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戏曲大舞台 >> 正文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

现行中学语文课文《戏曲大舞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第十六中学 麻飒华   【教学设计背景】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部分。内容上看,这属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虽然教材已附录了中国戏曲的部分参考资料,但抽象的文字介绍有局限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富有成效地开展好这次活动课,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收集并占有大量中国戏曲方面的知识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一个有声有色、形象感强、趣味性浓的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听戏、唱戏,力求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可亲可近、趣味盎然。


【教学设计思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本次综合性活动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整理。教师还应给学生分好小组,让每一小组自行决定各成员的任务,进而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后用一节课时间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这节课是前一阶段准备活动的成果展示,但决非最后的结果,它也是一个中国,希望学生能以此为契机,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在设计本堂活动课时,我利用青少年乐于表现、乐于竞争的心理特点,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设计了“漫谈激趣──我和戏曲(包括“脸谱展示”和“我来一段”)──戏曲赏析──戏曲知识擂台(包括必答题、抢答题、动作模仿题等)──授奖──我为戏曲出一策──师生同唱《唱脸谱》──布置课后作业”的教学程序,充分借助多媒体手段,发挥其视听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感受、欣赏和体验活动,在快乐氛围中逐步实现教学目标。为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在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时,我加入了欣赏、表演、评价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情绪。


【活动目标的确定】

一、活动总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样式──戏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常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新发现有喜悦感和成就感,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和交流的乐趣;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3、激发大家热爱戏曲,为家乡戏曲献计献策的激情。


三、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与同学、与社会交往的技巧并逐步培养社交能力;

  2、学会写活动计划,培养实践能力;

  3、学会多渠道收集、记录整理资料,在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团结精神,体验合作的愉快。


【活动准备】

  1、调查学生对中国戏曲的了解程度。

  2、按实际条件,开列参考资料或相关网址。准备教学用具,如道具(扇子、水袖等)、照片、影碟、音带等。

  3、学生分组在课内外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同学、老师互相交流;

  4、在硬纸或蛋壳上绘制戏曲脸谱,制成小工艺品;课外试着学唱一小段戏;

  5、联系活动的场所,如到剧院看戏、到剧团访问等。


【活动指导】

  1、戏曲的视听材料很多,可以以此为媒介导入教学。并配以照片、实物等辅助教具,让学生对戏曲有直观的了解。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指导。

  3、有条件的话,组织学生去剧院看戏,访问剧团。可以先给学生简单介绍所观看戏曲的剧种特点、剧目内容、欣赏要点;访问剧团,要和学生一起,根据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访谈计划,不要流于空泛。

  4、有条件的话,组织学生戏曲班会,或组织学生演出简单的戏曲片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给他们安排角色,指导他们表演;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教师自己要掌握一点编导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漫谈中国戏曲

  师: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艺术,那么你对她有多少了解呢?你看过、听过哪些戏?你知道哪些著名演员的名字?

  学生自由回答,漫谈中国戏曲。

  (这一环节意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感情和知识上走近戏曲,为下面活动的展开作好铺垫。)


二、我和戏曲

  师:刚才大家谈得都很好,对中国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在我们继续走近戏曲。

  1、展示脸谱。

    师: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大家都尝试着去做了几张脸谱,现在请你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脸谱作品,并作简单介绍,介绍作品代表的人物和表示的性格特点。师生掌声鼓励。)

  2、我来一段。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张张韵味十足的脸谱,各位同学都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天赋。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戏曲联唱。

    学生上台表演戏曲选段,表演前介绍选段名称、大致内容和扮演的角色。(师生鼓掌)

    (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戏曲的亲和力。脸谱制作、戏曲排练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指导。放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给学生信任,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学到了知识,和本来很陌生的戏曲拉近了距离:为下一步戏曲擂台赛的进行酝酿了感情。现场气氛空前高涨。)


三、戏曲赏析

  教师把事先剪辑好的名家名段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大家。

  1、京剧:《铡美案》

  2、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3、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

  4、越剧:《我家有个小九妹》

  5、婺剧:《僧尼会》

  要求同学们用语言把自己听戏曲的感受表达出来。

  生1:听完了京剧这一国粹剧目,我体会到什么叫字正腔圆,什么叫气吞山河。

  生2:听完了京剧,我感到痛快淋漓的爽。

  生3:听完了越剧,我仿佛感觉到了春风的抚慰,特舒服。

  生4:婺剧的欢快跳跃,柔中带刚的风格令人赏心悦目,我为家乡戏而自豪。
 四、戏曲知识擂台

  师:刚才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脸谱,表演了自己喜欢的曲子。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戏曲知识。 (记分员、记时员就位。)

  (赛前各小组宣读竞赛口号,显示本小组必胜的信心,活跃现场气氛。)

  1、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⑴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⑵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⑶ 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⑷ 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⑸ 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戏曲是?(京剧)

   ⑹ 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法、步)

   ⑺ 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⑻ 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⑼ 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⑽ “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⑾ 越剧的发源地是哪里?(浙江嵊州)

   ⑿ 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⒀ 请你说出婺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牡丹对课》、《白蛇传》、《僧尼会》)

   ⒁ 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莽英雄)

   ⒂ “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⒃ 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⒄ 茅善玉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⒅ “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⒆ “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⒇ 请说出婺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吴光煜、郑兰香、陈美兰、张建敏、周志清等)

  2、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3、连线题

   ⑴ 红脸         代表猛智

     黑脸         代表凶诈

     绿脸         代表忠勇

     白脸         代表莽英雄

   ⑵ 越剧         严风英

     京剧         袁雪芬

     豫剧         王彬彬

     黄梅戏        常香玉

     锡剧         梅兰芳

   ⑶ 梅派       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委婉的风格

     程派       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       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       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4、欣赏《林海雪原》片段,思考:

   ⑴ 从这段表演中,可以看出杨子荣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⑵ 戏曲“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这一特点在这一段表演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⑶ 你觉得这段戏曲哪些地方很美?

