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戏曲大舞台 >> 正文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成果展示课堂实录

现行中学语文课文《戏曲大舞台》的活动成果展示课堂实录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学 刘丽萍     【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事先由学生自愿分成四个研究小组,通过查阅书籍资料、网上搜集资料,以及走访老师、同学以及专业人士,欣赏和自学了部分戏曲,积累了大量关于戏曲方面的知识。本次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研究成果的平台,由四个小组分别主持汇报展示,每个小组分别有男女两个主持人。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学生共享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活动过程】

一、中国戏曲风采(第一小组)

  主持人齐: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让天下唱戏的,好戏的,听戏的,痴戏的,都来这里谈一曲,说一戏,大家说岂不快哉?(全班齐说:快哉)

  男:走进民族文化的殿堂 ,品味中华戏曲的韵味。同学们,让我们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戏曲有什么特点呢?那么请听裴畅同学为大家细细道来。

    中国戏曲特点:

    戏曲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断丰富探索与发展,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衙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我国戏曲的又一特点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这些虚拟动作,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叫程式化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动作。

    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巧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虽然,我站在台上仅仅只有十分钟,但是我十分兴奋,十分高兴,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能亲自去感受我们的国粹,我也很自豪,你们也一样吗?

  女:人们都说,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的确,在长长的戏曲河流之中,有黑龙江的龙江剧,吉林省的吉剧,河北的雁剧,内蒙古的二人台,陕西省的秦腔,山西西南的蒲剧,安徽的徽剧院,上海的滑稽戏等等,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昆曲、越曲、评剧、梆子,到底这些戏怎么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男:大家谁能告诉我中国戏曲之母是什么?(昆曲)对,昆曲,不仅是中国戏曲之母,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究竟成名的昆曲是什么呢?由本组的曹晓莉同学与杜洋松同学来回答。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脚色行当自然越分越强,如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各行脚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固然衰微已久,而其艺术生命实际上远远没有终结,京剧、越剧、川剧、湘剧、婺剧、祁剧、桂剧、柳子戏等,都受其深刻影响,仍保留着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

    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影响。因此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政府的扶植下,一出《十五贯》演出,轰动全国。至今昆曲清唱仍在海外华侨的聚居区传唱。

  女:在中国戏曲中,越剧也享有一定地位,那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赵珊与刘静来带领大家欣赏优美的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越剧的行当主要分小生、小旦、老生、小丑四类,这四个行当被称为越剧的“四柱头”,在这“四柱头”当中又以小生、小旦为主,除了这四行当外,还有老生和大面在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年轻演员,赵志刚、钱思丽、方亚芬、何赛飞、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男:当大年三十时,你们看到那一个个棱形的水饺,一碗碗滚圆的汤元新出炉的包子、馒头时,你们会忍不住流口水吗?其实,这些都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那么,吃面食的他们,又喜欢什么剧目呢?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干”。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的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组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为大家介绍山西的晋剧,陕西的蒲剧等等了。

  女: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家没有好茶饭,只有那山歌待亲人,待亲人。“这是刘三组山歌中的《谢亲人》的一段,如今它已被创作成了宜都梆鼓型的新曲目,谈到宜都梆鼓,究竟宜都梆鼓什么样呢?在其他地区,民族还有什么梆子呢?

    宜都梆鼓

    宜都梆鼓(“梆鼓子”)是在民间薅锣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曲艺品种。其演唱形式可一唱到底,也可唱中夹白,还可唱、白、表、数兼而有之,并可与乐队答问或由乐队邦唱等,结构比较自由。

    宜都梆鼓无传统曲目,均为依曲牌腔调创作新曲目,如《唱红亮》、《模范饲养员》、《谢亲人》以及移植改编的曲目《军民鱼水情》、《打虎上山》等。

    其它地区还有流行北京一代的北京梆子,山西西南部的上党梆子,河南的河南梆子等。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到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男:在世界的戏曲史上,闻名的不只中国戏曲。还有莎士比亚戏曲,那么,莎士比亚与中国戏曲有什么异同呢?下面请杨敏同学来告诉大家。

