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雀》教学设计
|
《灰雀》教学设计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 课题组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 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⑴ 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⑵ 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 “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 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⑴ 学生交流: 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⑵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⑶ 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① 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② 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③ 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 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灰雀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灰雀》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灰雀》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灰雀》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