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扬 从各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要实现沟通与衔接,可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等价政策 承认职业教育的学历与普通教育的学历等价,是较多国家和地区为实现普职沟通、中高衔接而采取的倾斜性政策。如德国1968年创办专科高校时,就明确规定专科高校的学生可按修业时间折算,转入大学学习;近年来在一些州又规定取得师傅或技术员资格者可有一定比例免试直升高等院校。我国台湾则规定专科学校学生可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或转学考试,且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建起了独立的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完整系列,与普通教育的相应层次完全等价。 2.过渡课程 仅有政策而无措施,即使建起了立交桥人们也无力登上。德国专科高等学校的入学标准为职业培训毕业生和完全高中毕业生均铺设了过渡的桥梁,前者为专科高中,后者为“预实习”:新版ISCED中归纳各国经验而新设置的第4层次教育,就是这种过渡课程性质的转换教育,它虽然在层次上介于高中和高等教育之间,但就其课程内容而言仍是高中阶段的拓展。针对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想生源奇缺的现状,设计这种过渡课程的意义尤显重大。 3.双重资格 德国高中教育阶段虽普职严格分离,但近年来也在一些地区开展普职渗透的双重资格训练的典型实验,力图实现兼为升学和就业作准备的双重功能;德国传统的完全高中也出现了"专科完全高中"和"职业完全高中"的新形式,毕业生既可升大学也可升专科高校(免“预实习”)。台湾地区的综合高中试点,则力图通过普职渗透课程的实施,使毕业生取得升学和就业的双重资格。 4.归类对口 中高衔接的关键在于课程的衔接。一方面要使得高中阶段的课程与高校的入口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要做到高校的课程与高中阶段课程不重复,这是提高衔接效率、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德国专科高中的专业定向,将职业培训的若干专业归成一个大类,使其入口拓宽而与专科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相对应。台湾则把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都归纳成若干类别(专科分6类,技术学院分30类),每一类别制定各自的入学标准和考试科目,便于学生对口升学。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各国各地区学制沟通与衔接中的普遍做法,教学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