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测试题
|
查询历七年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测试题 |
作者:山西师大实验中学 王建平 |
一、单项选择题 1.14、15世纪,促使欧洲社会分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手工业的发展 B.三大发明的传播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中国的火药传入欧洲后,除了在军事上发挥作用外,还直接促进了( ) A.造船业的发展 B.冶金业的发展 C.工业区的形成 D.新航路的开辟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 ) A.私有制 B.雇佣关系 C.商品经济 D.手工工场 4.下列各项,按照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社会分工的扩大 ②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5.15世纪上半期,欧洲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工具是( ) A.纸张印刷的书籍 B.绢帛书写品 C.羊皮纸手写稿 D.木板刻品 6.最早的资产阶级分子和无产者产生于( ) A.中世纪的城市 B.中世纪的农村 C.中世纪的城堡 D.中世纪的庄园 7.15至16世纪之交,封建领主中一部分人把土地租给别人经营,以收取地租,这种地租的性质应是( ) A.封建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半封建性质 D.半资本主义性质 8.15世纪中期欧洲出现商业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B.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通商要 C.航海技术的发展 D.《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 9.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表明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东西方贸易 B.掠夺财富 C.开辟国外市场 D.丰富地理知识 10.下列有关“价格革命”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 B.封建主势力因其所获地租的贬值而衰落 C.它阻碍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D.它使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 11.16世纪掌握由印度洋通往大西洋交通咽喉的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2.西班牙在美洲庞大的殖民帝国之所以不包括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是因为( ) A.中、南美洲的财富已满足了西班牙人的欲望 B.西班牙无力对北美再进行殖民扩张 C.英法荷已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 D.西班牙人认为墨西哥以北没有金银 13.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 A.但丁 B.乔托 C.彼特拉克 D.薄伽丘 14.世界上最宏伟的艺术作品是 ( ) A.《蒙娜·丽莎》 B.《大卫》 C.《雅典学派》 D.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屋顶壁画 15.对私有制进行了无情批判的著作是( ) A.《十日谈》 B.《愚人颂》 C.《乌托邦》 D.《堂吉河德》 16.近代天文学革命引起教会人士极端仇恨的根本原因是一。( ) 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宣传了唯物主义世界观 C.在自然事物方面向教会权威提出挑战 D.确立了“太阳中心说”。 17.对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应是( )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制 D.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18.15、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宗教内部派系斗争 B.世俗封建主同教会之间的争权夺利 C.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D.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19.德意志率先爆发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充分 B.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C.德意志四分五裂有利于宗教改革展开 D.德意志教会力量薄弱有利于资产阶级展开斗争 20.16世纪末被法国国王宣布为国教的是( ) A.路德派新教 B.加尔文派新教 C.天主教会 D.安立甘教会 21.导致尼德兰爆发革命的主要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及其新教徒与天主教会的矛盾 B.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尼德兰封建统治的矛盾 C.农民、雇工与贵族、教会、包卖商的矛盾 D.资产阶级及广大群众与西班牙专制统治的矛盾 22.对尼德兰革命的表现形式,准确的表达是( ) A.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农民战争 B.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民族独立战争 C.新教徒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 D.加尔文派新教徒的大起义 23.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 A.它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北部的统治 B.它成立了荷兰共和国 C.它以加尔文教为旗帜 D.为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道路 24. 在尼德兰革命过程中,南北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是( ) A.南北形成两个彼此对立的经济实体 B.西班牙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C.南北宗教信仰不同。 D.南方贵族的叛变革命 25.15至18世纪下半期通常被称作是资本主义的( ) A.简单协作时期 B.工场手工业时期 C.机器大工业时期 D.萌芽时期 26.最早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海家是( ) A. 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7.为捍卫真理而英勇献身的科学家是( ) A. 哥白尼 B.开普勒 C.伽利略 D.布鲁诺 28.西欧宗教改革后,国王宣布为教会最高首脑的国家是( ) A. 德意志 B.瑞士 C.法国 D.英国 29.15、16世纪不属于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尼德兰革命 30.下列各项不属于西欧宗教改革的作用的一项是( ) A.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D.天主教会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引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哩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引自《哥伦布遗嘱》 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哥伦布为何“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航路?” (2)据以上材料分析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3)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中有何重大发现和成就? (4)据以上材料,你如何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材料二 托马斯·闵采尔说:“……直到现在,城市和乡村里贫苦的、平凡的人们,都处于与上帝的意旨和任何正义相违背的境地,承担着宗教贵族、世俗贵族和政府的沉重负担。……所以,基督联盟的纲领和计划是这样的:托庇上帝的保佑,而且,在可能的范围内,毋须武装斗争和流血来获得自由。”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 材料三 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该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担子。在现存的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有的贵族堡垒,所有修道院,都是欺骗和压迫的渊源,必须立刻摧毁。” --《书简纲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神权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一主张会得到哪个阶层的支持? (2)据材料二、三说明托马斯·闵采尔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材料二、三与材料一表达的相似观点是什么? (3)据材料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观点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教会的教父们的无数著作中有不少表面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 ……教父们会有错误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彼得,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隐入错误中;圣徒们永远不要人启发岂非错误;教父们自己并不相信他们或他们的同伙永远正确。 ……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引自人文主义者阿贝《是与否》序论提要 材料二 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引自人文主义者皮阿《论人的尊严》 材料三 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引自《世界史·中古部分》 回答: (1)据以上材料所述,人文主义者极力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3)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 三、问答题 34.试结合原因、影响分析新航路开辟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特征? 35.比较说明西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七年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测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测试题参考答案 |
下一篇文章: 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历史试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