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B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正文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香港、内地,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伴随着这钟声,一张张绽开的笑脸,一首首热情的颂歌,将那手中挥舞的红旗,翻飞的红扇,化作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

  百年盛事,世纪大典。四名新华社记者以崇高的使命和职业的敏感性,敏锐地捕捉住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瞬间,巧妙地将瞬间所出现的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既安排有序又繁简得当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实场景。全文有十一个自然段,除了有两个为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与一个转换角度的过渡段外,其余八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面。

  新闻写作要力求简约、避免直露,作者的情感倾向应当从场景、情节的描述中和朴实的语言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即把“舌头”藏起来,“用事实说话”。《别了,“不列颠尼亚”》遵循这一最基本的新闻规律,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通过精辟、凝练的点睛之笔与现场事实深厚内涵的对比,去叩开人们联想的心扉。比如,英国末任港督的告别仪式是“在蒙蒙细雨”中进行,“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以及“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与“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等,或借景寓意,或对比引申,或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地叙事,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不是新闻的“新闻”与没有新闻的“新…
    重返奥斯威辛──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
    新华通讯社简介
    老记揭秘香港回归“世纪新闻大战”
    香港回归时查尔斯日记原文
    见证回归,终生回味
    邓小平舌战英相
    香港今昔
    西安市民的回归记忆
    奥斯维辛集中营
    香港书写新的辉煌──国际社会评香港…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 轻描淡写…
    《别了,“不列颠尼亚”》鉴赏
    精确·凝练·鲜明·庄重──《别了,…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解读《别了,…
    平中见奇的佳篇──评析《别了,“不…
    让史册永记回归的时刻──评析《别了…
    回来了,HONG KONG──《别了,“不…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提示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解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客观的事实 主观的印象──《奥斯维…
    粉碎魔窟──苏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战简介
    “普利策新闻奖”简介
    《辛德勒名单》简介
    苦难记忆──为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四…
    纪念曾经 为了不忘却
    奥斯维辛──犹太人永远的痛
    香港简介
    二战纳粹美女军官用囚犯人皮做灯罩
    《短新闻两篇》精彩句段
    安妮日记(节选)
    《短新闻两篇》电子教材
    《短新闻两篇》整体把握
    《短新闻两篇》问题研究
    《短新闻两篇》关于练习
    《短新闻两篇》教学建议
    《短新闻两篇》教学建议
    《短新闻两篇》有关资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短新闻两篇》词义辨析
    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
    奥斯维辛的阴影
    联大特别会议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
    《短新闻两篇》题目简说
    《短新闻两篇》写作背景
    《短新闻两篇》作者简介
    《短新闻两篇》生字注音
    《短新闻两篇》点将过关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和显示意义
    《短新闻两篇》释疑解难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结构分析
    《短新闻两篇》朗读提示
    《短新闻两篇》课文点评
    《短新闻两篇》语言特色
    《短新闻两篇》中心思想
    《短新闻两篇》问题探究
    《短新闻两篇》文体知识介绍
    别了,“不列颠尼亚”
    《短新闻两篇》形近字辨析
    《短新闻两篇》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短新闻两篇》多音字辨析
    《短新闻两篇》内容简介
    《短新闻两篇》写作借鉴
    《短新闻两篇》课后测试卷
    《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后解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词语解释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篇》教学杂谈
    《短新闻两篇》课文导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短新闻两则》教学设想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