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戈
误区二:航母万能
尚不完整的功能
不可否认,一个项目要赢得高层支持,最常被问到的就是“它能干什么”。对此当然要有充足的理由,但为此而将其打扮得过于花哨也是常有的事,只是一切都要经得起实践检验。
在谈及中国的航母能做什么的话题时,很多人常常不自觉地陷入一个误区,不知不觉就在拿美国的航母为例了。这完全可以理解,中国的许多武器装备研究,美国货往往是讨论的起点和重要参照系。
在这种惯性下,中国航母的力量投送和海外打击能力也被早早地列入使命清单,甚至其施展空间已被扩展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然而很明显,至少在“瓦良格”号所代表的这种俄式“航母平台”、苏-33所代表的舰载机水平和中国现有的支援能力之下,中国航母要具有中等规模的对岸打击能力还不现实,从数量、质量两方面看都是这样。更现实的还是在航母投送下,少量战机隐蔽突防,对纵深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另外,即使不能占有优势,但在与强敌对垒时,航母开赴远离我疆域的公海与敌周旋,也有利于战线外延,拓展我战略纵深。
不过,威慑,也要求中国航母具有可信的对岸打击实力;周旋,前提仍是航母与强敌在战斗力上差距不能太大。同时,航母的任何远洋行动都需要庞大而连续的后勤支持,在中国还没有适当的海外基地之前,航母战斗群远洋活动的实战价值并不大。即使出击,炸平一两座岛礁显然不是现代意义的对岸打击。这事越南买来苏-30也能干。规模有限的舰载战斗机最优的打击模式必然是精确打击,美军用它实现近地空中支援,靠的是强大的制空权、联合作战和制信息权。即使是中国岸基海军航空兵,当前较有把握的战力仍是小编队携带个别远程精确弹药对敌舰队发起偷袭,中国航母上的歼-15移植这一能力并不难,但在远海基于孤立平台,完成同样的任务,难度和风险会大得多。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