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书当天,从傍晚到夜深,陈启文带领我流淌在他的《河床》上。入睡后,梦境里,忽而见到16岁的小菊,忽而见到老汉林真……在我阅读的历程中,许久未曾有过如此感应了。这是鲜活人物新奇故事在我脑海萦回的结果,也就成为评判作品的一个标准。凡能使我生发如此感应的,我都会认为它充盈着震撼性的艺术魅力。陈启文的《河床》,就是这样的小说。 阅读之初,曾以为它是回忆童年乡土的散文长卷。文情淳厚,意境清幽,我满怀兴味地看下去。第一段,“我降生于一条河上”,是老汉林真“把我从水里捞起来的”。第二段,“儿多母苦”。第三段,“那些难产女人的丈夫抡直了牛鞭,在女人身上使劲地抽打”;“一个刚才还在纺纱的女人,转眼间就会被抬到乱葬岗上去埋掉”。至此篇幅已经过半,仍然在散文里漫游。 及至第五段,小菊出现,这才意识到它乃是结构别致的小说。其实,小菊在第一段就出现了,“老汉说,丫头长得就像小菊的样子”;第三段里又埋下了伏笔:“那些纺纱的女人悄声议论,说小菊怀上了”。16岁的小菊,只不过脸上长了两块蝴蝶斑。可是“她爹说,屋里有绳,河里有水,你看你还缺啥呢?”她缺的是“心眼”,她有的是“自尊”,她选择了河水。 到了第六段,“很快就没人记得小菊”了,却“谁也没有想到林真老汉会去投水”。他早就“希望我和小菊成个家”,“因为没能把小菊救起来而深感自责”。作为小说,故事写到老汉投水,满可以了。即便如此结撰,也已非同一般,使我想起汪曾祺获奖作《大淖纪事》,前半的“画龙”,是为着后半的“点睛”。而陈启文却欲罢不能,除了故事,他还有更多的心思。 于是,又有个第七段。20多年后,我回到故乡,“一个人站在广袤的河床上”,感受到“有些东西是不会随滔滔不绝的河水一同流逝的”,它永远留驻在生命里。到了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老觉得有人蹑手蹑脚地走到窗户边上,一双眼睛凑近了窗口。她在偷窥我。我真想低声对她说,别看了,这床上只躺着一个老大不小的陌生男人,你早就认不得了”。 这第七段,又回复到散文境界。我无意在文体间比较,我只想说体裁是个外在形式,内容核心才最当紧。《河床》令我震撼,在于它深沉慨叹“河床”之上女人的命运。小菊未必有明确自尊,但她逃脱不掉古来沿袭至今女人命薄如纸的命运。女人如花的生命,只因习俗的误会而顷刻凋零。《河床》的内容,本可以敷演成长卷的,作家却只痴情在这一点上。 “一个河床上的汉子,活到80岁,你仍然能在他的皮肤上一掐一个血印子。”而女人呢?“像是一个个映入水中的倒影,飘摇在水里”,很快就“化了”。女人的生命流淌在《河床》,若女人被认为偏离了“河床”轨迹,生命就会枯萎。在林老汉的美梦里,小菊该是“我”的妻,而她只活在忆念里。陈启文酿制的,是一杯淳厚的“茅台”,是一篇诗的小说,是一首小说的诗。 跟《河床》比,另四篇更像是正宗的小说。《闪电中的鸳鸯》和《桃花水母》所描绘所慨叹的,也是女人的命运。《象形瓦釜》和《一条船能走多远》则追思爷爷辈的老男人。如果说《瓦釜》是血缘的传奇,那么《一条船》则是一出人生价值的悲剧。如果说《鸳鸯》着重于揭示积习的压抑和天意的伤害,那么《桃花》则把笔锋直接指向了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现实。 作为一部长篇,《河床》的“反结构”倒也是一种创新结构形态。五部中篇血脉相连,犹如观赏长廊画屏,晶莹辉闪夺人眼目,心血绵延动人魂魄。但既然流淌在《河床》上,那么它就又可以是循环变换的。今后再有属于这一系列的篇章,无妨重新排列组合。而我想提示的是,其中艺术更显精美的章节,应该葆有独立地位。作为中篇的《河床》,我认为就富有相当经典的意味。
崔道怡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启文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生命气息的真实弥漫——读陈启文新作《河床》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