    中国戏曲和莎士比亚戏剧。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用中国戏曲在舞台上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引起了莎学界的广泛注意,东西方交流产生的碰撞,可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雅俗共赏演绎人生。同时,由于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位置,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采用中国戏曲演出莎剧,显示中华文华,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和在跨越东西方导师质文化方面的主动性,可行性以表现手法和设计情节来讲,中国戏曲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自由表现生活时拥有丰富的手段,既擅长讲故事,又擅长刻人物心理。莎士比亚戏剧也重视故事的有头有尾和“大团圆”的结局,强调舞台的“虚拟性”,以调动观众的想象力,这就表明中国戏曲美学和莎士比亚戏剧美学理想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可以沟通的。

  主持人合: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流派纷呈,内格独特的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里的瑰宝。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化的殿堂,品味中华戏曲的韵味吧!


二、雍容华美道京剧(第二小组)

  男: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内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女: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男: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可以说是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女:越剧的轻柔婉转,昆曲的典雅精致;

  男:梆子戏的高亢悲凉,京剧的雍容华美。

  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京剧世界,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久的韵味!

  男:自有京班百不如,昆腔杂剧概删除,门前招贴人争看,新排十本《五彩舆》。

    京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诱惑力呢?它究竟是怎样行成的呢?下面请钟丽蓉为我们介绍京剧的形成。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京剧是怎么形成的吗?你们知道什么是京剧吗?首先,我给大家讲讲什么是京剧。

    顾名思义,京剧是北京地区的戏曲,不过,大家可能想不到京剧这个名称却是上海人发明创造的。

    根据专家查证,“京剧”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76年3月2日上海的《申报》上面。

    这个称呼,不久便在上海流行开来时常出现在广告,剧评和文人笔记当中,后来又流传到北京,逐渐成为通行的称呼。

    那么,京剧诞生在北京,为什么会由上海人来给它定名字?其中缘故就要从京剧的来源说起了。

    京剧的前身是徽班,徽班就是由安徽商人出钱组织的以演唱徽剧为主的戏曲班,同时又受到北京的语言、风俗等地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剧种──京剧。

    从徽班到京剧,这是一个漫长的,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北京,京剧仍旧被称为徽班,徽戏,有时也称为“皮簧戏”或“二簧戏”。这是因为徽班所唱的两种主要曲调“西皮”和“二簧”因此直到今天,也有把京剧称为皮簧的。

  女:著名的京剧家有盖叫天,梅兰芳,他们都属于不同的流派,京剧的流派很多,对于这些,我想大家了解的一定不多,下面就请彭明同学为我们介绍京剧的流派。

    四大须生的余、言、高、马都是在继承谭孙汪等前辈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长期的演出中逐渐形成了简约明快的余派,委婉俏丽的言派高亢挺拔的高派,潇洒飘逸的马派。

    四大名旦的梅、尚、程、荀则是在继承陈德霖、孙怡云、王瑶卿等前辈艺术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本身条件发展成注重深邃梅派,矫健流畅的尚派,深沉含蓄的程派,自然质相的荀派。

    三大名净的金、郝、候则是在学习向桂山、黄润甫、金秀山等前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成以重唱工的金派铜锤,以“架子花脸铜锤唱”为特点的郝派架子花脸和以表现人物精神为特征的候派架子花脸。

  男: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声可谓妇孺皆知,但大家对他了解的不是深入,下面就让我们去拜访他吧!

    不过我去拜访的同时,还要去李爱琴家里坐一坐!

    梅兰芳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家之一。他的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断》、《奇双会》、《游园惊梦》、《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

    李爱琴,女,1939年出生于西安市。著名秦腔主角演员。自幼学艺,被誉为“六龄童”,嗓音刚亮劲健,表演潇洒大方,而又含蓄凝重,自成一家。1956年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获得演员二等奖,数获西安市戏剧表演一等奖,曾成功地塑造过《生死牌》中的黄伯贤,《张羽煮海》中的张羽等众多古代男子舞台形象和《三世仇》等现代戏里的中年妇女形象。

  女:光介绍那可还不够吧!我想同学们的胃口一定不小!

