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查询初中教案和课堂实录的详细结果
sp;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与前段互相照应。

写作特点:
一、以议论为主,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
    就全篇来看,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采用叙述的方崐法;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论,采取议论的方法,而抒情贯穿在整篇文章崐之中。特别是一、三两部分,如8自然段,先叙述敌对阶级对马克思的仇恨、崐诽谤的事实,再抒发革命者对他的爱戴和悼念的深厚感情,最后直接议论,三崐者结合很完美。
二、内容高度概括,逻辑严密: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的范围极其广泛,但恩格崐斯却用短小的篇幅(1100多字)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概括性很强。如:崐讲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几句话就作了精辟论述;对于马克思的实践活动,只选崐取了马克思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而这两方面,又仅举他办的刊物和创建崐领导的第一国际,内容高度概括,语言十分精炼。
    在论述上,逻辑非常严密。本文的论述中心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崐的伟大贡献,而主要是通过“思想家”和“革命家”两个方面来论述的。前者崐表现在创建无产阶级理论,后者表现在参加伟大的革命实践,而这两个重点,崐又是紧扣第一部分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崐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中的两个“对于”来阐发的。
    逻辑严密还表现在各个部分、各个段落的紧密联系上,就全文来说,有的崐地方用了过渡段(2自然段),就段与段来说,都用了总括上文,引起下文的承崐递性语句。段落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内容重点突出,层次井然。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初中教案和课堂实录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