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A 1050元 B 400元 C 945元 D 1725元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据此回答10-11。 8、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是因为( ) ① 发展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③ 只要经济发展,就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④ 经济发展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 ) A 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B 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 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10、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国家这样做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 A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B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工业现代化的实现 C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D 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11、某镇几年前引进的高新品种“韩国大萝卜”,2006年当地每千克批发价在1.1-1.2元之间,菜农收入颇丰。2007年菜农大量扩种,导致严重滞销,每千克批发价0.1元左右,农民的收入锐减。材料说明( ) A 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 B 农业生产需要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基础 C 必须建立农业市场运行机制 D 农业应走产业化和工业化的道路 12、消费者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假如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那么表格中反应B商品需求变化的a b 应该是( )
| 关系
| A商品
| B商品
| 互为替代品
| 价格上涨
| 需求量减少
| a
| 互补商品
| 价格下跌
| 需求量增加
| b |
A 需求量增加 需求量减少 B 需求量增加 需求量增加
C 需求量减少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 需求量减少
2007年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7%。流通中现金达27388亿元,同比增长16.7%,加快6.2%。导致猪肉价格每公斤高达23元。据此回答13-14。
13、一季度我国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增加了 B 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了
C 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了 D 商品供给量大于实际需求量
14、猪肉价格每公斤高达23元,这23元执行了什么货币职能(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世界货币 D 支付手段
2007年中心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此回答。
15、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A 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 强化税收治理,堵塞税收漏洞
C 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 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16、聚财之度在于( )
A 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 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 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D 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17、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停止征收农业税。这体现了税收的( )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固定性 D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18、下列行为属于偷税的是( )
A.个体户小李在超过纳税期限两个月后才纳税
B.广东省某企业多报出口货物数量,多得了出口退税
C.海南省某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未记账,2006年全年少纳税约150万元
D.个体户张某在税务人员收税时拒不交税,还殴打税务人员
19.“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有事可以载援军火……。”以上言论出自
A.封建顽固派 B.洋务派 C.农民阶级 D.外国资本家
20.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洋务派创办企业的影响B外资企业的刺激C.外国资本主义的帮助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②洋务运动的刺激 ③民族工业的基础相对雄厚 ④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民国初年(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扶植力度不够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3.20世纪初,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提倡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的爱国资本家是
A.陈启沅 B.张骞 C.荣宗敬 D.刘鸿生
24.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损失惨重,主要的内因是
A.日伪的经济掠夺B.民族资本薄弱C.官僚资本垄断D.欧洲资本的挤压
25.1958年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其主要教训是
A.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B.要实行按劳分配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2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中国在1952年和1962年两个年度,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同点是
A.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 B.遭遇严重的自然灾难
C.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渐纠正
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之处在于
A.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B.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
A.坚持全民所有制 B.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0.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方面,与党的八大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取得的新突破是
A.确定了在坚持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B.熟悉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C.提出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D.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心领导集体的形成开始于
A.1975年 B.1976年 C.1978年 D.1992年
32.我国经济特区的特点不包括
A.政策的非凡性 B.特区的政治性 C.特定区域的隔离性 D.经济活动的开放性
3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步骤是
①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②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设立经济特区 ④开放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人民公社化的进步最主要在于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
35.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A.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36.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指
A.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实现
B.废除了农村人民公社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农业已经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发展
D.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37.图6—21—12所示等高线中,表示集水线的是( )
图6—21—12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38、关于地球上生命物质生存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地球体积大小合适,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39、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放射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C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40、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位于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活动与年降水量始终是正相关