    下面让我们走近京剧《天堂春》

    多媒体播放表演片断,师生欣赏,个别同学即兴演唱。

  男:说过了,听过了,下面让我们来play guess game──猜脸谱!

    紫色,象徵忠贞、耿直、果断、沉稳,如廉颇、李密、庞统、尤俊达、严良等;

    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姜维;用作副色,暗示人物命运,如蒋忠、马谡、华雄、高登等。

    黑色,象徵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李逵、张飞、牛皋、尉迟恭、杨七郎、项羽等。

    蓝色,表示刚强、粗旷、骁勇、桀骜不驯,如马武、单雄信、窦尔敦、吕蒙等。

    绿脸,象徵刚勇、强横、猛烈、暴躁等性格,如青面虎张青、太史慈、马强、程咬金、公孙胜、柳仙等。

  女:让我们走进国粹

  男:让我们感受瑰宝

  女:让我们领略京剧的风采

  男:让我们认识梨园的文化

  女:虽然我们这列京剧风景线之车只驶到这里

  男:但是梨园的风味会永远流传

  合:让我们在优美的京剧旋律中结束我们这段旅行吧!

 
三、黄梅吐蕊展新枝(第三小组)

  男:芬芳的泥土气息蕴含着梨园盛事,晓色云开,春随人意,珠钿映柳、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女:纤云弄巧的神农架湖北,飞星传恨的黄山安徽,银汉迢迢暗度的江西,黄梅戏源于中三省之交也。

    下面由王倩同学为我们介绍什么是黄梅戏:

    黄梅戏研究 (黄梅戏团体的沿革) 什么是黄梅戏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大约可以追溯到肖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那还是近代的事。在这段时间内,他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在谈说这个名剧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表演这个剧种的团体,同样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他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也可以说,黄梅戏形成发展和他的表演团体的形成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男: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

    下面,由鲜俊峰同学为大家介绍黄梅戏的唱腔及伴奏。

    黄梅戏的唱腔及伴奏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会”、“打猪”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女:在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就连在戏曲中也不例外,下面请邹娜同学为大家介绍黄梅戏中语言的一些独特用法。

    黄梅戏的语言及唱词有些特殊用法,一是根据调式变化而加的衬词、垫词,如“呀嗬啥,依嗬呀”之类。这种衬字垫词乍看不起眼,但将安们去掉,只唱实词就会索然无味,衬字垫词是民歌韵味的体现,离开了它们,就等于好花离了泥土,无根无底了。黄梅戏中对歌队舞的形式极普遍,小旦、小丑或猜谜,或对花、或报地名,或讲古,既热闹好看,也抒情有趣,它所要求的唱词一般都有形式上的同一格律

    利用歇后语来猜药名,“用一二三……十”的数目来串唱词,都起到演唱活泼、生动抒情的效果。

    可以用轻快、平易、幽默、风采四个词来概括黄梅戏的语言。轻快,指它的深入浅出,明白如话;幽默,指它的风格与情趣落落大方,机智;风采,指它不断汲取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养料,丰富自己,常有新鲜独到之处。

  男:梅林史话,免葵,燕麦具有一代黄梅名角──严凤英,春风吹拂着冬日残留下的枯叶,诉说着严凤英的心声

    下面让我们随着余梦连同学去拜访一下严凤英吧!

    严凤英,1930年出生,本名黛峰,蕊名凤英,安徽桐城罗家岭人,从12岁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至1966年的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红色宣传员》、《刘三组》、《牛郎织女》、《党的女儿》以及《江姐》等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等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牛郎织女》被拍成了黄梅戏曲电影艺术片,她主演的《天仙配》荣获文化部“金质奖章”。

  女:“凤老莺雏,雨肥梅子。”董永憨厚朴实的农民特点蕴含着王少舫的心,用夏日的热情去追寻他的人生吧。

    同样,让我们去拜访一下王少舫吧!(曹小强)

