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朱元璋 >> 正文

 

对朱元璋出生地几种说法的个人理解

  编者按:本网昨日编发了一篇《明史专家权威定论:朱元璋出生地在凤阳》,今天信箱里来了一篇论文,提出疑问。本人去过凤阳,参观过明中都旧皇城,也看到朱元璋父母的墓葬群。所以编发此文,与想让事实越辩越明,搞清史实。这朱皇帝有什么好处,要争来争去?

  摘要:朱元璋出生今明光市城北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元代泗州盱眙县太平乡赵郢),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客观事实,是基本可以定论的。出生地是明确的,围绕这个问题却争议了600多年,这与朱元璋本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几次不同表述:“濠,吾故乡”、“予生于濠梁”、“钟离之东乡”、“凤阳,朕故乡”及民歌传唱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朱元璋;出生地;钟离之东乡;凤阳;明光

  朱元璋元天历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出生于今明光市城北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元代泗州盱眙县太平乡赵郢)。有朱元璋自述《朱氏世德碑记》(《御制皇陵碑文》),明嘉靖《泗志备遗》(主要是对明正德《泗州志》的补正),明万历《帝里盱眙县志》,明郎瑛《七修类稿》,明文林《琅琊漫抄》,明林时对《荷闸丛谈》,明曾惟诚《帝乡纪略》,清乾隆《江南通志》,清康熙、乾隆《泗州志》,清康熙乾隆、同治《盱眙县志》,清光绪《盱眙县志稿》,民国毛焕镳《明孝陵志》、民国汪雨相《嘉山县志》手稿等众多史料真实记述;有《圣祖灵迹碑记》、《孕龙基碑》、《跃龙冈碑记》等明光当地众多碑刻实物客观记载;有抹山、尿布滩、二郎庙等明光当地众多历史遗迹佐证;有赵府、明光山、香花涧等明光当地众多民间传说故事烘托;有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北大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天有教授等众多史学专家学者认可。应当说是非常明确的事情,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客观事实。为进一步明确这个问题,明光市政协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在朱元璋诞辰六百八十周年之际二〇〇〇八年年十月编纂出版了三十八万字从多方面证实《明光出了朱元璋》(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一书,朱元璋出生于明光,应该基本可以定论。

  明光市非常年轻,一九九四年才撤县设市,她的前身嘉山县一九三二年才设置,其主要区划来自于盱眙县(原属安徽省,一九五五年划归江苏省)。许多人不知道其区划沿革,因此,知道朱元璋出生于明光的人很少。朱元璋出生至其登基当皇帝后的前几年,还没有明光这个县级和集镇地名及赵府这个村庄名字,讲出生地势必要用元代或元代以前的地名来表述。朱元璋的出生地是明确的,试想,出生时间那么准确清楚,出生地怎么会弄错呢?但围绕这个问题却争议了六百多年,我个人认为,这与朱元璋本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自己出生地的几次不同表述及民歌传唱有很大关系。

  1、“濠,吾故乡。”[1]

  这是朱元璋说的话,来自《明实录》。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朱元璋回到濠州祭奠父母,与濠州父老乡亲宴饮时说:“吾与诸父老不能相见久矣,今还故乡······”“濠,吾故乡,父母坟墓所在,岂能忘之。”

  这里的“濠”应指古代濠州,包括盱眙县(含今明光)在内,不能理解为今天的凤阳县。或者说,濠是大故乡范畴,韶山是毛泽东故乡,湖南更是毛泽东故乡。另外,朱元璋说:“濠,吾故乡。”这里的故乡应当是指生活地、成长地,并非指出生地。

  2、“予生于濠梁。”[2]

  这里的“濠梁”应指濠州和都梁,盱眙古称都梁,包括今天明光在内。有人在《天潢玉牒》按语中认为“濠梁······时为钟离,今之凤阳府也”[3]。可见“濠梁”范围是凤阳府,而非凤阳县。

  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能将濠梁理解为庄子和老子在临淮观鱼时的濠梁(梁),不能认为这个濠梁在临淮,临淮就是后来的凤阳县,生于濠梁就是凤阳县。此外,张士诚曾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派兵占领过濠州等军事要地,这是当时龙凤王朝都元帅、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吴国公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朱元璋志在必得天下,元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已自立为吴王两年的朱元璋决定讨伐张士诚,在告祭大江之神时说:“予生于濠梁,乃庶民也。”意思是说张士诚这个逆臣贼子竟敢进犯本王的出生地,不讨伐行吗?之所以扩大出生地范围,有激励三军将士奋勇杀敌之意。

  3、“钟离之东乡。”[4]

