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中国史综合历史试题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74分) 1.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发展 B。氏族公社形成C.自然环境变化 D。学会建造房屋 2. 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抑商末,奖励耕织 3.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纯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庭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对荀子观点的确切说明是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国强盛是必然的B.荀子把秦国军事上的胜利错误的归为偶然因素所致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4. 西汉"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含义的核心是 A."大一统"即管辖疆域的大统一B.由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而提出C.皇帝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天下臣民皆听命于皇帝D.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5、从结果上看,王莽改制是一次A.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B.为缓和社会矛盾进行的失败了的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的改革D.缓和社会矛盾的政治改革6、体现西汉纺织技术重大进步的成就是A.提花机的使用 B。能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C.马王堆墓出土的纱衣 D。织造的蜀锦驰名远近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特点不包括A.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B。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C.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D。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8、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最主要的原因是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C.她能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9.柳宗元和刘宗禹哲学思想的相同点在于A.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 B。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C.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D。世界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10.元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主要目的是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有效的统治空前辽阔的疆域C.适应民族融合的形势 D。取得南方粮食供应11.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A.皇权日益强化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强化C.相权战胜皇权,得以恢复 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12.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A.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B。乾隆帝开明的民族政策C.独特的宗教信仰 D。强烈的民族意识13.外蒙古地区在清朝前期大致属于A.西宁办事大臣辖区 B。伊犁将军辖区C.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 D。盛京将军辖区14.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是否抵御外来侵略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不翻译外国书报15.司马富在《赫德与中国早期近代化》一文中说:"这一事件预示着中国与外国列强之间十年合作和相对协调时期的来临。"你认为司马富所说的"这一事件"是指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总理衙门的建立 D。清政府决定向英法等"借师肋剿16.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 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B。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17.中国近代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和第一家炼钢厂分别设在A.福州、上海 B。上海、汉阳 C。福州、天津 D。天津、汉阳18、与《南京条约》比较,《马关条约》的特点在于(1)签订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3)反映了列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4)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经深入到长江上游A.(1) B。(2)(3) C。(1)(2)(3) D。(1)(2)(3)(4)19.就整个戊戌变法运动来看,它在中国近代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C.沉重打击和削弱了顽固守旧势力 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0.在20世纪初的历史现象中,与清末"新政"关系不密切的是A.民主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B。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B. 湖北新军成为发动武昌起义的主力 D。四川保路运动及各地收回利权运动高潮 21.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 B。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C.是否改变中国政体 D。是否改变中国社会性质22.将《清朝疆域图》与《中华民国地图》(1917年)比较,行政建置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外蒙古 B。西藏 C。内蒙古 D。新疆23.与近代"诗界革命"、"史学革命"不符的是 A. 提出的时间,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旧交替时期 B. 提出人:同为维新运动的积极参预者 C. 提出原因:都因受西学传入的影响 D. 两者均有探索革命的精神 24.下列哪一项不是属于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相似点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发生了罢课、罢工、罢市斗争C.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 D。掀起了反帝斗争高潮25.下列关于国民大革命战争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伯是 A. 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军阀统治的基础 B. 使人们思想上受到了革命的洗礼 C. 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 D. 中共开始掌握了一部份军队 26.辛亥革命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最根本的表现是A.被野心家篡夺了革命果实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没有成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没有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27.下列对1929年至1933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大反攻前夕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表述,不正确性的是 A. 前者主要集中在南方,,后者偏重于北方 B. 前者被大城市和铁路线分割,后者包围着铁路线和大城市 C. 都是在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 D. 江西和山西先后成为根据地的集中区域 28.1933年1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这突出地表现了 A. 红军与抗日反蒋力量结成了统一战线 B. 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尚未全面推行 C. 民族矛盾、国民党内矛盾并存 D. 中华民族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 29.西安事变发生后,"英美的舆论,虽对捉蒋表示不赞成,然而也不主张讨伐张、杨"。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英美不关注西安事变 B。张、杨同为英、美走狗C。英美与日本矛盾尖锐 D。英美支持张杨捉蒋30.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国民党把大量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军费激增 B. 美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C. 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大搞通货膨胀 D. 工人失业、农民破产 31.促使中国民主同盟性质改变的事件是 A. 国民政府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共产党确立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D.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33. 1956年到期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中呈现的趋势是A.初期问题严重,后期逐渐纠正 B。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C.初期、中期较好,后期问题严重 D。整个十年,经济处于停滞状态34.大跃进运动的失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关键的因素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农民的思想觉悟提高 D。国际国内形势好转35.1942年整风运动与1978年关于真理标问题的讨论的主要相似之处有(1)党的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批判党内左倾错误,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3)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4)为革命和建设进入新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A.(1)(2) B。(1)(2)(3) C。(3)(4)(1) D。(1)(2)(3)(4)36.50年代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生命力,并被广为运用的是(1)"求同存异"方针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A.(1)(2)(3) B。(2)(3) C。(3)(4) D。(1)(3)37.我国在航天领域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 材料解析题(每题材12分,共36分) 3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493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于洛阳;恐群臣不服,仍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高祖(孝文帝)欲迁都,临太极殿……曰:"黄帝天下未定居于涿鹿(今河北涿鹿县境内);既定之后,欲迁于河南。"…….丕(东阳王元丕)曰:"凡欲迁疑,当讯卜筮,审定言否,然后可。"高祖谓丕曰:"…….然卜者所以决疑,此际不肄,何需卜也是……"摘自《魏书》卷24材料三:魏主对任城王 曰:"国家兴自朔土,徒自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仿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忧,奈何?" 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及。"摘自《资治通鉴》材料四:(公元494年)魏主……使群臣更论迁都利害,各言其志,燕京刺使穆罴曰:"今四方未定,未宜迁都,且征战无马,将何以克?"帝曰:厩牧在代,何息无马!今年内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尚书于果曰:"臣非以代地为胜伊洛之美也。但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魏主临朝堂,部分迁留。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五:恂(太子元恂)不好书学,体貌肥大。深忌河洛署势,意每追北方。中庶子高道悦苦方谏,恂甚衔(怀恨)。高祖境崧岳(嵩山)恂留守金墉(洛阳东北)于西掖门风与左右谋,欲知牧马轻骑奔代(既平城)手刃道悦地禁中(皇宫中……高祖曰:"此小儿今不灭,乃国家之大祸。…… "乃废为庶,轩于河阳,以兵守之。……(中尉李彪)告恂复与左右谋逆,高祖……赐恂死,时年十五。摘自《魏书》卷22请回答: 1. 据材料概括孝文帝由平城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 据材料概括孝文帝迁都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 材料2、4迁都的实质是什么? 4.材料2的元丕,材料4的于果和材料5中的元恂代表了哪些人的意见? 5.通过孝文帝迁都之争,你得出什么重要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