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羲之 >> 正文

 

[图文]王羲之遗迹

   据光绪《奉化县志》记载:“王右军庙,在县西八十里六诏,旧名王右军祠。今改为庙,相传王羲之曾隐居于此,乡人爷其芳躅故祀之。”后六诏之庙改祀吴忠懿王,右军庙移至晚香岭。该庙当地称下庙,原右前后两进,面宽五间,东西厢楼各五间,大门上有毛玉佩书“王右军庙”匾,还有庙碑一块。1966年毁于火灾,石碑两面也因受热崩落,字迹荡然无存。只留有一块磨盘,现已重建了王右军庙,坐北朝南,通面宽10米,深15米。
    相传王羲之辞去朝官后,携带妻小,远离京城。从此,淡泊名利,眷恋山水,热爱庭园。他来到奉化溪口,选择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定居。他把山村生活,视同“世外桃源”。过了一段日子后,他深深感到“无官一身轻,安乐是神仙”的滋味,从此不再顾及政治风云,小日子倒也安闲自然。当他每每想起官场刀光剑影、尔虞我诈、苟营利禄等丑陋现象时,倍感痛心。但他爱国之心不灭,民族大义不忘。当年,他在朝伴君,曾经胸怀大志,腹藏良谋,一心渴望救国为民,终因小人谗言,落得仕途潦倒,弃官在野。于是,他决意伐薪耕耘,苦度光阴。
    然而,朝廷在内外交困之际,那些与王羲之同生死、共患难的同僚们时刻惦念着他,指望他复出。而一些利禄小人,结成狐朋狗党,耽心王羲之回朝,危及他们显赫地位与荣华富贵。皇帝老儿虽想重新起用王羲之,始终举棋不定。但朝野纷纷要求王羲之再次出山,呼声遍及京城,奏章像雪花那样飞到皇帝案头。皇帝老儿才清楚王右军乃朝廷不可多得之栋梁,是治国安邦之能人,于是亲自带着大队人马,前往溪口迎接王羲之回朝,准备晋升重用。
    传旨者飞马至奉化县堂,爱溜须拍马的县太爷带着一帮人马,扛着皇上圣旨,鸣锣开道,他自乘一顶屏风小轿,风尘仆仆直奔溪口。才走到半路,又在路上遇见朝廷送旨人员,探马报来,说:“万岁爷已到达明州府,要王右军立即动身。”县太爷接过圣旨,好生奇怪。心想,既然如此急用人才,何必当初令他弃官?可见这王右军非等闲之辈,他命轿夫加快步子,迅速拜见。
    县太爷满怀喜悦,一路想着自己如何巴结王右军,请他在万岁爷跟前多多美言,能进京为官,爬不上一二品官位,弄个三品、四品干干也是好的,总比七品芝麻官威风。他坐在轿里,屁股痒痒的,心早已飞到王羲之面前。一行人吹吹打打,过溪口,经跸驻,不觉到达王羲之住地。
    王羲之听说皇上下诏,要他再次出山,很是忧虑。古往今来,有多少才华横溢的忠勇义士,因直谏犯颜,丢命枉死?“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别说朝廷命官明白,便是平头百姓,也是知道的。如此想来,一夜未眠。大清早离家,告诉他妻子,说自己近两日不归。
县太爷在轿里做着黄粱美梦,到达王右军住地,连忙下轿,三步两颠,奔到王羲之门前。一打听,说王右军远出家门,要等两天才能归来,心凉了半截,便与王右军家人寒暄几句后,打道回府。
    才走出村口,又连续接到几队人马,都捧着要王右军火速回朝的圣旨。县太爷不得不转身往回走,他估计王右军可能在家,故意回避不见。于是,带着皇帝圣旨,突然出现在王右军家门口。他不停地追问王羲之的妻子,王夫人被盘问得有些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他出门时说近两天不回,你们这样等着也不一定见到他,他回来不会先到家,不是到朋友家看人家的大白鹅,就是与朋友下棋、喝酒,或许上山砍柴。”县官老爷一听,心里盘算,找不到王羲之,皇上不会给自己有好月子过的,王羲之今日不在,总不会不回家,你走得了和尚跑得了庙?他耐着性子又等了整整一天,仍不见王右军人影。
    如此干等着,县老爷一直担心朝廷说他办事不力,官帽难保。当收到第六道圣旨时,县太爷听说皇上亲自带的人马已到离王羲之住地只有十里路的跸驻村了,而自己仍然没看到王羲之的人影,心如油熬似的。
    两天过去了,县太爷猜测王羲之有可能躲在附近山上。他想了个法子,策动万名百姓手捧香烛,跪劝王羲之接诏,这么多人头顶香盘,手拿火把。当时,天色已晚,远看黑夜中的山岭,星火点点,如长龙滚动,无比壮观。这些星火,便是请王羲之出山的万名百姓。而王羲之仍然不出头露面,他决意抗旨到底,长住山村,颐养天年。
    人们为了纪念王羲之,将他居住的村子叫“六诏”;而万名百姓手捧香火,跪请王羲之接诏的地方,叫“万香岭”。这两个村子名称沿用至今。村里仍然流传着许多有关王羲之故事。
    历代名人墨客有不少曾来六诏朝圣,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有李清照拜谒王右军庙的故事。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在国破、家败、夫亡之际,逃难到江南。如此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才名震天的女子,无安居乐业之地,犹如狂风中的残叶,飘零到杭州。然后,至临海,走黄岩,奔温州,抵越州,再前往临安。紧接着又在仓促之间与难民一起向金华、衢州等地逃难,足迹遍及江浙各地。走一路,泪水洒一地。艰难的流浪岁月,消磨了她那美好的年华,但留下了撕心裂肺的辛酸诗赋与词章。她在金银财宝丢尽,书几乎全部撒落,“人比黄花瘦”的时刻,身边只留一本工羲之字帖。此刻,她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移步奉化,走进溪口六诏王羲之的庙里。
    天气阴霾,山风大作,青黛四明无春色,残阳古道乌云黑,正是“满地黄花”时。李清照走到殿内,见庙里正中,塑像王羲之端坐着,他右手托着书简,全神贯注,左手按着腰间冲天长剑,大有生当为俊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羲之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王羲之遗迹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