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实验小学 徐文玲 【教学目的】 1、通过自读感悟、全班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1、视频《戈壁风光》。 2、幻灯片《新疆建设者艰苦创业和新疆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并抓住了课文的中心段,知道了这一课主要讲爸爸在去新疆的路上,通过向孩子介绍白杨树,来表白自己的内心。那么爸爸向孩子介绍了白杨树的什么?又表白了自己的什么心愿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感悟白杨特点 1、请同学们自由出声读课文的1~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爸爸绍白杨的话,然后认真读读这几句,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想象情境等。) 2、全班交流: ⑴ 找生读句子。 ⑵ 交流: ① 第一句:抓住“从来”理解,谁能换个近义词来读读? (比如:向来、一直、一向、历来等。) 师:白杨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都是这样。 ②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引导学生举地名来说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生长。 (比如:城市、农村、荒坡、沙漠、高原、路边等。) 师过渡:现在大戈壁需要它,它就在大戈壁生根、发芽。下面我们就去大戈壁看一看。 (播放课件:戈壁风光。) 师引导:目睹了白杨的生活环境,再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我想你们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使生体会到白杨的生命力顽强。) ③ 第三句“不管遇到狂风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引导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白杨的坚强不屈的品格。 师:同学们,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城市需要,它就默默无闻地舒枝展叶,绿化城市;农村需要,它就心甘情愿地挽起臂膀,防风挡沙;戈壁需要它,它就扎根戈壁,成为铁路线上的卫士。看,风沙刮来了,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雨雪打来了,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干旱袭来了,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洪水涌来了,白杨像磐石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敬佩、崇敬) 现在,你就放开声朗读这段,把自己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吧! 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三、领会爸爸的心愿 1、师: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找生读14、15自然段。 2、交流: 师: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话里有着深刻的含义,而 此时孩子们还不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 生结合课文回答。 3、师导:课文中用了三个只知道,实际上暗含着孩子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念书;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 4、师: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你们知道吗? 引导学生弄明白: 为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也就是爸爸的心愿。 5、师小结: 边疆建设者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不正体现了他们像白杨一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让我们怀着这种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再读一遍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吧! 齐读。 四、“借物喻人”的写法 师:爸爸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也就是作者借白杨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动摇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种表面写白杨这种物,实际上是写边疆建设者这类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1、自己读16自然段,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指导学生用充满自信、希望的情感来读。 五、总结升华,进行练笔 1、的确,像爸爸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不计其数,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献出了生命。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几张照片来体会一下新疆建设者为祖国所奉献的一切吧。 (播放幻灯片:新疆建设者艰苦创业和新疆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 2、看了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情景和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下面就写下来吧,可以用各种形式,比如诗歌、书信等。 3、交流练笔。 4、小结: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我想你们这些小白杨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白杨,袁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白杨》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