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饮酒

查询教学资料课件的详细结果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他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他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当然,你问他攻伐别国的计谋,他不肯说。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其十一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过着宁静的乡居生活。这一天,他邀请友人松下坐饮。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喝酒没有桌凳可凭,只好铺荆于地,宾主围坐。没有丝竹音乐,只能听风吹松叶,只能听父老杂乱言。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醉意朦胧中,自我意识消失了,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使人看到醉态可掬的诗人形象。  诗人最后说:有些人迷恋于虚荣名利,而我则知“酒中有深味”。魏晋以来,名士崇尚自然,嗜酒如命,他们所追求的是与自然冥合的境界,只有通过饮酒,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酒之深味便在于此。 

 其十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诗人一下笔,就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一个矛盾现象: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实上可谓至善之人的伯夷、叔齐饿死在西山(首阳山)。伯夷、叔齐是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互让君位。周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终被饿死。诗人紧接着义正严词地提出,既然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古圣先贤要讲那样的空话呢?  诗人又举出荣启期的事迹,证明善有善报之类的说教是空话。荣启期是一个安贫乐贱的人,是封建社会的一位善人。孔子说荣启期:“善乎,能自宽者也。”但这位善人九十岁还是以鹿皮为衣裳,以绳索为衣带,过着饥寒生活,像他青壮年时一样。  但是伯夷、叔齐也好,荣启期也好,他们生前没有得到善报,死后名声却流传后世。他们所以能名声传世,依赖的就是固守贫困的节操。陶渊明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固守穷节的贫士。 

 其十三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莸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  

孔子的弟子颜回,可谓仁者也。然而他29岁,头发尽白,早死。荣启期也是有名的好人,但九十岁还过着饥寒生活。他们虽留下身后美名,但死后何所知。  人生在世,有些人厚自养身,把身躯看得千金一样贵重,但临终时,再宝贵的身躯,也得消灭。西汉杨王孙于病危时,嘱其子裸葬,要以身亲土。人当解其真意。  这首诗的前八句说名不足贵,后四句说身不足惜,都是愤世之言。  陶渊明写《饮酒二十首》诗时,酒喝得不少,家中也经常断酒喝。当他写成十九首诗时,家里的酒坛酒罐又空了好几天。就在这个时候,一天清晨突然听见有人敲门。陶渊明披上衣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邻居李老汉,抱着一个酒坛,站在门外。李老汉说:“我们家大清早刚酿成的酒,我想让你尝个鲜,就赶紧给你送来了!”   陶渊明一看送酒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地说:   “我几天不吃饭不觉饿,可是这几天没喝酒,简直渴得要死!”   “我还不知道你!”李老汉说,“就算渴死了,也要当酒鬼”。  两个人朗朗地笑起来。  进到屋里,陶渊明急不可待地倒出一海碗酒,浅黄色的酒液散发着迷人的酒香,叫人垂涎三尺。因为是刚酿成的酒,没有经过滤,酒面上漂浮着一些酒糟,像一些白蚂蚁。陶渊明去找漉酒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挠头,想起头上缠的葛巾,蒙在一只空碗上,把另一碗浑酒倒在葛巾上。他掸了掸葛巾上的酒糟,重新把葛巾围到头上,头上的葛巾也飘逸着迷人的酒香,这股酒香,通过鼻子,一直钻到陶渊明的肺腑里。  “这是个好法子”,陶渊明得意地说,“又过滤了酒,又能戴在头上闻香”。  陶渊明举起那碗滤清的酒一饮而尽,顿时觉得两眼发亮,两掖生风,每一个毛孔都透气,每一个细胞都快活。  陶渊明喝足李老汉送来的酒,写成了《饮酒二十首》的最后一首诗。 

 其十四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陶渊明是以饮酒为题材,大量创作酒诗的第一人。他的诗,可谓篇篇有酒,寄酒为迹。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柳宗元贬谪南荒,在永州熬过了漫长的10年,除刻苦攻读,勤于写作外,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柳的不少诗文涉及饮酒,直接写饮酒的诗共两首,《饮酒》是其中之一。大约写于居住龙兴寺的贬永前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资料课件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饮酒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三则
    阿Q正传
    作文修改指导——如何提升作文的等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第九册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品雨》教…
    发散性思维训练:联想与想像(教案)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
    课例研究方案
    第五册第二单元教案
    《背影》课例
    驿路梨花(教案)
    《六国论》教学设计
    学问和智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满井游记
    己亥杂诗
    行路难
    观刈麦
    发问的精神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百年孤独
    香菱学诗
    岳阳楼记
    实词的辨析和选用
    麦琪的礼物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说“木叶”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石钟山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行动描写片断练…
    哨子
    等待戈多
    变形记
    墙上的斑点
    蜀道难
    兵车行
    将进酒
    我的信念(教案)
    囚绿记
    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论美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
    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隆中对(教案)
    高三专题复习课:“仿写句子”教学设…
    信客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想和做
    俗世奇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二…
    《愚公移山》最新教案
    短文两篇
    全方位 新手法 最优化——古代咏月诗…
    《陈焕生上城》教案
    《伟人细胞》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雨说》教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简案
    石钟山记
    阿长与《山海经》
    范进中举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二:致橡树(教案)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一:《错误》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一:《错误》
    《道士塔》教案 (一课时)
    我活着,因为我有一个梦想
    常见文言句式
    《行道树》教学实录
    夸父逐日
    雨的诉说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
    《致女儿的信》教学案例
    《老王》教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诗经》三首简明课堂实录:《氓》《无…
    《胡同文化》微型教案设计
    《论求知》教案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桥之美》教案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成功
    《项脊轩志》说课稿
    夸父逐日
    《晏子故事两篇》教案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材分析…
    《敬业和乐业》语段精读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一)
    亲情话题作文——《我的父亲母亲》的…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
    编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教学…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
    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  奇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最新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饮酒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
    《琵琶行》简案
    第六单元教案:《绿》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中国石拱桥》教案
    花未眠
    我的母亲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一面(教案)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谈谈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故都的秋
    《诗五首》教案:《使至塞上》《闻王…
    爱莲说教案
    律诗鉴赏教案(一课时)
    虞美人的教案
    《三块钱国币》教案
    济南的冬天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鲁版高一语文《荷塘风起》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齐人有一妻一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雨说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杜甫律诗五首
    齐桓晋文之事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
    《傅雷家书两则》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原创…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学…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说课
    《雨说》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案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网血来稿,吐血…
    《琵琶行》教案设计
    我教《项脊轩志》
    《敬业和乐业》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
    驿路梨花(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作文…
    庄暴见孟子
    《说“木叶”》教学设计
    《狼》教案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致橡树》教案
    评舒婷《致橡树》
    《错误》赏析
    《狼》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个》教案(一)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小…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