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1、 金田起义前夕,拜上帝教的势力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是 A 拜上帝教平等精神的感召 B 洪秀全个人的威望 C冯云山等人的深入传教 D 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2、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主要在于 A 使农民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B 使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 C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 D 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3、 《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是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A 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 它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 它采取绝对平均分配的办法 D 它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 4、 造成1853-1855年太平天国北伐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 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给不足 B 寒冷的北方天气的困扰 C 受到清军和地方武装的围攻 D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5、 1853年太平天国西征主要是为了 A 推翻清朝统治 B 断绝清政府的财源 C 巩固天京大本营 D 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6、《资治新篇》载:"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争,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这是洪仁谀拇问录笞芙岢龅木榻萄?br> A 安庆失守 B 天京陷落 C 北伐失败 D 天京变乱 7、太平天国运动时,中国社会矛盾最突出的是 A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满族和汉族的矛盾 8,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能够再次打破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 B 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组成新的领导核心 C 洪仁拔鞣降脑倒? D 英法等国严守中立,没有援助清政府 9、太平天国后期曾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 满汉地主武装共同镇压太平军 B 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太平军 C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 D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失利 10、1856年发生的事件有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②石达开在鄱阳湖大败湘军 ③秦日纲率军破江北大营 ④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⑤天京变乱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天京军民处死韦昌辉 ②洪仁岢觥蹲收缕? ③陈玉成退守庐州 ④石达开率军出走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①② 12、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B 是几千年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结晶 C 实行"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 D 废除土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3 、1860年,陈玉成和李秀成一起率军攻破江南大营之后 A 再次联合打垮江北大营 B 在安庆附近与湘军展开激战 C 率军西征,进入江西 D再次联合取得三河镇大捷 14、指挥太平军在鄱阳湖口大败湘军的将领是 A 赖汉英 B 李开芳 C 秦日纲 D 石达开 15、天京事变的原因是 A 清朝派奸细制造混乱 B 领导集团内争夺权势 C 地方与中央形成对抗 D 英法联军的军事干涉 16、关于天京变乱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彻底搞垮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B 太平天国开始转入防御战 C 太平天国发生了信仰危机 D 使西征、东征相继失败 17、《资政新篇》主要反映了 A 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 B 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C 挽救民族危亡,反帝爱国精神 D 资产阶级要求参政的强烈意识 18、《资政新篇》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A 以法治国 B 学习西方 C 土地分配 D 自由通商 19、从内容上看,《天朝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①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提出正确认识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0、《海国图志》与《资政新篇》的相同点是①主张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是抵御外国侵略 ③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情况 ④反映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愿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1 、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是因为 A 正式建立农民政权机关 B 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方案 C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2、太平天国面临的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 A 封建统治的强大 B有外国势力入侵 C 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D 领导集团分裂 23、《天朝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因为它规定 A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 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 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24 、太平天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A 领导阶级 B 指导思想 C 斗争对象 D奋斗目标 25 、致使太平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事件是 A 清政府‘’借师助巢‘’ B天京事变 C太平军北伐失败 D安庆失陷 26 、太平天国性质是 A 传统的旧式农民战争 B 反侵略的民族战争 C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D农民阶级的爱国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 27、阅读太平天国时期有关英国对华政策的材料: 材料1 185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向当时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建议:"大不列颠一国,或是在中国拥有舰队的三个外国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趁皇帝还据有能够缔结条文的地位时,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 材料2 1853年4月,英国翻译密迪乐致阿国礼:"……内战在扩大,长江中下游已为叛党控制。满洲人在帝国南半部的权力已被推翻,无可挽回,外国人去帮助他们干涉只会有无限期延长战事和混乱的结果……中立乃最切要的任务。" 材料3 1853年8月,文翰报告说:"宣布中立……如果不是唯一的政策,也是最好的政策,如给皇帝援助,那么必须是大规模的援助,而且如果叛党的势力广泛而远近地扩张起来,人民大众又普遍地愿意拥戴他们的统治者,这种大规模的援助是没有结果的。太平天国并不象不向我们就范的样子,遇有适当的机会和叛党协商时,我们从叛党手里可获得政治和商务利益,也可大超过执皇党。" 材料4 1862年,英国首相巴麦尊在下议院的辩论中曾说:"我认为,中国已改变它对外国和对英国的政策,既然恭亲王和那些同他一样的同僚们所奉行的政策证明了中国是准备和外人发生亲密的关系,而不是拒与接近,或力图阻止和外人发生任何一切往来,而且既然中国的政策是鼓励世界各国的商业,那么对我们来说,如果不努力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从事于改进的努力,那是自取灭亡的。" 回答:①从材料1到材料2可以看出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与史实,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