热热闹闹,一节课能完整的唱对歌曲,那就万事大吉了。经过前段时间单老师的临时强化训练,我开始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有了种新的改观。那就是音乐课要用音乐的知识去吸引他,用音乐的美去感染他,用音乐的行动去引导他。音乐课特别是唱歌课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把歌曲唱的好听唱的动情,这都需要老师在课堂四十分钟时间里不断引导和潜移默化,而这些要求并不是让大家开心的唱就可以完成的。我想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一切从音乐出发,一切又以音乐为终点。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兴趣,在音乐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享受音乐,在音乐陶冶情操。唱歌课也许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开口唱歌上。在这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努力充实自我,努力地去实现这个教学目标,确实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教学《杨柳青》一课中,我采用了让学生趣味性地学习江南民歌。《杨柳青》是江苏民歌中一首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歌曲欢快、活泼、风趣、热情,很富有地方特色。在设计《杨柳青》一课时,我通过趣味性地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养成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充满浓郁乡土风味的教材内容,富有深厚扬州文化底蕴的民间音乐,很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46599-1-1.html)在现场课堂教学中,我以南方民歌的特点为切入口,以南方民歌精髓的方言性和非语意性创设浓厚的课堂气氛。
  用方言唱《杨柳青》是这首歌曲的一大特点,也是民歌的精髓所在,所以当我说出一句扬州方言让学生来琢磨含义尝试学习时,学生有了很大的学习兴趣。教唱新歌的时候,让学生找方言的不同读音并用方言来演唱,从学生学习时生动的表情上所,我看到了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看的出学生学得很专注,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学习民歌的新鲜感和民歌特有的音乐性。在处理歌曲期间,我随即抛出了问题,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民歌的两大特点:歌曲方言性和衬词的非语意性。
  整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尽管学生对扬州比较陌生,也首次尝试用方言来表现歌曲,但这都不影响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我想我的目标基本达到了,因为他们都是快乐地学习音乐。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如本人的范唱还不够民族味;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的形式太过单一,还不够多元,这些都是不足之处。也许留下些遗憾等待我们音乐教师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去设计更精彩的音乐课堂活动,去挖掘更丰富的地方音乐文化。在和学生共同参与体验音乐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民族民间音乐。

杨柳(节录)

杨柳这题目是我所喜欢的,已经有好几年了……如李笠翁《闲情偶寄》里那一篇就很有意思,现在写起来未必能更出色……我同友人们谈到国文考试,总反对那些古学或策论的试题,常说只要写一篇谈杨柳的文章就好……我一直至今还是这样想,相信要考学生的国文程度须得赋得杨柳。

所谓国文,特别在考试时,干脆地一句话实在即是作文,即现今通用文字的应用,合格的条件只是文理通顺,并不需要义理考据词章那一部门的成绩。不知道从那一朝代起国文这名称变成与国学同义,而这国学范围又变大了,除义理考据词章之外还加上了经济,不过这并非亚丹斯密的而是文中子的,即经世济民之道……这样要表示国学内容的丰富本来也很好,但是离开考查学生使用国文的实力这目的却是很远了……西洋人……他们的作文题目不过是“旅行之益”等罢了,不会问什么培根的思想或莎士比亚的艺术,又或是培根莎士比亚异同考,因为这些是属于哲学或文学史的范围,就是要考也须得另外考试,不能混在作文里边的……据我所知道只有清华大学曾经这样办过,出过“钓鱼”,“蜡烛”等的题目,而社会上大为哗然。

杨柳……如能有一篇清通小文,或述故事,或说感想,或叙物理,简单明了,“不支不蔓”,此即能写国文的证明,可给及格的分数,看卷的事情岂不甚易而仍甚可靠乎。所可虑者,此种能写清通小文的大约不能多有,特别在此刻现在,何也?会考的结果,学生必是多做不通的古文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杨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杨柳(节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