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 3.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会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实际,会估一估。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基本计算。 教学过程: 一、我的成长足迹。 1.师: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作品欣赏。 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 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 4.学生自评、互评。 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同桌互评: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二、计算。 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 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 3.完成书本上课后习题:要求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 二、基本练习。 1.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 (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2000少得多,可能是( ); 32×70 48×19 21×51 (2)38与23的积可能是: 863 874 594 这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 2.找规律填数。 (1)2085 2090 2095 ( ) ( ) (2)1200 1100 1000 ( ) ( ) 先找到一组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 3.在括号内填上">、<或="。 认识符号>、<、=的意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常见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复习克、千克质量单位。 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回想一下: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1千克。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 5.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多长?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先确定一个标准,再估算。 第一个问题: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 第二个问题: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 第三个问题: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 不同的纸张厚度不同,不同的人步长也不一样,实际教学时可请学生选实际量一量,再估算。 总结: 比较分数大小: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代数运算法则: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作业: 1.直接写出得数。 1028+998= 2006-619= 18×30= 960÷60= 0.37+0.73= 1.4-0.5= 0.3×0.04= 8÷0.01= 2.29÷229= 82+62= + = 20-1 = × = ÷1 = 9.1× = 0÷ ÷ = 12.2+8%= 8×12.5%= ×50%= 10÷10%=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800-(287+365) 717×99+717 2013-1728÷32 884÷34+17×21 1593-[(44×19+44)÷5] 125×20×80×50 13÷9+15÷9+17÷9 104×0.25 0.32+11.7+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