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那文中的坏事指什么?文中的好事指什么?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呢?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苏珊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如果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碰到像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这里可以安排小组讨论的环节,孩子们会更有积极性)
师:看来同学们都真正理解了课文,学到了人生的哲理。希望大家也和苏珊一样一辈子牢记,课下请同学把这段话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并背下来。
板书:15苏珊的画
脏了 坏事
动脑
第一 好事
今天讲了第十五课《苏珊的画》,这篇课文讲了苏珊参加比赛的画被弄上了色斑,在爸爸的鼓励下,她把这块色斑画成了一只卧在楼梯上的小狗,第二天的比赛中,她的画得了第一名,从此,苏珊明白了: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像的那么坏,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这也是本课要让学生们懂得的道理。
因为课文的内容很容易理解,所以,在设计过程时不想逐段的讲解,想用一个问题来引领学生感知理解整篇课文,在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完课文你觉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把事件的整个经过叙述出来,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答的都是叙述课文,用的话很复杂,这不是我想要的。当听到三四个学生都是这样答的时候,我就知道是自己提的问题出了毛病。我还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内容提示,孩子们学着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能按着预想的环节进行回答了。看来,课堂问题的设计是很重要的,设计不当,会把学生带跑,而且会不知所以然的和老师的设想南辕北辙。
在最后延伸的部分,孩子们说不出来,一时想不到自己身边的事,应适当的安排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孩子们有话可说。
【教材理解】
《苏珊的画》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讲述的并不是苏珊的画怎样好,而是苏珊通过画画这件事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在让孩子正确认读课文中的15个生字的基础上,让孩子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