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H >> 化石吟 >> 正文

 

《化石吟》教学案例

化石吟》教学案例   广东省惠州市华侨中学 舒立军     【教学内容】   该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6课,本单元的课文都与科学有关,而本篇文章作者以诗的形式,运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展现生命的进化规律,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依据等。
【学生分析】   在课前没有要求预习的情况下,学生对这篇文章如同路上的陌生人;加上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不甚了解,空洞的句子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如按一般的教学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诗中的字、词、句子、时间跨度、科学依据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等成为学生的障碍。
【设计思想】   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未预习的具体情况,树立因时因人而变、平等教学、欣赏教育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教学原则,运用朗读法、讨论法、互评法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掌握有关化石的知识。   2、把握诗歌的朗读,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3、能独立搜集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把握本诗的主旨,培养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累好和运用好字、词、句,掌握有关化石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搜集材料和解决问题;同时把握好诗歌的朗读,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并能把握本诗的主旨,培养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没要求预习。 一、导入   老师提问:自从人类产生后,人类通过自己的文字去记载人类了解到的一切事物,特别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但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以及人类出现后大自然许多未知的东西,我们今天又凭什么去了解和研究呢?   学生讨论(课堂热闹起来。)   老师要求安静,全班安静下来。   学生举手答:知识、科学、树木、泥石。   老师:老师从同学们的七嘴八舌中得到了一点信息,那就是泥石,而我们的答案是与之有关的“化石”。既然我们说到了化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化石吟》。它不仅带给我们进入远古的年代,从中窥见亿万年前奇幻有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而且还会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未知的东西。现在请同学们翻到课本78页。
二、进入课题   老师在黑板上写好课题。   老师:   1、同学们因为没有预习,给3分钟时间自由快速地阅读。   2、要求:    ⑴ 通过工具书,扫除阅读的障碍,生字词;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⑵ 基本了解这篇课文的体载是什么?     (写在黑板上)   3、老师提示3分钟到。   4、再给同学们2分钟互相讨论完成上面的二个问题。   5、提示2分钟到,请同学来讲黑板上的二个问题。     学生举手。     第一个问题:     甲同学:骸骨  葱茏  猛犸     乙同学:造物主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丙同学:幽雅     第二个问题:     甲同学:诗歌     老师:讲得更具体一点是什么样的诗歌?评判标准是什么?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同学举手。     学生:现代诗歌,从作者所处的年代(课题后注解),还有从它的格式没有严格要求来看。(掌声)     老师:   1、从刚才同学们的掌声可知道,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同时可知道他对古代和现代诗歌都有一定的了解。   2、刚才大家说到了诗歌,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读是学好语文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习诗歌读更加重要。现在我们开始朗读,实行分组朗读。   3、朗读的目的:    ⑴ 通过读去品味和感受诗歌,并进一步地理解本篇文章。    ⑵ 通过朗读,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    ⑶ 通过朗读,达到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   4、读的方法:    ⑴ 分组。1、2、3、4小组为甲组;5、6、7、8小组为乙组。    ⑵ 轮流读。甲组先读第一段,乙组读第二段;这样依次读。也就是甲组读1、3、5、7段,乙组读2、4、6段。   5、读的要求:    ⑴ 轮到哪组读,那组的同学都必须认真参与;没有读的那组,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听。    ⑵ 在整过读的过程中,两组的都要认真去听对方的朗读,以便在读完之后,能对对方的朗读作出一个既全面又正肯的评价。
三、学生朗读,整个课室气氛既紧张又热烈
四、学生互评,老师倾听   1、次序。乙组先评甲组,然后甲组评乙组。   2、评的内容:    ⑴ 乙组先评甲组:      男1:甲组的同学读得好,具体在声音宏亮、整齐,有节奏感。(掌声)      男2:甲组的同学读得好,能有感情地朗读。特别是把第一段的几个问句读出来。      女1:甲组有同学在读的过程把(太 tài 古)读成 dà,把(皱 zhòu 纹)读成 zhù(掌声)      女2:甲组的同学在读的过程中节奏感把握不够,并有点快,也还有个别同学没有认真读。(掌声)    ⑵ 甲组评乙组:      女1:乙组的同学除声音大之外,其它不怎样。      男1:乙组的同学声音不整齐,有几处地方断了句。      如: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女2:乙组的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有一个错误码。      把(裹藏 cáng)读成 zàng(掌声)      男2:     ① 乙组的同学读得不齐,断断续续。我想可能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文章不熟练。另一方面是同学们配合不默契,因此请乙组的同学在加强朗读的同时,相互之间要配合默契。     ② 节奏感不强,感情不突出。     ③ 句子之间的停动不够明显。      (掌声)      女:整体来说,两组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停动都不够,读得太急。(掌声
