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一:《错误》

查询教学资料课件的详细结果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__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而《错误》是他最经典的一首诗歌。
  我打江南走过:打即从、自,意思是:我从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句也与上句相对,莲花等到季节才会开放,正如柳絮没有东风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是台湾现代诗社的重要成员。他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并能把传统的诗词意境与现代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法相揉和。在台湾诗人诗被改成歌最多的就是郑愁予和余光中。
  郑愁予诗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读他的诗仿佛看见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古代诗人。我认为在台湾诗人中郑愁予的诗是写得最好的。余光中的诗在清新淡雅方面是无法和郑愁予相比的。
  诗人西渡曾指出台湾诗歌缺少现代意识,这在郑愁予诗中也能体现出来。郑愁予的诗的确可以放在任何时代。他的诗的现代感表现在诗歌的艺术手法上,在诗歌的内容方面,的确不够宽广。
  但是爱情是世代流传的话题,关键是怎样写好它。这也是为什么三十四年代作品中,徐志摩和张爱玲的作品为什么还被现代的读者所喜爱。戴望舒是经典的是《雨巷》而不是《我用残损的手掌》。尽管后者的时代感更加强烈,思想内容更加进步。
  西渡在提到台湾诗人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时候,他指出是纪弦。我所看到台湾诗歌中内容上最具有现实感的是白灵的《爸爸,中国容不下一张书桌》。
  郑愁予的《小小的岛》和《赋别》这两首诗也是我极其喜爱的。郑愁予的诗情浓以淡笔写出,回味悠长。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当代诗不同的风格特征。
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诗歌底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2、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错误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一、导入:
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 蒋维翰《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二、简介作者。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15岁开始创作新诗。诗集《梦土上》 ,称为“浪子诗人”,诗歌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
三、范读课文。
四、整体把握诗意人复杂的思想。
1、《错误》情节简析
段落           情 节           意象
一、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江南走过)暗示思妇漫长等待(莲花开落) 莲花开落:既指分别之久,又言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二 、构思妇长期寂寞(寂寞如城)揭示思妇志节坚贞(恰若青石) 柳絮不飞、寂寞如城、向晚青石窗扉紧掩、春帷不揭
三 、示主旨——美丽的错误(过客远去) 马蹄达达
2、诗中写了哪两个形象?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我”是一个打江南经过的过客、一位游子。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
3、本文写了哪一件事?
思妇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过客的马蹄声让思妇产生了过客就是思妇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4、“你”(思妇)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美丽错误
马蹄达达——打江南走过 惊喜
季节容颜——莲花开落 失望
跫音不响——春帷不揭 期待
寂寞的城——街道向晚 封闭
东风不来——柳絮不飞 寂寞
5、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既然是错误,又何谈美丽呢?
① “我” 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②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②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涟漪 ,打破了原本生活的死寂。 。
6、“美丽的错误”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经出现过,在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有过。请指出下列词中的“美丽的错误”。
“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
温庭筠《梦江南》)
 “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两处都是写“美丽的错误”的。在这些词句中,我们一样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袭过作者心头后迅速转变为深深的失落。
7、在诗歌中,第一人称的“我”的出现有何作用?
①因为“我”只是一个匆匆的陌生的过客,不是思妇的丈夫,所以才会出现“美丽的错误”。
②和思妇的丈夫一样,“我”也是一个离开自己的妻子家人的游子。那么这位过客,也是离家外出远行的游子,他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和亲人。文中不仅写了思妇对远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写了过客对家中妻子的思念,不仅写了幽闺之哀怨,还写了羁旅的愁苦。更进一步讲,诗歌所写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两对夫妇间,而且发生在所有分离生活的夫妇间。
如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首游子谣《天净沙秋思》。
《错误》这首诗不仅写了闺怨的思妇,而且写了苦旅的游子。它是一首思妇词,也是一篇游子谣。
五、知识延伸
1、朦胧诗: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2、几首朦胧诗,体会其特点。
“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一代人)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作者用意象、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的一束白光。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顽强求索的精神。
小巷/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小巷)
诗人选择了三个简单的意象,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面。“我”拿着钥匙在寻找自己的房间,也即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然而“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我”是坚定的,“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我”又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也包括中年、老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不是都在终生寻找吗!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
这是一种错觉。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云象征自然)是和谐的,人与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首先,这节课的教学难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的,我教学的对象是高一理科普通班的学生。通过平时的接触,我了解到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语文,所以我将高一的语文教学总目标定位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错误》一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上。
我决定利用诗歌的多义性作为解读《错误》的切入点。公开课前,我巧妙布置了预习。“请你们根据《错误》的内容,想象她和他之间发生的故事。”“这首诗被很多教参定位于闺怨诗,你们能品读出其它的味道吗?”
作业收齐后,我根据其内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资料课件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一:《错误》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三则
    阿Q正传
    作文修改指导——如何提升作文的等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第九册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品雨》教…
    发散性思维训练:联想与想像(教案)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
    课例研究方案
    第五册第二单元教案
    《背影》课例
    《项脊轩志》说课稿
    《六国论》教学设计
    学问和智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满井游记
    己亥杂诗
    行路难
    观刈麦
    发问的精神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百年孤独
    香菱学诗
    岳阳楼记
    实词的辨析和选用
    麦琪的礼物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说“木叶”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石钟山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哨子
    等待戈多
    变形记
    墙上的斑点
    蜀道难
    兵车行
    将进酒
    我的信念(教案)
    囚绿记
    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论美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
    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隆中对(教案)
    高三专题复习课:“仿写句子”教学设…
    信客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想和做
    俗世奇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二…
    《愚公移山》最新教案
    短文两篇
    全方位 新手法 最优化——古代咏月诗…
    《陈焕生上城》教案
    《伟人细胞》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雨说》教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
    驿路梨花(教案)
    石钟山记
    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行动描写片断练…
    唐雎不辱使命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二:致橡树(教案)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一:《错误》
    《道士塔》教案 (一课时)
    我活着,因为我有一个梦想
    常见文言句式
    《行道树》教学实录
    夸父逐日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雨的诉说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
    阿长与《山海经》
    《老王》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诗经》三首简明课堂实录:《氓》《无…
    《胡同文化》微型教案设计
    《论求知》教案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
    《桥之美》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学案例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
    成功
    夸父逐日
    《晏子故事两篇》教案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
    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个》教案(一)
    《敬业和乐业》语段精读
    《愚公移山》最新教案
    谈谈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编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教学…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
    第三单元 建筑艺术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材分析…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学…
    亲情话题作文——《我的父亲母亲》的…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  奇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学…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教案:《绿》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中国石拱桥》教案
    花未眠
    我的母亲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一面(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故都的秋
    《诗五首》教案:《使至塞上》《闻王…
    爱莲说教案
    律诗鉴赏教案(一课时)
    虞美人的教案
    《三块钱国币》教案
    济南的冬天
    《傅雷家书两则》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鲁版高一语文《荷塘风起》教案
    雨说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杜甫律诗五首
    齐桓晋文之事
    庄暴见孟子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简案
    范进中举
    饮酒
    《琵琶行》简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说课
    《雨说》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案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网血来稿,吐血…
    《琵琶行》教案设计
    我教《项脊轩志》
    《敬业和乐业》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小…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阿长与《山海经》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原创…
    齐人有一妻一妾
    《狼》教案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致橡树》教案
    评舒婷《致橡树》
    《错误》赏析
    《狼》
    饮酒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一)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作文…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