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羲之 >> 正文

 

王羲之墨迹本行书美学

成一疏瘦劲总,字形宽绰之新体貌。注33且褚氏亦曾临写兰亭十余本,于毫芒转折处,风神洒落处,穷极要眇,所以米友仁云:“褚书在唐贤诸名士世书中为秀颖,得羲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隶法,自成一家,非诸人可以比肩。”注34让后世学者窥知右军用隶法,写真行各体,却不存隶形。
        (六)、陆柬之得其格:陆柬之是虞世南之外甥,元偈傒斯文赋跋云:“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所以陆柬之书有晋人风格,是为王派书风的陶染,除得其舅骨力遒劲、温润圆浑之风外,更有智永丰腴深稳的内涵。
        (七)、张旭得其法:刘熙载《艺概》中云:“张长史真书《郎官石记》,东坡谓:作字简远,如晋、宋人。论者以为知言。然学张草者,往往未究其法,先挟狂怪之意。岂知固出于其真,而长史之真何如哉?山谷言:京、洛间人,传摹狂怪字,不入右军父子绳墨者,皆非长史笔。审此而长史之真出矣。”注35张旭取羲之字势之变化,而加以发挥,其趣在法外,乃至毫发生成之妙。

叁、王羲之墨迹行书尺牍略述

        一、本文行书之定义:
        行书,南朝齐王僧虔《论书》中所言 “钟公之书谓之尽妙,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书,最妙者; 二曰章程书,世传秘书,教小学者也; 三曰行狎书,行书是也。”注36而唐张怀瓘的《书断》结合正书说:“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间流行,故谓之行书”注37到宋姜夔,在《续书谱》更将行书定义为“ 魏晋行书,自有一体,与草书不同。大率变真,以便于挥运而己。草出于章,行出于真,虽曰行书,各有定体。注38总之,行书是在正书的基础上,行笔的速度稍加流动,发展而来的,恰如苏轼所言“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张怀瓘在《书议》中言“夫行书,非真非草,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注39所谓真行,是近于真而纵于真,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所谓行草,是近于草而敛于,如王羲之〈丧乱帖〉。

        汉末魏晋,是、行、真书这一大体式的定型而告结束,且产生了王羲之这一位集大成者,从其书法承钟繇之笔意,如〈姨母帖〉用笔之沉厚含蓄、结体之拙朴天真,且有些字以横向取势,但撇、捺、勾趯的隶笔己很少见了。到〈平安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己完全无钟法,结体以纵向取妍,巧妙多变。得知王羲之新体行书,己将钟书那股质朴的古风,趋向于规定化、妍美化。南朝宋虞龢《论书表》将钟繇、张芝与二王作一比较,指出“古质而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而薄质,人之常情也。”注40了解到钟“质”和王“妍”这两大笔势是一脉相成的,但却有着不同的书美意趣。对于行书的的历史源流,本文行书不加以探讨,而着重于王羲之的行书,作为新体行书的发轫。

        二、墨迹本之定义
        在宋以前,“拓本”与“搨本”所指的完全是不同的,“拓”指在碑刻墓志或金、铜、砖瓦等器物上用墨椎拓的过程,其特点是点画白而底版黑;“搨”则指在真迹上覆上纸、绢,向光照明,“双钩填墨”的复制过程,其特点是与字原迹一致。于是在刘宋时代即有搨摹复制,初期用薄纸摹写,容易渗墨有损原迹,后改用厚纸复制,而逐渐改良,到了唐代,摹搨技术,已使用“硬黄”制作,由于用纸大率麻、茧所制,纸质粗而厚,对摹搨而言既不平整、透明度也差、于是在纸上涂黄蜡,加以烫平,纸变硬而莹亮,便于描摹。现存王羲之真迹的拓本,数量甚少,所谓真迹,大多是用此法摹制而成的。

        三、尺牍之风行:
        东汉时立碑极滥,至魏武帝下令不得厚葬,并禁止立碑,清刘熙载《艺概》中写道:“晋氏初禁立碑,语见任彦升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宋羲熙初,斐世期表言: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俗敝伪兴,华烦已久,不加禁裁,其敝无已。则知日视立碑为异数矣。”使行书普行于信扎以及一般文书中,宋欧阳修认为:“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引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愈益无穷无尽。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人。”注41王羲之的新体书,于晋代流下许多盖世佳作,后世虽无法一赌真迹之原貌,但风格多变、内容丰富的尺牍,还是能让我们心领神会,略知其一二也。尺牍作品,是羲之信手拈来,抒写而成的,其情也摰,其意也真,虽内容大多是柴米油盐、日常起居,但各件尺牍之间的风格差异颇大,令人叹为观止,得见其神采焕发,自然有趣,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有一语可作解语:“废纸败笔随意挥洒,往往得心应手。一遇精纸佳笔,整襟危坐,公然作书,反不免思遏手蒙。”注42

肆、王羲之墨迹本行书尺牍风格之分析

   &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羲之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王羲之墨迹本行书美学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