41、当松口中学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 )
A.近日点四周 B.远日点四周 C.春分点 D.秋分点
42、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纬30°
43.上海气象台某日发布的该市润肤气象指数表明空气非凡干燥,皮肤最需要滋润。该日
最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
C.7月 D.10月
44.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
要原因是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 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45.下列景观中,主要由气候原因形成的是
A.冰川地貌 B.日不落现象
C.潮汐现象 D.极光现象
46、在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
A. 地表水分蒸发 B. 近地面空气对流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
47、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在地球表面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昼夜更替现象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变化
48.城市上空多雾的原因是
A.空气中多水汽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空气中固体杂质较多D.空气中臭氧含量高
49.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烟尘扩散的是
20 m
40 m
60 m
80 m
100 m
A
16.3℃
16.6℃
16.8℃
17.0℃
17.1℃
B
21.0℃
21.0℃
20.9℃
20.9℃
21.0℃
C
20.9℃
20.8℃
20.2℃
20.2℃
20.0℃
D
15.2℃
14.8℃
14.9℃
14.9℃
15.2℃
50.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
A.晴天时水汽B.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C.晴天时尘埃 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51.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然明亮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 D.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
52.实际上,晨昏线并不是线状而是带状的过渡地带,其原因是
A.大气的散射作用 B.大气的吸收作用C.大气的反射作用D.大气的对流作用
53.国家交通都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其科学依据是
A.与大气逆辐射有关B.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散射有关
C.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有关D.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有关
54.城市比农村更感酷暑难当的原因在于城市具有( )
A.集聚效应 B.阳伞效应 C.热岛效应 D.雨岛效应
55.甲乙两车从平直公路上的同一处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
A.开始阶段甲车在乙车的前面,20秒后乙车比甲车的速度大
B.开始阶段乙车在甲车的前面,20秒后乙车比甲车的速度大
C.20秒末乙车追上甲车
D.在某一时刻乙车会追上甲车
5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2, 它的意义是 ( )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
57.一个物体在水平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m/s,经过4s它的位移为24m,则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 )
A、1. 5m/s2 B、2m/s2
C、 4m/s2 D、0.75m/s2
58.自由落体运动是 ( )
A.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 B.物体在真空中的运动
C.加速度为g的竖直下落运动 D.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下落运动
59.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摩擦力就没有弹力B. 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
C. 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D. 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60、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引体向上时处于图示静止平衡状态,两臂的夹角为60°,已知该同学体重为60kg,则该同学手臂的拉力约力( )
A.300N B.200 N
C.300 N D.600N
Q |
F1 |
F2 |
左 |
右 |
A.10 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左 D.零
6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重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假如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63.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
A.用稀硝酸洗去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附着的银
B.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D.热的纯碱溶液浸洗粘有油脂的试管
64.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斗 B.普通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65.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
A.配制75mL0.1mol/LNa2CO3溶液选用100mL容量瓶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
D.用10 mL的量筒量取7.56mL的氢氧化钠溶液
6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CCl4萃取碘水的碘,最后的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
B.配置溶液时,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加少量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C.把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时用玻璃棒引流
D.称量时,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称量物
67.下列试剂的保存不正确的是( )
A.白磷轻易自燃,应保存在水中
B.硝酸银溶液、氯水轻易见光分解,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
C.锂、钠、钾等碱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应保存在煤油中
D.浓盐酸、浓氨水轻易挥发,应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
6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实验室蒸馏石油时,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从上到下,与蒸汽流动方向相同
B.过滤时,应使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使用长颈漏斗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液封”
D.取用金属钠时,多余的金属钠应放回原试剂瓶
69.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蛋白质 B.核酸 C.细胞 D.器官
70.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
7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顺序中,正确的是 ( )
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发明显微镜发现细胞)
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72.下列关于SARS病毒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的变异体 B.SARS病毒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
C.SARS病毒的主要宿主细胞是肺部组织细胞 D.SARS病毒的生存、繁殖离不开活细胞
73.发菜与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同一类( )
A.白菜 B.颤藻 C.大肠杆菌 D.紫菜
74.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1543年比利时科学家维萨里从器官水平揭示了人体结构
B.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
C.18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
D.185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75.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有无核物质可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B.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D.多细胞生物由于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2009年广东省梅州市松口中学国庆质检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1-18 ACCDB ACBCC ABCAD CCC
19—36 BCDCB CDBAD DCCBD CAB
37—54 BDBBA BADAC BCCDD ABC
55-61 DBADDBD 62-68 D B D A C C A 69—75:CBDBB 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