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张居正》改编的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正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和浙江卫视热播。对于张居正这位彪炳史册的明代传奇政治家,网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过虽然该剧由小说原著作者熊召政操刀编剧、唐国强主演,还是遭到网友拍砖,大家觉得剧中张居正太过“高大全”,人物塑造几近完美,与历史上的张居正有偏差。
网友拍砖——张居正没那么完美
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其实4年前就已拍竣,推迟了四年才得以播出。该剧侧重表现一个改革家如何走向成功的过程,将张居正所拥有的权谋、智慧和忠诚刻画得淋漓尽致,突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正面形象。
因为小说的巨大魅力,该剧的播出引发了众多小说迷们的热切关注。但很多网友观看后感到失望,剧中人物与小说有很大不同,因为“这个张居正太完美了,不如改名叫《大明公仆张居正》好了。”更多网友在贴吧中贴出史料里的张居正,指出真实的张居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实用主义者和好色之徒,而并非电视剧中塑造得如此完美。
编剧回应——私生活不是关注重点
该剧编剧熊召政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让更多观众通过电视认识张居正,他才接了编剧这个活,而为了迎合观众的收视习惯,熊召政5年间对剧本进行了4次“大手术”,硬是删去了原著中很多自己得意的部分。小说150万字,改编成剧本后有100万字。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张居正》并非一个简单的人物传记。对于网友质疑张居正过于完美,熊召政没有直接反对,只是表示电视和文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电视的创作规律没有小说那么细腻,电视剧中的人物都比较粗线条和类型化,不像小说那样可以形成风格化,直指人物的内心。”
但熊召政也希望观众可以明白一点,电视剧《张居正》重点关注的不是这个人的私生活,而是他所处的那一段历史和他的政治才能,“张居正是那个时代的一种集中反映,我们是想要通过这个人物反映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熊召政还表示,先立功还是先立德也是该剧探讨的问题,“在我们形成的长久评价体系中,一直是以道德为评判标准的,大家都认为应该先立德,这样历史上就有很多官吏只重视立德而忽视立功,只想当一个好人而不愿在工作业绩上有所行动,张居正恰恰相反,他是一个以立功为先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是对国家建设有帮助的,当然除了那些立功是为自身利益而非国家利益的人。”
导演解析——电视剧重在正面弘扬
该剧导演苏舟昨日对记者明确表示,电视剧的重点就是正面弘扬,“我们本身的想法是要全面描述,而且文学与影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文学会走得更前沿一些,影视剧则滞后不少。因为影视剧本身是娱乐产品,当被注入思想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很多人,电视剧还是要正面弘扬。比如我们本来拍摄了张居正和玉娘的忘年恋,但最后删了,这也可能是大家觉得太过‘干净’的原因。”
但苏舟也强调并没有刻意回避张居正的缺点,“我们还是客观地反映了他的一些问题,比如张居正性格张扬,比较讲哥们儿义气,谋略简单化,不像个政治家;后期站稳脚跟后,也是很放纵。比如他用32抬大轿回家省亲,还有宫女陪伴,体现的是他想要光宗耀祖的个人膨胀欲。”
苏舟表示,在该剧中张居正的政治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表现,“他在政治上有一个最显著的理念,就是用循吏(指人际关系好、能做事、有业绩的官员)而不用清流(指有政德而无政绩的官员),因为他觉得很多清流好像海瑞那样的清官,他们可以发现旧有制度的问题,会去破坏它,但他们不懂得建设。这样的清流虽然得到了道德上的肯定,但不一定能做出业绩。这一点在该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报记者 罗媛媛
学者说法
张居正跟李太后很暧昧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郦波去年10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风雨张居正》,解读了明万历首辅张居正变法的传奇一生,同名图书也出版发行。对于张居正的人品评价,郦波说,张居正很可能跟李太后“有一腿”。“为什么要在《百家讲坛》中讲张居正跟李太后的私生活,因为他跟李太后的关系决定了他对上权力的控制。”郦波说,“我个人认为,张居正跟李太后很可能有一腿!张居正要靠李太后支持才能完成万历新政,李太后要靠张居正来维持她的大明江山。”郦波放言,“李太后家的户口本上,户主叫张居正。两人有共同追求,还有相濡以沫的十年时光。” 袁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