五、老师总评   1、同学们的朗读水平有一定的进步,体现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2、同学们的点评都很全面和正肯,说明同学们读和听都很认真,应该给自己一点掌声。(掌声热烈)因此,老师不再对同学们的朗读进行评价。   3、要评的是同学们在相互点评的过程中的表现。    ⑴ 首先同学们态度的转变,前几次的评是争得面红耳赤,这次大家表现非常理智,体现的是君子风度。(全班同学大笑)    ⑵ 这次点评大家语言精练,概括性强,抓主了朗读的重点。正因为这一些,大家应该再给自己一点掌声。(同学齐鼓掌)     同学们还能做到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些都值老师学习。   4、希望今后同学们能进一步发扬今天在朗读和点评中的优秀表现,学好语文。
六、全班同学齐读
七、理解课文   1、老师:还有12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继续看这篇文章,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来探讨。   2、学生自由看书,并互相小声讨论。   3、老师提示10分钟过了,请同学们把问题提出来。   4、学生提问。(提问的顺序已打乱,而是按课文内容先后来写的。)     甲学生:怎样理解化石?     乙学生:为什么用提问的方式开头?     丙学生: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这句话里的“刚苏醒”怎样理解?     丁学生: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中的“平凡的真理”怎样理解?     戊学生:生命的档案是什么?   5、老师提问:    ⑴ 为什么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⑵ 文中多次出现“你”,这里代什么?有什么作用?    ⑶ 本文首尾有什么联系?    ⑷ 课后习题一。     下课铃响。
八、课外作业   1、要求学生资料上网搜集有关化石的资料和图片,如什么是化石?它的形成和研究它的价值。   2、回去思考上面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老师检查学习内容和作业   1、学生朗读课文。   2、检查布置的作业。   3、老师对完成了作业的同学给与表扬和鼓励。
二、请学生介绍有关化石的内容   1、学生举手。   2、甲学生: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     乙学生:古生物化石的综合价值。化石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化石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化石为探索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灭绝事件研究,提供罕见的实体;有些特殊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     附图片。     老师:化石简而言之就是生物记载地层书页的文字。吟是古典诗歌的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这些回答了什么是化石?为什么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现在同学们来看作者为什么用提问的方式开头?请举手。     学生1:提出的问题能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     学生2:引起读者人兴趣。     学生3:引出作者所要说的话题。     ……     老师:通过疑问,给人以想象,引出化石,它是“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这句话里的“刚苏醒”怎样理解?     学生:过去人们由于对大自然的认识还不够,加上科学不发达,因而无法去认识和发现它;如今这两个条件都具备,因而去挖掘和研究它。     学生:通过研究它去发现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刚才两位同学较好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给点掌声。(掌声四起)     老师:下一个问题是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中的“平凡的真理”怎样理解?     学生沉默。     老师:我们起来看这句话“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这里的造物主是上帝,也就是说生命的由上帝造成的,我们根据科学研究,万物是上帝造的吗?     学生齐声说:不是。     老师:你们能说出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吗?又是什么创造成了人类呢?     学生:人由猿进化而来的,劳动创造人。     老师:这就是平凡的真理,化石对造物主的否定。     接下来生命的档案是什么?     学生沉默。     老师:我们知道人的档案,可把它看作是一本记录你成长经历的书?那么生命的档案呢?     学生:记载生命进化历程的书。     老师:生命的进化一直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那么生命的档案就作了记载,生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化。     老师:接下来作者由遐想转入现实,面对复古原的恐龙、猛犸,重现的远古林木,不由得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我们回到标题“吟”怎样理解?     学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老师:吟本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这样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作所要说的是什么呢?     学生:对化石的颂赞。     老师:完整的说,作者通过平常的提问,引出化石。化石又引起人们的遐想以及它的价值,最后对它高度的赞扬。     文中出现几次“你”,这里代什么?有什么作用?     学生:五次。     学生:这里指化石。     学生: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给人以亲切感。(笑声)     老师: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正确,作者在这里用第二人称写法,是作者写作上的一个特点,值得大家学习。     本文首尾有什么联系?     学生:首是提出问题,尾是回答前面的问题。     学生:首尾相接。     学生:使结构完整。     老师:这几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准确,这也是作者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值得大家借鉴。最后我们来看课后练习题一。     第一份:学生:沉睡亿年的石头会说话。     学生: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     学生:藏着生命的信息,一串珍贵的密码……(掌声)     老师:石头说了什么话?     学生沉默。     老师:同学们是否学过生物,生物的进化又是怎样的?     学生举手。     学生: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由简单到复杂。     老师:鱼是水里的动物后来变成了陆地上的动物,这又说明什么呢?     学生:说明陆地上人动物是由某种鱼类进化而成的。     学生举手。     老师:陆地上长牙是什么动物?最早的鸟怎么长牙?     学生议论。     学生:陆地上长牙是爬行动物。     学生: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老师:讲了有关生物的进化内容(课外内容略)这篇文章我们就这样学完了。通过学这篇文章,我们增长了许多关于化石的知识,生命进化的知识。更学到了作者的独特的写作方法等。