     动作美──舞蹈艺术

     唱词美──文学艺术

  5、戏曲动作模仿:

    多媒体展示几幅戏曲动作表演面,请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前表演。(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课堂掀起又一次高潮。)

    小结:中国戏曲艺术就是这样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我们欣赏戏曲,就可以从人物的角度,从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的角度进行欣赏。 (新课标非常强调“自主”和“体验”。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领略戏曲艺术之美,自己总结出欣赏戏曲艺术的方法,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五、宣布各组最后得分情况,并授奖

六、我为戏曲出一策

  师: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 ?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师:刚才大家纷纷对如何振兴中国戏曲提出了自己的点子,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来中国戏曲的春天。 (新课标重探究、重体验。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如何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沉重的话题,就是要让学生有一 种使命感,一种社会责任感。结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参与了,收获了。)


七、师生同唱《唱脸谱》结束   (多媒体展示《唱脸谱》flash动


八、作业

  请你以“中国戏曲”的发展为话题发表意见,300~500字,目前全国的剧团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许多演员都已另谋生路,所以,拯救传统戏曲是不是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呢?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课后用书面语言的形式为中国戏曲的明天出谋划策,献上你的锦囊妙计。


【教学反思】

  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戏曲大舞台》历时近四周,在为学生上这堂综合课的过程中有许多感想,许多收获,也有许多困惑,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感受之一: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调控者。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学习。但由于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还很不深入,合作学习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倾向。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这一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合作技巧的指导和学习困难的指导两个方面。合作技巧的指导,主要是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如何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学习困难的指导,是指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教师的监控主要体现在:纠正学生偏离主题的讨论,避免学生的合作学习步入误区,防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出现冷场的局面,防止某些学生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合理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行为,注意工作完成或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果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教师要给予及时表扬;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即完成的质量;发现小组内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回到任务中来;讨论受阻时,老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

  感受之二:让学生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尽管流传到现在的戏曲种类繁多,尽管流传下来的戏曲皆是精华,但作为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喜爱要远远超过戏曲,那么如何将这种距离缩短呢?

       我是个戏曲爱好者。在备课过程中,我除了梳理自己已了解的戏曲常识,还查阅了各种资料,寻找吸引学生的知识点。如果仅凭自己的了解向学生讲授,这堂课肯定让学生恹恹欲睡。于是,我想到了既然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何不借助音乐、美术、脸谱、舞蹈等综合手段,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我收集了许多戏曲音像资料,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激情高昂,从而达到了意想的效果。可惜由于我计算机技术太差,没能把它们汇集到一张光盘上,节奏上略有拖沓,显得美中不足。

  感受之三:综合学习课需要“全才”教师。

       新教材的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首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

       在《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活动课中,我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例如关于京剧脸谱。什么脸谱象征什么性格,什么品质,什么角色,什么命运,都各有说法;关于服饰,文将穿什么,武将穿什么;关于服饰颜色,皇帝穿什么色,大臣穿什么色,百姓穿什么色,也各有讲究,就是戏曲的“四艺五法”也各有韵味。由于自己业余学过几种戏曲唱腔,在课堂上时不时唱上几句,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模仿。在课外指导时,这些能力也派上了用场。几个星期的备课浓缩在一节课中,使学生在这堂课中既了解了戏曲的有关知识,有对戏曲的唱腔有了兴趣,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戏曲大舞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目标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
    《观舞记》同步达纲练习
    戏曲音乐
    《竹影》同步练习
    戏曲表演
    《观舞记》同步练习
    《观舞记》习题精选
    《口技》电子教材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师准备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指导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建议
    粤剧简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有关资料
    戏曲脸谱的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戏曲剧种
    京剧旦角流派
    中国戏曲史
    戏曲与教育
    戏曲经典剧目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评价
    《观舞记》同步轻松练习
    戏曲脸谱简史
    脸谱的分类
    脸谱的勾画根据及勾画方法
    戏曲与流行音乐
    戏曲与红楼
    京剧著名演员
    中国戏曲特色
    戏曲舞台美术
    北方昆曲
    《竹影》同步达纲练习
    脸谱趣谈
    京剧界第一位女丑
    戏曲程式
    脸谱局部谱式
    粤剧脸谱
    京剧剧场
    京剧脸谱
    戏曲舞台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案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学习方法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指导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教…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京剧舞台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学…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说课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学习案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教学杂谈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案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
    从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一课看综合…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课后反思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案例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课堂评析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活动成果展示…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课堂实录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中学语文《戏曲大舞台》语文活动课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