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在满座的宾客中来回斟茶,而你往这椅子上一坐,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可以忘掉时间的地方,一个连你自己也要忘掉的地方。丝毫没有察觉,你也成了这里的一种布景和效果。叫板的痛快,品茶的悠闲,真可谓是完完全全的老北京的风韵,只有茶是不老的,如花般鲜嫩的,清纯的,每注一缕热水,从根一直漫向芽尖,——我感到了一种重生般的生长的力量。轻轻啜饮一口,仿佛吸了一口春天的气息。杯中香气缭绕,台上余音绕梁,这座上闲情,这缓慢悠闲地打发时光的方式,在这疲于奔命的年头,已不是消遣,已经是一种忘我的境界,您哪,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了。
三
从北京到北京,还有一种距离,在一个人的仰望中。每次我这样仰望时,似乎是在观察一个距离更远的北京。太多的蓝图。太多的建筑工地,太多的轰轰烈烈的挖掘机和脚手架,脚手架上的小旗子,太阳在头顶上威严地移动,一群寂静地飞过的鸽子……
北京的心脏部位,被一块一块地掏空了。
那里原来都是老房子,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以老城区最多,也就是城市的心脏部位。奇怪的是,偌大的北京,无数的四合院,但从未变成过迷魂阵,我也从未在这里迷失过方向。天长日久,这些老胡同老房子,它们就那么默默地和时间较着劲。许多老房子也实在太老了,都已十分破旧,但这些老房子破而不败,骨子里有一种属于北方的硬朗而强悍,不会像潮湿的南方那样糜烂。看了这样的老房子你会想到一个词,坚守。坚守到最末一刻。这样的房子不会被时间打败,而是被人类打败。建国之初梁思诚先生痛哭流涕地上书,希望能把北京古城完整地至少是成片地保存下来,结果他的意见却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采纳了。北京拆了牌楼,又开始拆团城,拆团城是为了方便中南海车辆地出入。为此林徽因大骂主管文化文物的副市长吴晗。林徽因是淑女,吴晗是历史学家,可骂他又有什么用,那时谁都想要把一座古城的命运就像一张白纸那样翻过来。到现在,尽管故宫还在,天安门还在,但你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四下一望,到处弥漫的现代气息已经明显占了上风。
我不禁感慨起来,又觉得这感慨有点多余。
从理性的视角去看,保存是必要的,拆也是必要的,有些东西,或许原本就更适合在更深处的记忆里待着,更适合在版画或木刻里存在。一座永恒的经典性城市,每一个时代都该有属于自己的表达价值。你让现在的北京人生活在一百年几百年的老房子里,那种时代的错位感,那种四下里都破着的生活,又太不近人性了,他们有权利享受更高层的现代生活方式。北京既是元明清的古都,更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它也不能老那样匍匐着。尽管许多人对建国后北京大拆老房子几乎一致的持否定态度,但有一个事实又是谁都看得见的,在大规模拆迁的同时,北京的腰杆子迅速地硬起来了,它站起来了,它以最快的速度超越一个又一个的距离。尤其现在,北京正在获得它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高度。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不是拆与不拆,建呢,最重要的也不是城市的海拔高度,而是如何让那些被拆掉的地方不被真的掏空了,还能继续保存一座古老城市的那种元气,让它在血脉中继续绵延。我很害怕那些像变形金刚一样的城市。具体到四合院,保存它,无疑是为了强化城市古老的记忆,可拆了一片留一片,先就把那些气息给毁掉了。我不是城建专家,岂敢妄自评论,但哪怕纯粹以我一个外行人的眼光来看,当你看见两幢相邻的房子中间隔着千百年的岁月,是很刺眼的。它们的四周已建起了一幢幢趾高气扬地高大建筑,四合院被欺负得很厉害,就是不拆,四合院处在这样的夹缝里,挤也被挤死了。我相信一个卖小菜的农民也有对城市地基本诉求,有舒服不舒服的感觉。
北京西客站已是一个最有争议性的建筑标本,在现代建筑的头顶上扣了一顶古典的帽子,也实在有点不伦不类,然而不能说设计者没有煞费苦心,他是诚心诚意地想给北京留下一点世代相传的东西。可见,城市建设走不得中庸主义的路子,旧的要旧,新的要新,反倒显得有层次,有来历,有时间意义上的纵深之感。我觉得,与其把现代建筑苦心孤诣地弄成仿古建筑,那还不如像鸟巢那样干脆。
许多人都觉得鸟巢是个奇妙的景致,我不这样看。我觉得北京没有奇妙的景致,无论长城,还是天安门,还是鸟巢,都与某种重大的使命联系在一起。
去看鸟巢的那个季节,日光更温暖了。我是说秋天,一些残叶正在凋零,更多的树叶则在等待被季节染红。很远我就看见了,我没有看到它建成的样子,但我看见了它的内部结构,它的骨骼。赫尔佐格,德梅隆,这些接近上帝的建筑大师,他们与中国最有想象力的建筑师一起,把一幢建筑建造成了——我觉得它不像鸟巢,更像宇宙世界的缩影。而在亲眼看到它之前,它是让我非常担心的一个悬念,北京同世界有多远?一座古老的东方帝都同二十一世纪有多远?那一刻我没觉得我是一个外人,我感觉是在我家里的一件事操心。只看了一眼,我一下放心了,大气,舒服!我看到了那些坦率地暴露在外的结构,那相互支撑的网络状的构架与中国传统的镂空手法完美地融会在一起,这里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尖锐的美学对抗,我感到了它和这座城市的和谐,东方与西方的大美被天衣无缝地铆接在一起。当我知道它被《泰晤士报》评为了全球在建的最强悍工程时,我更加深信,美是无国界的,这样的强悍和王者之气不仅与北京最深刻的文化精神是高度一致的,而且已经完全超越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力地拉近了北京同世界的距离,达到了具有普世性的审美期待,这是人类的建筑,人类的艺术。它也的确采用了大量的人性化元素。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