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天山景物记

查询初中教案和课堂实录的详细结果

 十八  天山景物记
                          碧  野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的叙述方法。
  2.抓住景物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运用比较复杂的记叙方法写景状物;写景,按一定的顺序;状物,崐          须抓住景物的特征。
  2.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憙拑
                    第一课时
憗拕洅
预习思考题:
  1.找出课文的主要线索,看一看它是怎样贯串全文的。
  2.你认为夏季牧场的迷人之处表现在哪里?这一节作者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读了第三自然段,你对野马、蘑菇、旱獭、雪莲等分别产生了什么印象?

字词正音:
    耆qì 六十岁以上的  獭tǎ 水獭、旱獭、海獭的统称  鬣liè 某些兽崐类颈上的长毛  鬃zōng马、猪等颈上的长毛  曳yè 拖、拉  

词语注释:
    *连绵:(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横亘:梁、山冈等横跨、横卧。亘: 时间或空间上延续不断。
    *高插云霄:形容山岭非常高。
    *艳丽迷人:鲜艳美丽使人着迷。
    *炎暑逼人:形容非常炎热。
    *峭壁断岩:陡直的山崖,断开的岩石。
    *婉转嘹亮:歌声抑扬动听清晰响亮。
    *稀世之宝: 世间少有的珍宝。
    *爽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象而心情愉快。爽心,应作“赏心”,使心赏。崐              悦目: 使目悦。
    银练: 白色的熟绢。这里以“银练”喻“飞瀑”(下文“飞练”同)
    凝脂: 凝固了的油脂,形容润滑细嫩。
    沁绿: 这里指颜色鲜艳,绿得诱人。沁: 渗入,润浸。
    青凛凛: 形容色青而予人寒意。

解题:
    《天山景物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以饱含情感的笔,再现天山的迷人崐景色,富饶秀丽、雄奇壮观的自然风光,牧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引起人们对崐祖国西北边疆的无限热爱之情。“天山”两字限制描写范围,“景物”两字确崐定描写内容。题目朴实、明确。

作者简介:
    碧野,原名黄潮洋,现代著名作家。广东大埔县人,生于1916年2月。至崐今共出版了二十多部中、长篇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集。长篇小说《阳光灿烂崐照天山》和散文集《月亮湖》是其代表作,现任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副主席。崐1955年初,碧野满怀热情到新疆深入生活,于1956年秋回到了北京。边疆壮丽崐的景色和牧民的幸福生活,给作家以丰富的营养,于是他写了这篇《天山景物崐记》。被选入《1949─1959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

课文简析:
一、贯串全文的主线是空间的变化:
    作者先写远望天山艳丽而迷人的风姿(开头),勾起读者的游兴,然后顺应崐读者的心理,以导游的身份,带着读者同去游览。从山的外围和低处写到深处崐和高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雪峰·溪流·森林·野花”这一部分,写进山途中所见景物,整个部崐分按天山自然风光为序,极有层次。

     进入天山:
      │       雪峰──白云──像白缎绣上暗花
      │(洁白) 雪水──像银练                 比喻
      ↓       溪流──像盛开的白莲
雪   再往里走:
峰    │            密密的、重重叠叠
·    │       幽暗 漏下斑斑点点
溪    ↓            闪着烟头的红火光
流   原始森林                         映衬
·    │(墨绿)      只听见……                         以内外为序
森    │       幽静                                    (从外到内)
林    ↓            偶然能听到……
·   再往里走:
野    │          柔嫩(色调浅淡)
花    │                         可见
      ↓       山 柔和(山形平缓)
     五彩缤纷     凝脂似的──可感

               溪流──缓慢、萦绕、荡漾
              &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初中教案和课堂实录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天山景物记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