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昆曲
|
北方昆曲 【北昆的出现】 北方昆曲 简称“北昆”,是我国古老戏曲声腔昆山腔的一个分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东部一带。因长期与弋腔(高腔)联合演出,故称“昆弋腔”。辛亥革命后,曾有人称其为“高阳昆曲”,建国后改今称。 昆腔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已流传到北方。 清初, 江苏的昆曲班社和艺人不断北上献技,清政府曾把昆曲称为“雅部”,搬演于内廷。乾隆、嘉庆( 1736~1820)以后,被称为“花部”的秦腔、徽调、汉调相继进京,昆曲便逐渐衰落下来;至道光年间(1821~1850),民间已无 。 纯粹的昆曲班社,艺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于徽班,与皮黄艺人合作,后来发展成为京剧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则采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东一带发展,与当地民间艺人合流,逐渐形成北方昆曲这一支派。 同治(1862~1874)初年,醇亲王奕还,在府邸设立了一个兼唱昆、弋两腔的王府家班安庆班(后改名恩荣班)。光绪十六年( 1890)醇亲王去世,恩荣班解散,大部分艺人回到故乡,在家乡活动,并传授了大批青年子弟。 原恩荣班昆曲艺人徐廷璧,在离开醇亲王府后,到了京东滦州稻地镇与耿兆隆合组同庆社,在农村进行演出。后来玉田县也办起了益合科班,培养了不少着名演员,如霸县的子弟会,获鹿的和粹班等 。这一时期北京城内的昆曲活动又有所恢复,宣统元年(1909),肃亲王善又招徐廷璧、王益友等复组安庆社昆弋班,演出于东安市场东,徐廷璧率班赴京东一带演出。辛亥革命后,因受北京政局变化影响,活动逐渐减少。有些班社因经济收入不足,难以维持,而先后解散 ,只剩下少数班社,偶尔在节日或庙会期间演出。 【北昆的演进】 民国初期,虽然政局混乱,但北方昆曲亦有极大的发展。 当时着名昆曲演员有王益友、朱益铮、郝振基等,仍然兼演昆弋两种剧目,但昆曲剧目已较弋腔为多。1917年,着名昆曲艺人侯益隆、马凤采、韩世昌等,组成荣庆社到京演出。演员中还有郭蓬莱、陶显庭、陈荣惠、朱小义等 。以后王益友、郝振基、白云生、侯玉山、魏庆林等加入,阵容比较整齐。而且因荣庆社是专门演出昆曲,又受到曲学名家、北京大学教授吴梅、赵子敬等人的辅助,加以新闻界的宣传介绍,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韩世昌也获得很高的声誉。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荣庆社曾南下到上海等地演出。之后,他们又以荣庆社和祥庆社的名义,间或在京、津、沪、宁,以及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演出。 1924年,日本因天皇加冕,特邀韩世昌等率荣庆社部分人员赴东京等地演出,随去的除原有人员外,又增加了侯永奎、马祥麟等青年演员。同年,白云生组成庆生社 ,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演出,曾得到京剧界的支持,与京剧艺术进行交流,扩大了昆曲的影响。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国内动乱,北方昆曲也一再遭受冲击,特别是1938年,天津发生大水灾,许多着名艺人如陶显庭、侯益隆等相继病死,使北方昆曲遭受严重损失。抗日战争胜利后,白云生约韩世昌、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魏庆林、白玉珍、李凤云、侯丙武等到北京,再次组成庆生社,在吉祥、华乐等戏园演出,后因观众寥寥,生活无着,又被迫分散,有的转业另谋生路,有的与京剧合作演出,但终难挽回衰落的厄运,至建国前夕,北昆已奄奄一息。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戏曲大舞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北方昆曲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中国戏曲特色 |
下一篇文章: 粤剧简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