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洪泉
秦淮河,南京的母亲河,一源发自溧水东庐,流经江宁,在禄口镇境内,有个紧靠秦淮河的村庄叫山阴村。这个背山而立、临水而居,200多户、600余口的小村子大多姓王,他们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历史上的王羲之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南京有何轶事?他的后裔又为何迁居山阴村?《王氏宗谱》又历经哪些劫难?本文采撷这些趣事,试释千古之谜,聊佐读者之兴。
王羲之南京轶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5岁时王氏家族随晋室南渡,来到建康(今南京)。王羲之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晚年辞官居浙江嵊县,卒后葬金庭观后瀑布山麓。
王羲之家居夫子庙乌衣巷,7岁起专心学书,初随卫夫人(卫铄)学习书法,艺事大进。年少时常去紫金山静坐,揣摩笔法,至今仍留有他洗笔墨池遗迹。成年后他又渡江北上中原,游历名山大川,博览李斯、曹喜、梁鹄、蔡邕、钟繇等人的书迹,兼习众家之法,从而擅长隶、楷、行、草诸体,被尊为“书圣”。
王羲之一生酷爱白鹅。一日,他见茂林修竹边的水塘里有群白鹅戏水,煞是好看,心喜欲求,一打听,鹅的主人是位道士。道士得知来意,便不露声色地说:“我这鹅是不卖的,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拿字来换吧。”王羲之欣然答应。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黄庭经》的来历。
王羲之为人不善言谈,也不讲究修饰。太尉郗鉴听说王导家族子弟英俊多才,便派人上门择婿。王导将来人引至东厢,只见王家其他子弟衣饰华丽、矜持高傲,只有王羲之视而不见,坦胸露腹坐在东边床上啃胡饼。郗鉴得报后大加赏识,就选中他为女婿,此即有名的“坦腹东床”的故事。
某年夏至,东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覆舟山(今小九华山)设坛祭地,需更换书写祝辞的木板,匠人在削去原先王羲之的手书时,发现笔迹已透入木板三分之深,众人大为惊叹,后来“入木三分”就成了一个著名的成语。
《世说新语·言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王羲之与太傅谢安共登冶城,王见谢潇洒自如、超凡脱俗,就提醒他要像大禹、文王一样,宵衣旰食、勤于政务,而不能“虚谈废务,浮文妨要”。
《兰亭序》千古之谜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偕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倬等41人,踏青郊游,宴集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咏诗论文、饮酒赏景。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写成一篇324字的序文,记下了集会盛况,文章优美、书法矫健,这就是被唐代褚遂良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王羲之作《兰亭序》,完全是即兴书录,随意而成,用蚕茧纸、鼠须笔,信手写来,却达到一种不曾意料的和谐之美。
《兰亭序》全篇28行、324字,章法自然,气韵生动。文中“之”字20多个无一相似,长短伸缩,各得其妙,令人惊奇其变化的多样。文中7个“不”、5个“怀”、3个“盛”字,在不同情况下作不同处理,增添了全篇的异彩。传说过了几天,王羲之又用同样的书写工具重新书写数十帖,但效果远不及当时书写的《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家的祖传之宝,传到7世孙智永,因他出家无子,临终传于弟子辩才。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听说“兰亭”真本在辩才手中,多方设法难以得手,于是派御史萧翼专程赴山阴永欣寺,骗取真迹。萧翼假扮僧人,携“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书法杂帖拜访辩才,两人谈书论字,引为知音。辩才取出珍藏的《兰亭序》,萧翼急忙洗手取香,说要焚香跪拜墨宝。香烟袅袅,辩才渐渐失去知觉,被萧翼盗走真本。辩才和尚醒后,发觉失却珍品,气急交加,惊悸而死。唐太宗得到真迹后,爱不释手,临终遗诏,以黄绢包裹、密藏玉匣陪葬。《兰亭序》后世都有争论:有人认为是隋代和尚智永伪作;有的猜测是否随葬昭陵?遂成千古之谜。世间所传都是唐人的临摹本,著名的有欧阳询的“定武本”、冯承素的“神龙本”等。
王徽之迁居江宁
王羲之在南京还有后裔吗?
江宁区禄口镇山阴村,是王羲之后裔聚居地。前不久,笔者去该村探访,了解王羲之的三子王徽之定居江宁及后代繁衍情况。
从禄口铜山北行4公里,依傍在秦淮河边上的山阴村是个古朴的小村庄,男人农忙耕作,农闲外出打工,女人在家种麻、刮麻以补贴家用。
山阴村藏有《王氏宗谱》,据载:东周时,周灵王的长子姬晋,为保护京郊农田而上书直谏被其父贬为庶人,改姬为王,成为王姓的始祖。晋的儿子王森,为东周末年上卿,封平安公。15代孙王翦为秦国大将,曾破赵、燕、楚等国,封武成侯。18代孙王元迁琅琊临沂。28代孙王祥西晋时官至太保,他卧冰求鲤,奉孝母亲的故事编入24孝,为后人传颂。王祥是王羲之的曾祖,这样算来,羲之是王晋的31代孙。
江宁山阴村王氏是以王羲之为源头的,最早定居的是王羲之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