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u >> 吴戈 >> 正文

 

[组图]中国军用直升机在雅安灾区的表现评价与思考

 

人类之所以发明直升机,就是为了在原来不可能的条件下飞行,因而它不是四平八稳的老爷车,为了特种飞行,很多技术早已是成熟做法,比如机外吊运(包括放下担架吊运伤员)。遗憾的是,中国在2008年终于首次采用重型直升机吊运救灾急需的大中型工程机械,但这次,米-171上有目共睹的救生绞车仍是摆设。

最后,装备的差距仍是明显的。美国MH-60K和MH-47E等特种作战直升机能最低30米高度夜间低空飞行,靠的是APQ-174(V)地形跟随/地形回避多模态雷达。CV-22特种作战倾转旋翼机的APQ-186(V)还增加了低功率/低速度地形跟随/回避,以及地形测绘方式。

能在包括云雾的低能见度中安全降落的装备近年也发展很快。基本要求是:在一定距离外及时获取信息,以便有时间反应;自主,不依赖地面装置;全面集成,天气、地形和人工障碍一目了然,甚至与电传操纵和自动进场相结合;精确,对直升机而言,避开烟囱、铁塔和电线等细长障碍尤为关键。

最大的难度在全面和精确。全面,得益于近年全球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精确则来自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技术。湾流公司率先在公务机上采用三维合成视景系统(SVS)将全球跑道和障碍物数据库与全球地形数据、实时交通信息,以及飞行数据叠加。即使在海拔4000米的山峰上空的云层中穿行,驾驶舱外象罩着一堵白色的墙,飞行员仍可胸有成竹。

霍尼韦尔公司为美军开发的系统将94吉赫毫米波雷达的实时图像与机载地形和障碍数据库融合,从而无惧沙尘和云雾。加上先进的飞行控制律,它将使美国陆军经过电传操纵改进的UH-60M直升机自动完成进场着陆。美国海军的系统则用多条光纤激光束上观空速、风向和风速,下观高度和地速。欧直公司为NH90直升机订购的激光避障系统利用脉冲光纤激光器,可发现700米外5毫米粗的电线,并能区别障碍种类,按威胁程度排序和记忆。

这次救灾中,空投仍然只是无法降落时的一种粗放替代,实际上,精确空投技术也即将使战场补给和恶劣环境救灾根本改观。2005年,美国空军空投8个货盘会散布在1.05平方千米的着陆区,还经常被摔散或砸到房子,现在的技术能更好地测量风速、风向,加上卫星导航和操纵性更好的降落伞,可以落入0.02平方千米以内。因为道路太差甚至没有道路、敌情、恶劣天气和路旁炸弹的威胁,2011年联军在阿富汗有43个前沿作战基地完全依靠空投。最近试验的新技术则用无人机在运输机前方投下一次性气象侦察装置,使运输机能一次通过空投场就准确投放。以色列也开发了一种自主的无人远程动力翼伞,可将一吨补给准确投给30千米外的部队。

 

中国军用直升机在雅安灾区的表现评价与思考 - 吴戈 - 军事评论员吴戈

 这张照片再次说明,地形阻碍了一切吗?

三、经验和教训总结

2008年5月12日震后两小时,成都军区陆航团2架直升机飞往汶川时,进入山区河谷后浓雾渐起,爬升近2000米仍飞不出云层,强行摸索10多千米后被迫返航,14日又经过6次尝试终于在汶川机降成功。

这一次,4月20日9:18,地震发生1小时16分,成都军区陆航旅两架直升机就起飞,10时25分从震中传回现场视频。成都军区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直升机大队的米-17也于9:26进入芦山上空勘察起降点,当天共开辟4个临时起降点,15:15第一架直升机就在太平镇降落,16:51将李克强总理送入灾区。陆航旅则全天出动15架28架次,前运60人,后送重伤员12人。

这个反应速度不慢,但当天显然未能以救护为主要任务,宝兴县曾请求直升机外运重伤员,但到21日晨才开辟直升机起降场,9:06降落。21日全天,空军6架米-17飞行48架次,运送伤员13名、物资19.4吨,陆航旅则出动28架38架次,运送重伤员16人、孕妇1人、物资15吨。运量不大的原因包括宝兴县城大雾,上午勉强能飞,下午16:40两架直升机就因下雨无法降落。到19:38,宝兴县80多名重伤员只用直升机运出33名极重伤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吴戈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中国军用直升机在雅安灾区的表现评价与思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