    一代黄梅名角──王少舫

    王少舫,1920年出生,河北省人,原为京剧演员,改唱黄梅戏,参加了赴朝慰问团,冒着枪林弹雨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同年,与严凤英合拍黄梅戏第一部电影《天仙配》,这部电影使黄梅戏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王少舫还为黄梅戏的“生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应该说,他是“生行”的代表人物。他的唱腔,吸收了京剧的唱法,其行腔,吐字均有自己独创之处,听起到韵味无穷,开创了“生行”唱腔一条新的路径,为黄梅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亦为后人争相摹唱。他一生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天仙配》中的董永,《女驸马》中的刘文举,《韩宝英》中的石达开、《无事生非》中的侯爷,《陈州怨》中的包拯等,尤以董永最为成功,把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民,刻得栩栩如生。董永这个人物,已成为他的代表作。其次是包拯,包拯属“净化”(花脸),王少舫与编曲共同设计出一套花脸唱腔,填补了黄梅戏没有花脸唱腔这一项空白。王少舫是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男:佳对清圆,依然归风味,政协委员黄新德用他用弋腔的丰情,表现着人生的魅力,让我们用秋日的硕果去迎接他的到来吧。

    有请赵海涛同学为大家介绍黄新德!

    黄新德,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曾荣获“梅花奖”、“白玉兰奖”、全国中青年演员黄梅戏广播大奖赛“优秀演员奖”。曾在电影《龙女》中饰演姜文玉、《徽商情缘》中饰演陈之章;电视剧《遥指杏花村》中饰演白马驹、《劈棺惊梦》中饰演庄周;舞台剧《天仙配》中饰演董永、《无事生非》中饰演白立荻、《红楼梦》中饰演蒋玉菡、《梁祝》中饰演梁山伯、《红丝蜡》中饰演张秋仁。在98年黄梅戏创作剧目《风雨雨人行》担任主角贵福。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女:严凤英即一代黄梅名角,而马兰即严凤英之后,同样是一位黄梅戏的代表人物,下面,请何小明同学为大家介绍马兰。

    马兰,1965年出生,安徽太湖人。她扮木旦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府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吐字清晰,能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她曾荣获政府最高奖。“文华奖、戏剧表演梅花奖以及白玉兰奖,她曾是4至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已被大多数观众所承认,是继严凤英之后又一位黄梅戏的代表人物。

  男:梅花照眼,雪中高树,凝净雪洗铅华。

  女:今年梅花盛无数,池台遍满春色。

    请欣赏黄梅戏《对花》,全班齐唱。

    最后,让我们在熟悉的旋律中结束本组的介绍吧!


四、铿锵豫剧惹人迷(第四小组)

  女: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

  男: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

  女:豫剧丰富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一个又一个戏迷的眼

  男:同学们一定也想更具体的了解豫剧丰富的表演形式吧!

    那就有请王双等同学为我们介绍吧!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痛苦的情景。

    慢板是豫剧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囚梆和迎风起腔形式又行整板和散板两种。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四大板类之一,故尔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眠,又自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

    如手势要决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青衣中国门场伸手似撵手鸡,回手水袖手,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决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挥身动,走路出场式是“出门按鬃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决是”清、净、中“青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奋。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它的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近年来,演员多以真声演唱,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于观众听清,加之表演细腻,真切感人,又辞通易解,故系中最吸引观众的剧种。

    豫剧的音乐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是板腔体系,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小生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因此,今豫剧唱腔韵,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唱腔”音乐,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各自具有显著特点。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天到][大汉东山][娃娃]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聂嫁][小红鞋][苦中乐]等。

    豫剧的主要演奏特色,乐器有如下几种:

    板角,琴筒为半个木取壳,以薄桐木板蒙面;

    小三弦,弹拨乐器,三根金属弦,音箱以薄桐木板蒙面,用硬拨子拨奏;

    旌,一般为14管;

    闷子,双簧吹奏乐器。八孔,发音深沉浑厚,多用来伴奏悲壮凄苦的唱段或现象。

  女:无板无眼

  男:节奏自由

  女:唱功见长

  男:唱腔流畅

  女:通俗易懂

  男:吐字清晰

  女:行腔酣畅

  男:表演细腻

  女:真切感人的豫剧表演形式使戏迷们陶醉于其中

  男:使观众们沉浸于其中

  女:下面就请杨萌、张琪两位同学要为我们表演豫剧著名选段《花木兰》

    刘大歌讲(哪)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田,夜晚来纺绵,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她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总不如儿男。

  男:豫剧这个河南人引以为骄傲的剧种已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它也必将有着辉煌的未来。

  女: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者跷指称赞

  男:你们了解豫剧吗?

