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赤壁 >> 正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案例描述】

 

  在学习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课堂教学进行了大约二十五分钟。

 

  教师: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出了周瑜这一人物,作者用意何在?(学生陷入思考之中,大约两分钟后,有一位同学站起来)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江山如,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对比,“早生华发”与“人间如梦”可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教师鼓掌,这时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发言)

 

  同学乙:我同意苏轼是为了与周瑜作对比,但我想作一些补充。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小乔十年后的事,而词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的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作对比。后面“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湮灭”则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与功业之大,而苏轼却功业无期。

 

  教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形象在这首词中的作用分析地较完整。那么,我们学过杜牧的《赤壁》诗,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齐声)

 

  教师:好,我们一起朗诵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教师:杜牧这首诗中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东风!

 

  教师:为什么同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一位作者搞错了呢?(大约三分钟,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发言)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一人物形象,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光阴虚度、壮志未酬作比。杜牧的诗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想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想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教师:我提示一下,杜牧这个大诗人不但喜欢诗赋,还通晓军事兵法,他曾经为《孙子》做过注。他对当时动乱的唐王朝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但都不被采纳。(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要回答问题)

 

  学生丁:老师,我想杜牧这样写的用意可能是自负自己有雄韬武略,但却得不到重用,借史事抒发他的不平之气。

 

  教师:的确是这样,我们知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苏轼的词与杜牧的诗都是为了要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歌咏的史事内容的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怀抱。苏轼借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但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得不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下课铃声响了。)

 

  教师:今天这堂课大家的发言比较积极,通过这两首诗的比较分析,我们要明白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以及史实与材料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运用都是为了不同主题的需要,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会对材料的分析筛选。课后请大家再查找资料,找一些这一类型的例子,运用学过的知识,写一篇关于“材料与主题”的小论文。好,下课!

 

  【案例诠释】

 

  “建构主义”认为:课本知识只是关于各种现象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要以学生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分析知识的合理性所以要尝试与体验。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就体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师在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在他们探求的过中,教师创设情景让他们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把学过的杜牧的《壁》诗引入课堂,与新学的苏轼的词进行对比。对学生来说,旧的知识是熟悉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却是陌生的,就是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容最能激起他们思考的兴趣。案例中,教师与学生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设问又是不地深入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并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是互相补充,形成种协作与对话的良好课堂氛围。

 

  这种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求知识的尝试,充分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几位同学的积极发言都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当然,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经验,一点,需要学生平时广读博览与教师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如理解杜牧《壁》诗的主题,必须要知人论世,正因为有了以前的知识和教师的点拨,学生的发被不知不觉引向主题。

 

  正因为有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所以就趁热打铁,让生进行课后的查找资料、思考整理,这恰好可以开展一项“材料与主题”的研性活动。这样以来,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并把学习延伸到课外,阅读课延伸到写作课。如果说这个案例是成功的,它的很大一部分的因素要靠师合理的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引导他们自主的去体会,教师要学会开发、利课程资源,不让教材作为唯一的信息源。

 

  【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一定要跳出这个框子。教学中,就要注重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一旦学生突破了教材的封闭状态,置身于一种“开放、多元、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才真正属于学生,学生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学习。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更需要发动学生去参与讨论,去搜集信息。 因此,不管我们手中拿的是哪种教材,只要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样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赤壁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诗歌赏析——杜牧《赤壁》
    《赤壁》(杜牧的)一詩的解釋
    诗歌赏析——杜牧《赤壁》
    泊秦淮
    七律:代友人撰怀母诗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
    泊秦淮(杜牧)
    泊秦淮
    赤壁
    杜牧的赤壁解释
    杜牧《赤壁》浅析
    《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结构的文化审美…
    《赤壁》清·赵翼译文
    杜牧《赤壁》改写
    杜牧《泊秦淮》原文和译文
    《浣溪沙》《赤壁》教学设计
    《赤壁》教案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杜牧《赤壁》注释及赏析
    《赤壁》翻译及题解
    杜牧《赤壁》说课稿
    泊秦淮(杜牧)
    杜牧《赤壁》赏析
    泊秦淮--杜牧(诗文解释赏析)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赤壁》教学设计
    《赤壁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
    “赤壁”得名于何时——《辞海》《中…
    春风吹面耳目新:赏析[正宫]《鹦鹉曲…
    《赤壁赋》注释商榷二则:“属”“枕…
    漫谈鉴赏《赤壁赋》,坡公岂是吹箫人
    苏轼《前赤壁赋》对前人时空观的超越
    谈《赤壁赋》之美
    《赤壁赋》赏析
    从楚成的六首绝句看咏物诗的三种境界
    《泊秦淮》教学设计
    杜牧《赤壁》诗歌鉴赏
    学习《赤壁》
    杜牧《泊秦淮》诗歌鉴赏
    杜牧:赤壁
    杜牧《赤壁》教学随谈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泊秦淮》教学设计
    杜牧《泊秦淮》诗歌鉴赏
    杜牧《赤壁》原文-译文-赏析
    泊秦淮(杜牧)
    杜牧: 赤壁/ Du Mu: BY THE PURPLE C…
    杜牧《赤壁》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
    《浣溪沙》《赤壁》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