三、作业   同学们自己继续搜集化石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去了解化石。用课后的字词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   教学应能随机应变,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团结协作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学习评价】   本文是一首科学抒情诗,通过展示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伟大。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读、评、问让学生去把握诗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的重点,也是我在备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这课的学习,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度和自我调整,使学生“紧”而不惊,如让学生利用课堂自由读,进行即时预习。改变传统教学以师讲为主,如朗诵后的评讲,问题的提出和解答都是学生唱主角,老师只不过作一个中介人而已,并在整个过程中以引导为主,不但课堂气氛热烈,而且实现了师生互动;在上课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学生没预习时,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资料自行学习,问题的提出后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查找资料;在上课中,我力求去挖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自由地发挥,并且每一个问题都不是固定模式,而是几个人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些,去培养学生的自学、理解、表达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在上这课时,本人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教学的特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连贯性,去把握读、问、导、评教学重点,通过读使学生去感受诗歌的美,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通过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引起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和对科学的兴趣;通过评,不但给评的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而且对被评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使被评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通过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img src="../..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化石吟,张锋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化石吟》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化石吟》说课稿
    课题:《化石吟》
    化石吟(方案B)
    化石吟教学设想
    化石吟教案
    化石吟课内精读
    化石吟说课稿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有关资料
    《化石吟》教学设计2
    《化石吟》的说课稿
    琥珀
    《化石吟》的说课稿3
    《化石吟》的说课稿[2]
    《化石吟》说课稿4
    《化石吟》说课稿5
    《化石吟》教案
    《化石吟》教案2
    《化石吟》教案3
    《化石吟》教案设计
    《化石吟》教案设计2
    《化石吟》教学设计3
    化石趣闻
    课文化石吟研讨
    《化石吟》电子教材
    《化石吟》教案设计4
    《化石吟》整体把握
    机智点活了我的课堂——《化石吟》教…
    《化石吟》一课的教学反思
    《化石吟》课堂设计
    《化石吟》课堂案例
    《化石吟》课堂实录
    《化石吟》课堂实录2
    《化石吟》课堂实录3
    《化石吟》练习题
    化石吟 习题
    化石吟 精要
    《化石吟》教学杂谈
    化石吟研读赏析
    教案《化石吟》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问题研究
    《化石吟》研讨与练习说明
    《化石吟》教学建议
    《化石吟》教学建议
    《化石吟》有关资料
    《化石吟》参考图片
    “化石”考源
    化石吟作品原文
    化石能证实什么?
    《化石吟》课题研究
    琥珀
    生物进化的诗意高唱──《化石吟》的…
    《化石吟》词语解释
    猛犸的故事
    《化石吟》素质教育新学案
    《化石吟》学习目标
    《化石吟》课文导读
    《化石吟》课文简析
    《化石吟》课标解读
    《化石吟》学法导引
    《化石吟》课文背景知识
    《化石吟》课文题解
    《化石吟》典型例析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课文鉴赏
    《化石吟》形近字辨析
    《化石吟》词义辨析
    《化石吟》重点语句理解
    《化石吟》中心意思
    《化石吟》结构分析
    《化石吟》写作特点
    《化石吟》语法修辞
    《化石吟》重难点突破
    两栖类的祖先
    《化石吟》生字注音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 教案
    《化石吟》多音字辨析
    《化石吟》教学设计
    我们的土壤妈妈(节选)
    纯金难留
    《化石吟》基础知识训练
    《化石吟》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化石吟》同步达纲练习
    《化石吟》课时训练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会“说话”的石头──化石
    《化石吟》教学设计
    谁最早发现恐龙蛋化石?
    《化石吟》教学设计
    鸟类的祖先之谜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五环节教学设计
    《化石吟》说课稿
    《化石吟》说课材料
    《化石吟》教学设计
    《化石吟》《看云识天气》教案及练习
    《化石吟》问题探究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