  女:你们知道河南戏曲名家豫剧中的五大花旦吗?

  男:下面请孔冬阳同学为我们介绍吧!

    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发展,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小剧种之首,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甲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豫剧的上座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鑫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豫剧大约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那时叫河南梆子,到了清代末年,河南全省各处都有了河南梆子戏的演出团体。

    豫剧有着祥符调豫采调、沙冯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当代,豫剧的代有人物有常玉香、陈素香、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名演员。

    传统剧目有近千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奏香莲》等,现代剧目有《朝阳沟》、《李双双》等,《风流才子》《试夫》《能人百不成》《王屋山下》《红果红了》《都市风铃声》《蚂蚁庄的姑爷》等现代戏剧目都分别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化奖”。

    常香玉:“豫剧皇后”形成了众所公认的“常派”风格,代表作是《花木兰》。

    1956年曾担任河南豫剧院院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又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是戏曲界公认的豫剧大师。

    陈素真原名王若瑜。有“梆子大王”、“豫剧皇后”和“河南梅兰芳”等美称。

    崔兰田1926名出生于山东曹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

    马金凤,1922年出生于山东曹县。“豫剧功勋杯”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五、梨园之行感受美

  谈活动感受。

  裴畅:虽然站在台上与大家共同分享,欣赏戏曲只有短暂的十分钟,但是,我仍十分高兴,十分兴奋,因为我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能真切的去感情我们的国粹,同学们,你们和我一样吗?

  宋宇航:同学们,戏曲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基业,请走进戏曲,感受戏曲,品味戏曲的美吧!

  何文强:这次梨园之行,我听到了,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艺术中的瑰宝。

  李秋娃:通过这次梨园之行,我被梨园中的戏典深深吸引了,虽然我们这一代的戏迷已快销声匿迹了。

  邹娜:外面的天空格外精彩,抬头望天,为什么我的天空那么小呢,原来我是一只井底之蛙,我们的学习扩展到课外,去装点属于我们的那一片天空。

  邓余拓:通过本次活动,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涵养,激发剧曲舞台艺术兴趣,培养高雅的艺术鉴真能力。

  刘阳:走进梨园,一首首婉耳悠扬的戏曲,使我感受到最纯与最真,踏入戏园,一个个表演细腻的动作使我感受到最美与最炫,我知道了,戏曲佳人的风彩是它久不衰败的原因,同时,我也祝愿,在世界艺术这个百花园中,戏曲这朵奇葩将会开的更加鲜艳夺目。

  彭刚:主持了这项活动,了解了中国戏曲,认识了民族文化,享受了艺术的熏陶,使我受益匪浅。

  主持人齐:让我们一起走进戏曲大舞台,发展戏曲,振兴戏曲,让中国戏曲的明天更加辉煌!

  全班齐唱《唱脸谱》,本次活动结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戏曲大舞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成果展示课堂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目标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
    《观舞记》同步达纲练习
    戏曲音乐
    《竹影》同步练习
    戏曲表演
    《观舞记》同步练习
    《观舞记》习题精选
    《口技》电子教材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师准备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指导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建议
    粤剧简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有关资料
    戏曲脸谱的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戏曲剧种
    京剧旦角流派
    中国戏曲史
    戏曲与教育
    戏曲经典剧目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评价
    《观舞记》同步轻松练习
    戏曲脸谱简史
    脸谱的分类
    脸谱的勾画根据及勾画方法
    戏曲与流行音乐
    戏曲与红楼
    京剧著名演员
    中国戏曲特色
    戏曲舞台美术
    北方昆曲
    《竹影》同步达纲练习
    脸谱趣谈
    京剧界第一位女丑
    戏曲程式
    脸谱局部谱式
    粤剧脸谱
    京剧剧场
    京剧脸谱
    戏曲舞台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学习方法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指导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教…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京剧舞台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学…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说课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学习案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杂谈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案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案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
    从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一课看综合…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课后反思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案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课堂评析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语文活动课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