  朱元璋出生于“钟离之东乡”之说,最早见于洪武二年(1369年)翰林危素撰写的《皇陵碑》:“皇考有四子:长兄讳某,生于津律(里)镇;仲兄讳某,生于灵璧;三兄讳某,生于虹县。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5]

  这里的“钟离之东乡”不能理解为钟离县境内东部,“钟离”不能等同于今天的凤阳县,而是古钟离郡,曾经包括盱眙西南地区,即今天明光市的大部分地区;古汉语中双音节词较少,绝大部分是单音节词,“东乡”不是一个双音节词,而是两个单音节词,“东”是东面,“乡”是乡村。朱元璋叙述几个哥哥出生地只具体到县,而叙述自己出生地时则具体到乡。“钟离之东乡”意思是古钟离县的东面乡村,即盱眙县太平乡,就是今明光市城北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上个世纪末期,国图专家在香港书市地摊上发现的明泗州知府曾惟诚《帝乡纪略》对此作了明确解释,充分揭示了朱元璋出生地之谜:“太祖生钟离之东乡,即盱眙之唐兴、灵迹诸乡也。”[6]郎瑛《七修类稿》认为:“盱眙县唐兴、灵迹二乡,即《皇陵碑》所谓钟离之东乡也。”[7]文林《琅琊漫抄》也明确肯定:“太祖高皇帝生于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8]

  为什么称“钟离之东乡”呢,我的理解是,朱元璋出生地元时没有任何名气,只是盱眙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具体说了别人也不知道在哪里。再则,皇帝说自己出生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村庄也有损于自己的脸面和威严。但朱元璋又想把自己出生地表述得更清楚具体一点,怎么办呢?用闻名于世的地名加方位。因出生地距盱眙县城130余华里,与钟离县交界,距古钟离县城较近,不到50华里,钟离比盱眙古老闻名,于是,朱元璋就选择古钟离作为参照物,将出生地方位表述为“钟离之东乡”——古钟离县东面的乡村,是比较具体准确的。

  4、“凤阳,朕故乡。”[9]

  这是朱元璋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谕户部文中说的话:“凤阳,朕故乡,皇陵在焉。······朕今永免凤阳、临淮二县税徭役。”有人据此认定朱元璋出生在凤阳,如果不是出生在凤阳不可能永免凤阳县税徭役的,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故乡不一定是出生地,成长地也可以称故乡。朱元璋十岁以后到出家为僧,一直生活在凤阳。朱元璋说:“凤阳,朕故乡。”后面还有话:“皇陵在焉。”他强调成长地为故乡,一是为了尊重父母,父母生活安葬的地方“凤阳,是我故乡”;二是皇陵在这里,我把这里当成故乡,你们可要好好善待它啊。再则就是,你们生活在皇帝的故乡,是你们的荣耀啊。

  5、“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10]

  这是一首全国特别是江淮地区广为流传的民歌,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也是人们认为朱元璋出生在凤阳的最直接证据。你要是说朱元璋出生在明光,他们马上就会脱口而出反驳你,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吗,怎么出生在明光呢,凤阳人能同意吗?他们甚至认为你在说笑话。

  这一方面反映民歌影响太大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多数人对历史无知。凤阳一词始于洪武七年(1374年)始置凤阳府,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四乡新立凤阳县。凤阳既是府,又是县,先有府,后有县。因此称元之濠州、濠梁、钟离,明之凤阳为朱元璋故乡,都是指的一个地方,即元濠州钟离之东乡,也就是元代泗州盱眙县太平乡;亦即今安徽凤阳县东,也就是今明光市城北明光街道办事处赵府村。

  这首民歌中的“出”字被人理解为出生,这是不妥的,应当理解为“出现”比较恰当。自从出现了朱皇帝,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出现了朱皇帝是一个历史现象,他当皇帝的行为可以造成任何一个好地方灾荒,灾荒是他当皇帝的行为造成的,而不是他出生在哪里造成的。将“出”字理解为出现,那么无论朱元璋出生在哪里,这首民歌都能解释通。

  这里要强调的是,民歌中的凤阳是指大凤阳——凤阳府,而不能理解为小凤阳——凤阳县。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扩大自己的丰沛地,设置凤阳府,辖五州十三县,五州:寿州、泗州、宿州、颍州、亳州。泗州辖天长、盱眙、五河三县。此后多次调整变动。

