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生字虽多,但由于采用了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不觉吃力。在用“木字旁、草字头”进行说字、组词练习时,特别积极。只是“固然”一词换词时有一定难度。 2。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我在备课时按四个板块进行设计: 1)引入、揭题。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他们对四季的热爱,引出课文第一节,通过朗读、小结,揭示课题。 学生对四季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鸣,纷纷举手发言。引出第一节和揭示课题显得比较自然、顺畅。 2)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听录音,思考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再运用集体交流的方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学习7个生字。通过说话练习,捎带完成课后的连线练习。 感知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生字→说话训练→完成练习,五个环节丝丝入扣,紧紧相连。这一部分的容量很大,但由于节奏快,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学习课文。 课文2、3小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安排学生分三个层次学习: ①小组合作,通过找、读、划、说,让学生自己学习。 ②集体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朗读训练,理解“逊色、缀满”的意思,深入感受这几种瓜果的美丽,激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③朗读2、3小节。 学生喜欢的瓜果不相同,喜欢的理由也不尽相同,各抒己见。 在讨论时根据句子出示图片,用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较为容易地感受各种瓜果的独特美丽之处,也读出了那种喜爱的语气。 4)拓展。 先让学生说说秋天还有些什么瓜果,再选择一种向好朋友介绍,最后集体交流。 这一环节是气氛最热烈的。学生愿意说、爱说,说得全面、说得开心。习作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三》习作:选择一处秋景物,仔细观察,开展想象,把秋天的景物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如果你们班已经组织了秋游活动,可以写出秋游活动中看到的景物。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最感人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这一理念,本次习作教学在组织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和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在习作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态度,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物,采用最能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进行习作;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空间,尽量少设置习作的范围和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学目标1.通过写一处秋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2.通过接触、描写、赞美秋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3.通过习作让学生掌握一定写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课前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走进秋天,观察秋天。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重点观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了解比喻句的不同形式。 复习导入 开小火车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秋景图?(在文中找出四个字来回答)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学习1—2自然段 指名读,注意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指导学生“啊,秋色更浓了”这句话要读出欣喜之情。(让学生分男女生练习读) 理解第2自然段的意思及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习3—5自然段 生自由读文,看看作者写了哪几种瓜果?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把这些果子的名称用横线标记出来,把描写这些瓜果特点的句子用波浪线标记出来。 让学生默读,然后看看自己喜欢哪一种果子,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找出这些果子的特点,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比喻句不同形式的讲解 4、齐读最后一段,说说本段在课文中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 我们黄草也是个水果之乡,现在正是金秋时节,你的身边也是瓜果飘香,同学们想想,除了书上介绍的这几种水果,你还能说出几种来!是的,这一派迷人的景色,这遍地瓜果都是谁种出来的?(农民伯伯)是的,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那么作者赞美秋天同时也是在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有了劳动才有了这迷人丰收的秋天。 作业 任写一种你喜欢的水果,用比喻句的不同形式把它写出来。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