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高考 >> 综合 >> 高考文科综合 >> 正文

 

文科 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查询文科综合1的详细结果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一、修订说明

  2006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对“考试范围”做了局部调整和文字上的修订。

  各学科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一)政治

  1.增加的知识点:

  (1)在经济常识第3章第(1)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中增加“企业兼并与破产”;

(2)在经济常识第8章第(2)节“对外贸易”中增加“关税”知识点。

 2.调整的知识点

  (1)005年修订大纲时增加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点,并把它放在哲学常识“规律”一节中,但考虑到考试大纲在“时事政治”中规定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已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为避免重复,将“规律”一节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删去。

  (2)“时事政治”中“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考核时间调整为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

  (二)历史

  1.文理综合的考试范围删除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内容,只保留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

  2.中国近现代史部分适当突出了全民族抗战的内容,如增加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条目。

  3.修订了一些表述不完整或修饰性较强的文字。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删去了“专制主义”,“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冲突”改为“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等。

  所改内容均遵《教学大纲》范围。

  (三)地理

  地理科的考试内容从内容的覆盖面和能力要求方面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动。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改动:1.删减了超出现行教材的非地理性的内容:2..对大纲中表述不统一的部分进行了改写,使各部分的内容表述更加一致,更加明确;3.对个别次级标题进行了改写,使之能够概括其下的具体考试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1.将自然地理部分“2.大气(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中的“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中的“水平”二字删除。改动后为“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这样使得大纲中关于气温的两个部分的表述比较平衡,前面是“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后面要求的则是掌握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比较没有改动的文字表述,现在的表述更为简洁、准确、全面了,避免了原来的表述似乎有不要求掌握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之嫌的问题。

  2.纠正了自然地理部分“2.大气(4)天气、气候与人类”中的一个印制错误。即在气象灾害的表述中,“寒潮、台风、暴雨、大气等气象灾害……”,“大气”是“大风”之误。更正后为“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

  3.对自然地理部分“3.海洋(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中表述不全面的地方给予了补正。即原来的“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给人一种似乎不要求其分布的错觉。改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4.自然地理“4.陆地(1)陆地的组成要素”不能涵盖下面的全部内容,存在纲目与细目不尽一致的毛病。在其后增添5个字,成为“(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比原来的表述有所改进。

  5.自然地理“4.陆地(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的第一个细目的最后4个字“资源问题”,过于笼统,将其更改为“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使得大纲的该部分要求明确具体,便于掌握。

  6.人文地理“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的第一个细目“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工业采用术语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存在不统一的问题。故采用术语表示,改为“农业区位因素”。

  此外,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中,将“非选择题”改为“综合题”。因为“综合题”能更贴切地表示试题类型。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2006年仍坚持已确立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包括:

  1.获取和解读信息

  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这种捕捉新的讯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就更凸显出其重要性。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纵观几年来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已呈现出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特色。

  信息的获取和解读不等同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它们在获取的渠道、目的等方面是不相同的。对知识的获取主要由课堂或其它形式的教学过程完成,其主要目的是奠定学习者的文化基础;而信息获取的路径较之学习更为宽广,其目的除丰富社会体验、文化内涵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信息传递的内容,准确地分析事物的实质,判断事物的发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文化基础愈深厚,对信息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所谓调动,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了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规律、原理等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因而这一能力目标既检测受试者的思维速度与品质,以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备程度,又是对学习意义的深化。

  在中学教学和高考实践中,通常把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理论即可能是某一个学科某一方面的理论、也可能是多学科多个方面的理论。理论联系重在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在实践中对理论的科学发展,这反映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作用。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2)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理论和原理。(3)根据理论和原理的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个学科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目的。要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就中学教学而言,学生在课堂教学学到的主要是系统的、完整的、能够体现学科主要特点的基本知识、规律、原理等等,可称之为理论。它们不同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正向的,既先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并能运用学到的东西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论的认识。就综合能力考试而言,理论联系实际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具体问题设问,试题既可以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景,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了解实际)的基础上,考查考生能否作理论上的归纳、分析、解释。也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基本理论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适用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在考试时往往是题目的具体要求或任务。

  描述事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而阐释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显示着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之。

  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的一个明显表现是术语的使用。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是专业学术体系中的知识单元。一方面,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术语系统,学科术语展现着本学科的特色和本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侧重点,因此对这些术语的掌握和使用也是学习某一门学科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术语是传播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文化、经济等交流活动的重要工具,术语构建了交流者双方共同的语言平台,是科学发展和交流的载体,学生准确掌握和使用术语有利于他们在本学科领域更深入的发展。

  阐释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所谓分析,是与综合相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人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综合是辨证的统一,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因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质上包含着综合的能力。分析能力的高低,反映出思维的品质和质量,关系着能否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命题为此而作的探索是努力设置各种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空间,以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展示其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阐释事物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考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论证在逻辑学中的含义是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而当这一过程在考试形式中出现,则主要表现为回答问题或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论述和证明的能力。

  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毋庸置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论证问题的前提。没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就无法通过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提出(或得出)正确的观点,更无从运用知识或理论支持或说明论点。第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一般来讲,针对试题设置的具体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中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如何从这些要点中遴选出符合试题设问的内容,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也是考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

  探讨即是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意见。在考试过程中,探讨实质上表现为一种态度。是对未知知识研究的欲望,或对某些结论勇于提出新的假设。考试题目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亦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考生综合的学习能力,而且显示追求真理、遇到困难不放弃、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测量的重要能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主要是非选择题)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体系的驾驭程度、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水平、对未知甚至已知问题的探究态度等是体现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文科综合1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文科 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文科基础10月月考试题
    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科基础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调研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综合试题<五>
    高三文科基础综合试题<四>
    高三文科基础综合试题<三>
    高三文科基础综合2月检测
    高三文科基础第三周周测试题3-6
    高三文科基础12月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文综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第二次月考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月考模拟试卷
    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试卷
    高三第四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国庆质检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能力测…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三校联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上期9月统测试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析
    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评析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析及高考内容改革…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I卷)地理试…
    连州中学高考文综复习12周基础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历史部分)
    高三文科综合上期末考试
    连州中学高三文科基础14周周考试题
    连州高三文科基础17周考试题
    广东高三文科基础19周周考试题
    高三文综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南海区高考文科基础模拟试卷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测试试题四
    高考复习2月月考文科基础试题
    高考复习13周周考文科基础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联考
    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基础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第三周测试题
    高三第六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高三第三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试题
    高三文综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第三次月考测试
    高考综合复习六校历史第二次联考
    广州市高三年级文综基础调研测试
    高考文科综合二模考试卷
    高三文科基础上期9月统测试题
    高三12月月考文综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文综招生全国统考大纲
    高三文和综合9月月考测试题
    高三年级文综第一次月考测试
    高三文科基础测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六校第一次联考
    高三年级 文综第一次大考试题
    高三年级文综第一学期测试题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评价试题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9月联考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第二周测试题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文科基础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第四面周测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上期半期考试能力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测试试题(卷)
    高考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1月月考能力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第二周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第3周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10月统测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9月月测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基础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综合试题<一>
    高三年级文科基础第一学期测试题2
    高三文科基础第一次测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第一学期第1次月考试卷
    高三文科基础测试(四)
    高三文科综合10月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训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10月月考测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综合试题<四>
    高三文科基础综合试题<三>
    高三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文科基础综合试题<二>
    高三年级文科基础第一学期测试题
    我省专家对今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五大特点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谈历史学科复习的几…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试题
    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 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IV)
    昆明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文科基础9月考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