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B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正文

 

香港回归时查尔斯日记原文

香港回归时查尔斯日记原文   【英】查尔斯     帝国末日   一架英航747包机将大批官方代表由希斯罗机场载往香港。我发现自己和助手们身处只属商务客舱的上层,我要定一定神才意识到这并非头等舱,虽然我早已疑惑为何坐得这样不舒服。后来我发现连首相希思、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以及麦理浩、卫奕信等前任港督,都舒适地安坐在我们下面的头等舱。我惟有独自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我在香港的第一晚,去了港督府那充斥着当地人的欢迎会,它在香港警方一个绝妙操演下结束。所以,港督府中很多人热泪盈眶。后来在皇家游艇上出席晚宴,坐在我旁边的是董建华,他就是中国挑选来代替彭定康的人──一个有着船务背景的商人。我发现他神秘莫测极了,但非常健谈。他安抚地说,移交后一切不变,向我保证中国政府要向台湾人展示,香港“一国两制”后一切安好。
黯然神伤   告别仪式于傍晚时分在皇家游艇旁的“添马舰”上展开。彭定康离开港督府与随员告别后,在下午茶时偕家人登上游艇。他们黯然神伤,若有所失。彭定康抱着港督府的英国国旗上船,那面国旗是送别他的礼物……

  他们喝了茶定过神后,我们出发到体育馆,在雨中参加豪华铺张的仪式。毛毛细雨徐徐落下,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毡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聆听彭定康甚令人动容的演说(他没有预先让中方审阅讲稿)。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

  在仪式进行中,我预感到当自己站起身讲话时,滂沱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正如所料,当我走到演讲桌前的一刻,暴雨随即猛降。我看着手上湿淋淋、黏作一团的数页讲稿,尝试辨认文中的内容。我生平从未试过在“水中”发表演说,这是首次。事实上,没有人听到我说了些什么,因为大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太吵了。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

  经过一轮情绪起伏后,全身湿透的我第一时间返回游艇,在出发参加4000人的晚宴前先洗个澡。一如所料,当我浸在浴缸中时,烟花表演随即开始,在我整装待发时,表演亦已结束。盛大的晚宴上,我坐在中国外长的身旁,他似乎对应该如何对待我感到不知所措。在经过多轮祝酒后,我们离开宴会厅,等待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会面,盘算着如何令双方不失面子。
懊恼心绪   在移交仪式每个细节的安排上,中国人也要争拗一番。他们坚持要我走到一个房间拜会国家主席,英方上下对之强烈反对。最后我们同意折衷方案,由我们分从两边进入一个房间,在中间碰头。

  国家主席和他的亲信与我们(即外交大臣、国防参谋长与我)面对面而坐,宣读预先拟定的声明。我知道无可避免一定要回应,懊恼地左思右想,思量着说什么好,而又不会引发外交事件。我说了几句有关莎士比亚的轻松趣语,一行人就走向会展新翼的主礼堂──又一次长征,从我们的位置出发,可真长路漫漫。为了移交仪式,这个会场被改成类似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模样。我们发表演说后,江主席走到演讲桌前发表讲话。此后,我们还要观看中国士兵上台,把英国国旗除下,升上中国国旗。在典礼结束时,我们合影留念,互相握手,然后循不同门口离去。
离开香港   我们就此离开。多亏彭定康,我们在一片钟爱及感激声中离去。

  码头上聚集了专程来送别的民众、彭定康的友人及前同僚。我紧随彭定康登上游艇,与他的几名女儿碰面,她们均非常激动及疲累。“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徐徐驶离港口。我站在甲板上,一边眺望着缓缓远去的香港地平线上的景观,一边告诉自己,在同一年告别这一切以及我心爱的游艇,是好事。可能吧。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香港回归时查尔斯日记原文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不是新闻的“新闻”与没有新闻的“新…
    重返奥斯威辛──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
    新华通讯社简介
    老记揭秘香港回归“世纪新闻大战”
    见证回归,终生回味
    邓小平舌战英相
    香港今昔
    西安市民的回归记忆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和显示意义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集中营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 轻描淡写…
    《别了,“不列颠尼亚”》鉴赏
    精确·凝练·鲜明·庄重──《别了,…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解读《别了,…
    平中见奇的佳篇──评析《别了,“不…
    让史册永记回归的时刻──评析《别了…
    回来了,HONG KONG──《别了,“不…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提示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解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客观的事实 主观的印象──《奥斯维…
    粉碎魔窟──苏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战简介
    “普利策新闻奖”简介
    《辛德勒名单》简介
    苦难记忆──为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四…
    纪念曾经 为了不忘却
    奥斯维辛──犹太人永远的痛
    香港简介
    二战纳粹美女军官用囚犯人皮做灯罩
    《短新闻两篇》精彩句段
    安妮日记(节选)
    《短新闻两篇》电子教材
    《短新闻两篇》整体把握
    《短新闻两篇》问题研究
    《短新闻两篇》关于练习
    《短新闻两篇》教学建议
    《短新闻两篇》教学建议
    《短新闻两篇》有关资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短新闻两篇》词义辨析
    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
    奥斯维辛的阴影
    联大特别会议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
    《短新闻两篇》题目简说
    《短新闻两篇》写作背景
    《短新闻两篇》作者简介
    《短新闻两篇》生字注音
    《短新闻两篇》点将过关
    香港书写新的辉煌──国际社会评香港…
    《短新闻两篇》释疑解难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结构分析
    《短新闻两篇》朗读提示
    《短新闻两篇》课文点评
    《短新闻两篇》语言特色
    《短新闻两篇》中心思想
    《短新闻两篇》问题探究
    《短新闻两篇》文体知识介绍
    别了,“不列颠尼亚”
    《短新闻两篇》形近字辨析
    《短新闻两篇》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短新闻两篇》多音字辨析
    《短新闻两篇》内容简介
    《短新闻两篇》写作借鉴
    《短新闻两篇》课后测试卷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后解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词语解释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教学杂谈
    《短新闻两篇》课文导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则》教学设想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