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不出卡拉什尼科夫,你就永远只是一支枪
对俄罗斯来说,卡拉什尼科夫当然是个老英雄。如果你怀念苏联武器,AK也当然是再恰当不过的符号。于是,当他去世时,大家免不了又要感慨一番,内容无非还是他怎么创造出伟大发明,这发明怎么好使,风靡到何种程度,再展望一番俄罗斯今天如何继承他的遗产,再展AK雄风。
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AK再伟大、再好使、再风靡一时,也早已过时,新的步兵轻武器叫不叫AK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优秀必须在全新的作战环境、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下成就。对这一点,卡氏已经只能起到励志的作用。
今日AK
今天说到AK,再爱屋及乌的枪迷也不得不承认,其发展是一个下滑曲线,也就是说,越到后来,它越不能体现出世界突击步枪的最新水平和趋势。其发展史从AK47起,经过AK74系列,再到AK100系列,外加枪族化成果,型号再多,三大步一目了然,变化无非限于早期的锻压还是冲压机匣,后来的口径变化,以及一以贯之的因折叠枪托和短枪管设计而变型。只是一说到各国仿制和改进型,其谱系才变得眼花缭乱,无从谈起。
对此,当然也可以说它包括AK74在内的基本设计太经典、太成功,以致无需太大变动。不过,一种最基本的武器连续60年(从AK74算起40年)只需小改进即可放之四海而皆准,虽然成功,但也要看是从什么角度来要求。前苏联军队对武器历来强调便于大量生产、性能稳定可靠、简单易用、耐恶劣环境,世界范围的游击战、叛乱、内战、犯罪更以便宜简便为首位,从这些要求来说,AK系列才得以以不变应万变。轻武器因为装备量大,在后勤和训练上涉及面极广,换装也的确不能太频繁。但这些都不等于战场,尤其是近二三十年的新军事革命对突击步枪的技术进步没有新需要。
正是从新发展的角度看,AK及其背后的俄罗斯轻武器工业遭遇了巨大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自身总是将这一困难集中描述为盗版之害,比如AK的最大制造厂,也是俄最大的轻武器制造商,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Izhmash)2006年就称:世界轻武器市场未授权生产的AK突击步枪占到了80%,英国简氏集团掌握的数据表明只有10%~12%是授权生产。当时的俄副总理伊万诺夫称:武器侵权每年使俄罗斯损失20亿美元。
可是必须承认,总的来说冷战年代前苏联的对外军事援助、出口和技术转让多为政治行为,与今日完善的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体系之间根本无法衔接,更何况许多交易双方都已物是人非。有“人民的枪”之称的AK本来的使命是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哪里想得到要按市场经济付钱,因此俄罗斯今天的损失只能算历史的遗产。
同时,AK的设计风格也注定了这一结局。美国的产品比如M16步枪,虽有专利保护,但不会因被大量仿制而亏本,主要原因还在于成本和难度。在巴基斯坦白沙瓦以南与阿富汗接壤地带的小村达拉,每年为全球黑市仿制5万支各国枪支,AK也远远多于M16。
实际上,正规厂商从来不可能直接向叛乱武装和黑市出售武器,甚至应该在正当交易中尽力避免武器流失,这向来是国际军贸领域的基本准则(乌克兰2007年就回炉销毁了超过20万支AK系列突击步枪,以免流入黑市),因而对广泛存在于黑市的AK仿制带来的损失,俄罗斯就是想用正品填补,也挣不了这份钱。
而且,俄罗斯轻武器(包括近战武器和弹药)在近十来年也并未因盗版失去全部市场。2002~2007年间该领域出口就增加了60%,达到2亿美元/年。2005年委内瑞拉一次就采购了10万支AK-103冲锋枪,并根据合同在委国内组装。
在这种情况下,伊热夫斯克厂居然还是发不起工资,陷入破产,就值得反省了。2009年11月10日在克里姆林宫度过90大寿的卡拉什尼科夫被普京誉为“标志着俄罗斯民族的创造力”,却一生清贫,而他的老同行、M16的设计者斯通纳却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这又怪谁呢。当然,卡氏晚年的俄罗斯已经初识市场经济,一代名枪的品牌变成了伏特加、网球拍、四驱车、滑浪板、手表甚至雨伞,这对卡氏当然能带来回报,但本国的骨干企业面临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俄最大的两家轻武器企业,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和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Izhmekh)都设在伊热夫斯克。Izhmash主要生产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步枪等70余种轻武器、航空机炮、精确制导炮弹、运动枪械和猎枪,近年多次传出破产传闻。2012年9月,该厂生产下滑50%,被迫减薪裁员,员工在卡拉什尼科夫牵头下给总统写信,报怨生产下滑和工资太低。在军品方面,Izhmash于2012年初推出的以AK-74为基础的最新型号AK-12可发射5.45×39毫米和7.62×51毫米北约制式弹,还有约20种不同改型,但由于俄军暂无换枪计划,该枪只有俄内务部订购约100支用于试验,一直还没有大客户。Izhmekh是俄最大机械制造企业之一,生产武器、电气设备、日用品、油气和医疗设备,在Baikal品牌下以运动机械和马卡洛夫PM手枪著称,后者的换代产品也出自该厂。
不难注意到,两厂都拥有品牌资源,国际市场并未对其封闭,也都开展了军民多元化经营。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依然面临经营困难、产能过剩和人才流失,这恐怕无法简单地归结为经营不善。但是,俄罗斯军工产业的问题非一日之寒。对这些问题,负责国防工业的副总理罗戈津只有一个法宝——合并。
在罗戈津主持下,俄联邦政府2003年就将空空导弹制造商“三角旗”、空地武器制造商“红星-箭”和巡航导弹制造商“彩虹”等企业合并成“战术导弹公司”,据说该公司通过将战术导弹领域的人才、试验和工业潜力集于一身,近年经营已有起色。
2012年11月,罗戈津提议将Izhmash和Izhmekh合并成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得到普京的支持,卡拉什尼科夫也同意使用他的名字。2013年6月,罗戈津又表示:更多轻武器制造企业也将并入该公司。这些企业不乏知名者,其中图拉军工厂建于1712年,是俄历史最老的军工企业,现制造多种军民用轻武器,基洛夫地区的莫洛特军工厂也制造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但近年陷入困境,2010年与意大利贝雷塔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生产猎枪和警用武器至今未果。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