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中国很有目标,国家层面是复兴,个体层面是幸福,但达到这些崇高目标之前,是否先有满足基本需要的问题?对个人,最受关注的基本需要之一就是安全感。在国家层面其实也一样,然而因为面子,这事被忽略了。
军队正有力地保卫着国家安全,这样的句子往往被作为一个满意的结果强调,这也没错。不止如此,因为财力和军力迅速发展,中国开始着手更大的目标,比如誓将过去失去的一些领土权益争回来,争取能保护海外利益,能改变地区甚至全球事务主导权就更好了。
有上升势头甚猛的实力,有这样的目标,自然,中国自身的安全感似乎不在话下了。恰恰相反,最为中国当前的普遍感觉所忽略的,正是一个规律:安全是动态的,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越是强国之间、争夺之际,越不安全(美苏核对峙即为明证)。
另一件被忽略的事,也是中国之所以忽略安全感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前些年(近年也还有不少)的一个趋势判断:中国实力上升不可阻挡,而美国正相对衰落,且不可挽回,日本仍在苦苦挣扎。
遗憾的是,上述规律回避不了,上述趋势也并不那么简单。
正是在与日本争夺利益,顶开美国遏制之幕的过程中,中国感受到三个现实:
一是旧时欠帐的沉重。别只记得日本欠中国的,中国欠中国自己的更多。比如主权上的不利局面和对日约束机制的缺席感。近日一部英国纪录片钩起的也远不止印尼排华的遗恨,更让人近距离感受了今日东南亚中国形象和一些邻国社会对华姿态的现实,“南海成为中国火力圈”一类忽必烈式豪言,能解决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问题吗;
二是现实力量的差距。虽然硬件差距缩小最快,但经验和协调一致的体系(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大局如何避免顾此失彼)最为欠缺;
三是美国的全面优势。这绝不是美国在亚太6艘航母,中国建成4艘之日就平起平坐的节奏,而是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在关岛增加B-2,在澳大利亚北端少量驻军,地缘资本依然雄厚。
在这些现实面前,存在一个很多人不愿正视的现实:军事上跨出近岸防御的守势,闯出去争取一些利益和主动是个挑战性不小的任务。如果缺乏策略,操作不当,在初步得手之前,自身被压制、攻击甚至被击败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再考虑到近邻日本的实力和姿态,压力更大。笑看日本衰落也有十来年了,但当日本放松禁止武器出口三原则,开始与西方军工巨头强强联手时,中国没有人不忧虑。即使美日分别衰落,其同盟的实力中国很难挑战,也是傻子都看得见的现实。
因此,自身的安全感,就在中国的高歌猛进中成了个问题。从更实质上看,也可以说成进取中的风险承受力。问题是它并没有被清楚意识到,而是形成一种强烈的焦虑,叠加在原有的强国急切之上。但又正因为与高歌猛进的极不协调和情感反差,这个问题被普遍无视。
人的焦虑表面无视,内心仍会起作用。于是,中国的时髦喜讯其实很可能隐藏病症。比如著名的军舰下饺子定能追上美国,前提是美国从此吃不起饺子;为保证速度,国人又换上井喷猛词,却忘了喷的质量标准和新趋势;说中国10倍音速武器刺痛美国,美国当然有对中国追赶的不适应感,但中国每日面对美国的优势和压力,不会被刺痛吗?所以别酸词儿老往别人头上堆,那叫口舌之快。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