  另外,这首民歌广泛传播,还与朱元璋建国后的移民政策有很大关系。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四月,朱元璋回濠州祭祖,当地长期战乱之后,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人气不旺,市井萧条,对朱元璋触动很大,他感慨良多,始终惦记不忘。建国后,为恢复濠州等地昔日的繁华富庶景象,朱元璋就强行把江浙富户大量移民到凤阳府,主要是凤阳、临淮二县。移民不能随便返乡,他们要回乡祭祖,就扮演乞丐,打着花鼓,唱着民歌回乡;另一方面也借此编派朱元璋,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故乡亲人们相见,势必要询问在凤阳境况,于是就用民歌回答他们:“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没想到这首民间歌谣竟然被世人错误地当成朱元璋出生于凤阳的有力证据,实在让人遗憾!所以我们有义务在这里说清楚这个问题,以正视听。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完全属于一孔之见,不妥之出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不吝赐教。(明光市政协办公室 贡发芹)

  [参 考 文 献]

  [1]《明太祖实录》卷二三[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2]《明太祖实录》卷二二[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3]《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一〇二》[M],济南:齐鲁书社,1995.9:739。

  [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一〇二》[M],济南:齐鲁书社,1995.9:501。

  [5]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一〇二》[M],济南:齐鲁书社,1995.9:501。

  [6]曾惟诚《帝乡纪略》卷一(建制·沿革)[M]。

  [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一〇二》[M],济南:齐鲁书社,1995.9: 500。

  [8]《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一〇一》[M],济南:齐鲁书社,1995.9:443。

  [9]《明太祖实录》卷一五三[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10]民歌《说凤阳,道凤阳》版本很多,歌词也存在较大差异,最常见的一段歌词为:“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咚咚咚咚锵,咚咚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A]

  2009年6月18日

  附:

  贡发芹(1965年—),男,安徽明光人,大学文化,一级中学语文教师,三级律师。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兼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明代历史人物朱元璋、近代历史人物吴棠、中国近现代史。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捻军研究学会特聘理事。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朱元璋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对朱元璋出生地几种说法的个人理解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刘邦崛起之谜》 易中天
    刘邦与紫气岩
    同为布衣皇帝,刘邦与朱元璋的“夫妻
    统一中国 建立汉朝
    马下治理天下
    刘邦的分封制
    汉高祖刘邦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
    电视朱元璋详细资料
    朱元璋在位政绩
    明史专家权威定论:朱元璋出生地在凤
    朱元璋与凤阳豆腐
    朱元璋与中秋节
    朱元璋出生传说:天命不可违法
    明太祖朱元璋用了什么手段把天下管起
    电视剧《朱元璋还乡》故事梗概
    1382年5月29日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
    草根历史:明朝那些事儿-乞丐皇帝朱元
    朱元璋人物简介
    朱元璋的文笔
    史海钩沉:明成祖朱棣的生母究竟是不
    五虎山发现元代屯兵处 在此拼死抵抗朱
    朱元璋和徐达下棋
    朱元璋出生地赵府行政区域历史沿革
    中共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未能参加一大
    同为布衣皇帝,刘邦与朱元璋的“夫妻
    千机万变 传奇皇帝《朱元璋》颠覆传统
    娱人还是愚人?裸体纤夫引争议朱元璋
    另类皇帝朱元璋:他如何治理明帝国?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明光说"把史学之争
    明初朱元璋空印案究竟杀了多少人
    饶有兴趣 “绿帽子”与“乌纱帽”来龙
    朱元璋出生地之争:谁把史学引向歧途
    明光出了个朱元璋:凤阳认可朱出生明光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
    朱元璋驾崩 皇太孙朱允炆能否稳住朱家
    朱元璋遗诏之谜
    朱元璋与珍珠翡翠白玉汤
    朱元璋血腥诛杀功臣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杀功臣的惊天秘密?
    谣和谶语中的历史:丑龙朱元璋称帝的
    毛泽东的十位儿女今何在
    朱元璋为何要杀戮功臣? 疑为自卑心理
    “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治思想
    朱元璋之妻皇后马氏
    平民皇帝”朱元璋:酷刑株连大杀功臣
    传奇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杀功臣--明代的胡党蓝党冤案
    朱元璋到底杀错了哪些开国功臣?
    朱元璋屠刀挥向开国功臣 汤和为什么幸
    朱元璋——被自卑作践的帝王
    朱元璋“群众反贪”真相:不许抓“贪
    朱元璋身世
    设立锦衣卫内幕:谁在逼朱元璋残酷斩
    史上真实的刘伯温与朱元璋
    朱元璋成功秘诀
    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龙兴凤阳 关于朱元璋出生的传说
    狠毒变态明太祖:朱元璋曾将对手分尸
    朱元璋嫔妃众多为何没落下"荒淫"的骂
    朱元璋铁腕治贪吏
    朱元璋为什么毒死亲外甥
    从皇觉寺到红巾军 朱元璋人生中的重大
    看看朱元璋的老婆
    朱元璋与理学
    布衣皇帝朱元璋
    千古一帝——朱元璋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