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是統治集團內的規矩,而在“‘禮”的體系中,“名”是非常重要的。“名”是“禮”的寶塔下的一塊塊基石,是“禮”的項鏈上的一顆顆珍珠。“名”就是分,就是你在統治集團中的位置,這位置應該與你的人格、能力相稱。有“名”即有“利”,從王到卿,從諸侯到大夫、士,不同的等級、不同的俸祿或食邑,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名”標誌的價值還不僅是“利”。在古代生産力低下的條件下,政治地位高下所帶來的收入差距,還不是很大。《韓非一子》中說,古時的堯、禹的生活待遇,不過相當於戰國末期的看門人,跟一個縣令的收入根本無法比。“是以人之於讓也,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薄厚之實異也。”這話雖可能有些誇張,但總是當時現實的反映。所以從事商業與手工業的庶民收入,大大超過卿、大夫,甚至超過諸侯、王,這種情況,也不能說是個別現象。而掌權者如果因此而心理不平衡,利用手中權力,橫徵暴斂,窮奢極侈,上下交征利,則。則能像桀、紂一樣,落得身敗名裂、國破家亡的下場;這是克己複禮者所不齒的。但如果只有虛名,並無實利,又起不到激勵作用。故而一方面,禮提倡安份守己,恰如其分地取利,這樣取利,即是“義”,也就是“合理”,所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論語》),“取與者,義之表也”(司馬遷《報任安書》);另一方面,制定一些用錢買不到的文化特權,如什麽等級的人穿什麽質地、什麽顔色的衣服,出門坐怎樣的車,宴請時可奏什麽音樂、表演什麽舞蹈,房子可以蓋多高、多大,門窗上可以飾什麽圖案,死後可享什麽規格的葬儀等等,以此作爲心理補償,來與財富實利相抗衡。因此,在先秦時代,價值不是以“利”來標舉,而是以“名”來指稱的。而“名”不是靠去追逐競爭得來,是要靠充實、完善自己而去贏得民衆的信賴、推舉。這一切,便是儒家的理想社會的範式,也是儒家理論的核心。儒家可說是世界上第一個認識到人是文化動物,自覺地想借助文化符號的力量來組織改造社會的學派。所以孔夫子說,爲政“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莊子對這一套理論是頗不以爲然的。他說“名者,實之賓也”,輕輕一句,就把儒家看得性命攸關的“名”,看成治世法寶的“名”,一下子貶到了附屬的地位。這個相對於俗世之“名”的“實”,就是形而上的“道”。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把“言”也放到很高的地位上,莊子在《齊物論》中,主要就破“言”,把“言”作爲“道”的對立面來進行剖析,可說是破得體無完膚。有著作認爲,莊子就以這一句話,成爲中國哲學史上提出名實關係命題的第一人。(但據《列子·楊朱》,這話是老子說的。)無論如何,讀者對此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本來,這段話很好理解,把莊子對“治天下”的態度及當時人對“名”的理解細論一下,只是在加深理解方面提供些參考意見,深意與字面淺義並無相悖處。但想不到郭象在這裏又出來混淆視聽,不得不再說幾句。
《郭注》:“夫能令天下治,不治天下者也。故堯以不治治之,非治之而治者也。今許由方明‘既治’,則無所代之,而治實由堯。故有‘子治’之言,宜忘言以尋其所況。而或者遂云:‘治之而治者,堯也;不治而堯得以治者,許由也。’斯失之遠矣。夫治之由乎不治,爲之出乎无爲也。取於堯而足,豈借之許由哉?若謂拱默乎山林之中,而後得稱爲‘无爲’者,此莊、老之談所以見棄於當塗者。自必于有爲之域而不反者,斯之由也。”
這段話,在《郭注》中也算是長的。七繞八彎,目的是要把莊子“貶堯而推許”的句意扭過來,扭到“劣許而優堯”上來。還是像前注中所言,“宜要其會歸,而遺其所寄”,這裏則是要讀者“宜忘言以尋其所況”,總之要人們一味信他的解說,不要相信自己的讀後感。“此莊、老之談所以見棄於當塗者”,也就是說,反過來,依了他對《莊子》的一番注解,莊、老之談便可以見用於當塗者。《莊子》見用,他也可以升爲像公羊、谷梁一樣的注經大師,名垂千古,這恐怕是郭象這麽強辭奪理的真實用心。
成玄英也看出郭象這麽做太過分,但他還是出來打圓場。“然睹莊文,則貶堯而推許;尋郭注,乃劣許而優堯者,何耶?欲明放勳(堯)大聖,仲武(許由)大賢,賢、聖二續,相去遠矣。故堯負扆汾陽而喪天下,許由不夷其俗而獨立高山,圓照偏溺,斷可知矣。是以莊子援禪讓之迹,故有燭火之談;郭生察无待之心,更致不治之說;可謂探微索隱。了文合義,宜尋其旨,況無所稍嫌也。”成玄英帶著讀者轉了幾個圈子,本來莊文、郭注的顯著矛盾,變成了郭注“探微索隱”,而且與莊文“無所稍嫌”,一點差別都不存在。這就是郭、成式的做學問。
有心再把“吾將爲賓乎”句後的郭注引在下面,讀者有興趣看看,“指鹿爲馬”具體是如何操作的,也是蠻能開胃的。
“夫自任者對物,而順物者與物無對。故堯無對於天下,而許由與稷、契爲匹矣。何以言其然邪?夫與物冥者,故群物之所不能離也。是以無心玄應,唯感之從。泛乎若不系之舟,東西之非已也。故無行而不與百姓共者,亦無往而不爲天下之君矣。以此爲君,若天之自高。實君之德也。若獨亢然立乎高山之頂。非夫人有情于自守。守一家之偏,尚何得專此?此故俗中之一物,而爲堯之外臣耳。若以外臣代乎內主,斯有爲君之名,而無任君之實也。”
按照郭象的理解想下去,好像“堯讓天下于許由”,是堯因許由名氣太大,存心來試試他有沒有取而代之的野心。而許由發覺苗頭不對,趕快辯白、推辭。今天好作“戲說”或翻案文章的電視劇編導,恐怕也沒有郭象這點想象力吧? 【“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爲。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鷦鷯(jiāo liáo),《成疏》:“巧婦鳥也。一名工雀,一名女匠,亦名桃蟲,好深處而巧爲巢也。”《爾雅·釋蟲》:“桃蟲,鷦,其雌鴱。”“鳭鷯,剖葦。”《說文》“鷯,鳭鷯,剖葦,食其中蟲。”從《爾雅》與《說文》看,鷦與鷯是兩種鳥,但有共同點。鷦俗稱爲桃蟲,而鷯又稱爲“剖葦”,“食其中蟲”,可見古人對其食蟲的特性予以較多的注意,故將其歸爲一類,後來,鷦就演變爲“鷦鷯”“鷦鷯”由一類鳥的共名,變成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